APP下载

天津市和平区:进群众门唠家常解难题

2021-12-28付昱崔健

民生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夜话和平区和平

付昱 崔健

“和平夜话”活动凝结了党员干部与社区居民血脉相通的深厚感情。

“真是没想到,聊天居然聊出了民心工程,困扰老爷子多年的洗澡难问题解决了,夜话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啊!”提起“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家住天津和平区南营门街五爱里社区的李大姐竖起大拇指。

在一次“和平夜话”活动中,李大姐向社区干部反映,92岁的老父亲行动不便,给老爷子洗澡成了一家人最挠头的事。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平区相关部门立即开展摸底调研,邀请专业人士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解题思路。随着南营门街老年助浴站的落成,以及老年助浴服务纳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困扰街道120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洗澡难问题得以解决。

2020年7月1日,和平区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区级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深入全区64个社区,走进群众,交朋友、摸实情,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困难问题,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平区党员干部发挥“和平夜话”实践活动载体作用,深入社区,走进居民家中。

7月的一个傍晚,和平区排水管理所所长殷瑞戴着“和平夜话”身份卡,来到新兴街卫津路社区。每周三下班后到这里开展“和平夜话”活动,已成为他一年多来的习惯。

他了解到,由于地势低洼,只要下大雨,雨水就会倒灌进小区,有时好几天都排不干净。殷瑞立即安排专业人员对小区排水管道进行集中冲刷,清掏堵塞的下水井。8月中旬的一场大雨过后,小区积水没多久就排干了,居民们对来到身边倾听心声、解决困难的党员干部赞不绝口。

在“和平夜话”活动中,全区7200余名党员干部被编入352个网格,精准对接到户,采取“一人一卡一码”的方式,每周一至两次深入社区,成为群众诉求的“收集员”。

“党员乐于参与、群众真心接受”是“和平夜话”活动的一大特点。和平区落实“向群众汇报”机制,深入总结“三认四百双结对”“双报到、双联系”等为民服务活动经验,创新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街道社区等制度,让区级领导到社区报到“入列”、处级领导到困难群众家中“入门”、年轻干部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入职”、党员干部到包联社区“入网”,融入基层“工作圈”,融入群众“生活圈”,真正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和平区新兴街土山花园社区松乐里小区1号楼门前的路面破损,坑坑洼洼,特别难走,居民杨大爷向下社区的区审计局干部王传席反映了问题,转天就来人修路了。

“先修一边,另一边方便行人行走;等这边修好了,再修另一边。这样既解决问题,又不耽误居民出入,虽然费时费工,但是为了居民更方便啊。”土山花园社区书记姜楠解释。

和平区加快首批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建设,更好服务社区百姓。

通过“和平夜话”活动,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听民声、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真正做到小事即知即办、重要事件特事特办、普遍问题建章立制,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前不久,一面写有“心系群众办实事 热情耐心解民忧”字样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由辅恩里小区居民刘阿姨交到姜楠手中。

“我们整栋楼的水管都换新了,再也没有渗水了,多亏了社区,水管通了,老百姓的心也通了。”刘阿姨说。

辅恩里11门的自来水公共管道因年久老化严重,主管道多处腐锈严重。社区通过“和平夜话”活动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核实情况,安排网格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维修方案征得所有居民的同意。不到一周,辅恩里11门的自来水公共管道就更换完成。

“群众有诉求、马上有回应”,居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痛快办、马上办。“和平夜话”活动以群众的需求为“圆心”,创新探索问题收集、研判、处置闭环机制,画好精准服务群众的“同心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一年多来,和平區坚持把“和平夜话”活动的用力点,放在促进发展、凝聚民心、集聚智慧、激发活力上,着眼于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需求导向,把力量凝聚到破解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和平夜话”活动始终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在今年和平区政协结合“和平夜话”活动召开的“话招商、促发展”恳谈会上,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们就进一步助推和平区招商引资工作,集聚众智、建言资政,共谋和平区高质量发展良策。和平区人社局创新“人社服务轻骑兵”活动,建立6支小分队,每支小分队由人社、社保、医保、税务等业务能手组成,在全区6个街道开展便民事项上门服务和现场咨询。

和平区城管委推出“一卡一话”便民举措,通过发放“和平夜话”便民服务连心卡、公布服务热线电话的方式,畅通居民反映问题渠道,为居民解决了小区照明缺失等多个问题。

在“和平夜话”活动中,和平区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机制,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以“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街道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引领,充分调动驻区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和平区还创造性地将“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民生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延伸。

7月19日,“和平夜话·话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讲活动举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秀燕分享了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感受。

在“和平夜话”活动中,和平区着力把理想信念教育、主流价值培育、中华文化传承融入其中,累计开展“文明先锋”志愿宣讲250场,直接听众3.3万人;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特色思政课”“身边党史课”“社会实践课”,已开展200余场,惠及6万余名青少年学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等演出15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

“和平夜话”,“话”的是民生这篇大文章,映了初心、暖了民心,这座广大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在不断创新中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宽阔。

和平区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突出服务和保障民生,增强群众参与度,将考核评价机制与“和平夜话”活动有效衔接,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引导领导干部努力以造福人民的政绩赢得群众点赞。

前不久,小白楼街开封道社区赵大爷家里,不少人围坐桌前,从小区绿化到体育设施维护,赵大爷提出的建议,他们一一记录。“和平夜话”活动启动以来,党员干部像这样走入群众问民情,走进家门唠家常、解难题的场景已成常态。

和平区坚持把群众受益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开展“和平夜话”活动成效的标尺,探索建立群众定期参与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参与“和平夜话”活动的主体、评判效果好坏的“考官”、作风好坏的“监督员”。探索建立把“和平夜话”活动纳入区处两级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党建主体责任考核评议、区委日常和专项巡察等重要内容,强化党员干部“群众说好才是好”的民意导向和服务标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既把‘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当作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平台,同样也将其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抓手,既能考察党员干部是否履行了工作职责,也倾听群众意见,看干部工作的实绩实效是否得民心、称民意。”和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颜明杰说。

“和平夜话”,承载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凝结着党员干部与社区居民血脉相通的深厚感情。

自去年7月1日“和平夜话”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干部累计参加实践活动33万余次,与群众结交朋友12万余人,解决群众难题7.8万余个。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和平区坚持把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作为‘向群众汇报’的重要抓手,在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上再下功夫,把党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担当作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将建設‘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城区国际化、管理精益化、治理现代化’新和平的要求落实落地。”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说。

猜你喜欢

夜话和平区和平
试析尼泊尔的“和平区”倡议
吉金夜话(五)·墙盘
潇湘夜话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围炉夜话》整本书的“微诵读”
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届“十佳公仆”表彰大会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