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狩猎民族的文化记忆
——“非遗”传承人访谈录

2021-12-27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桦树皮器皿狩猎

石 娟 齐 鲁

(黑河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陶丹丹,女,满族,托阔罗氏,1978年出生于桦树皮技艺传承世家,黑龙江省桦树皮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任黑河学院工艺美术系教师。父亲陶春来手工制作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受父亲熏陶,她幼年时便开始模仿父亲进行创作,制作简单的桦树皮制品。之后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专业美术知识,积淀了扎实的美术基础。毕业后开始传承、研究、创新及推广桦树皮制作技艺,研发桦树皮工艺制品。

为探寻桦树皮制作技艺传统技法,她深入大小兴安岭各少数民族聚集地、内蒙古额尔古纳等地,向桦树皮老艺人求教学艺。为了博采众长,拓宽视野,她远赴俄罗斯学习俄罗斯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历史、民俗、文化及工艺流程等相关知识。为了让桦树皮制作技艺适应时代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审美需求,她创新制作工艺,开发出大量独特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二元文化形式的桦树皮制品,比如,桦树皮立体工艺品酒壶等生活器皿。首创桦树皮自然纹理画、叠透和空悬等新技艺。其作品《天水》《桦之梦》《龙盘》先后在省级获奖,陶丹丹的作品自此走出黑河、走向世界,部分作品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为了让桦树皮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她每年坚持为小学、社会人员及职业院校举办多场免费培训,目前已培养数百名民间工艺人才。

2003年,陶丹丹的第一个桦树皮工作室在黑河成立。2004年,陶丹丹荣获“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06—2008连续3年获得省级最佳艺人称号;2008年,陶丹丹的桦树皮制作技艺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陶丹丹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7年,陶丹丹被黑河学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担任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教师。2018年,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命名陶丹丹的桦树皮艺术工作室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陶丹丹已成为全国桦树皮文化事业的领军人物。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黑龙江省独特的文化符号,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国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地区,世居着鄂伦春、鄂温克等古老游猎民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这些民族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出独特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二元文化形式桦树皮制品,形成狩猎民族独特的桦树皮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狩猎生活逐渐离人们远去,桦树皮制作技艺也濒临艺绝人亡的危险。陶丹丹老师作为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上砥砺前行,取得诸多成就。笔者于2020年去黑河学院中俄文化科技艺术产业园桦树皮工作室,对传承人陶丹丹进行制作技艺展现实录和访谈,以寻找古老狩猎民族的文化记忆,探寻桦树皮文化的魅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历史溯源及制作过程

石娟(以下简称“石”):陶老师您好,很荣幸,也很感谢您给我们这次深入了解狩猎民族文化桦树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桦树皮制品在历史上是狩猎民族文化的物质呈现,是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结合地域环境与物质资源,创造的适应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精神与物质的二元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日本等地[1]。陶老师,您作为黑龙江省的“非遗”传承人,能谈一下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吗?

陶丹丹(以下简称“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和内蒙古桦树皮制作技艺的渊源都是一样的,都是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与资源为满足游猎生活需求而创造的。桦树皮文化集中的地方主要围绕着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一带,这一带少数民族根据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利用当地的地域植被(只有这些地方才生长桦树),创造了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受地理、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北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此外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也有桦树皮器皿,因为黑龙江下游也生长桦树,赫哲族捕鱼会用桦树皮船,住的撮罗子也是用桦树皮做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桦树皮文化有相通之处,也有个别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以桦树皮撮罗子为例,由于地域、当地天然的材料不同,可能在细节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但由于基本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所以,东北地域的桦树皮文化基本上差不太多。

齐鲁(以下简称“鲁”):陶老师,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等历史上世居在东北地域的游猎民族形成的非物质文化形式,经过数代的积累和沉淀传承至今,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制作过程和技艺特色,您能展示一下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过程吗?

陶:好的,那下面我以桦树皮纹理水墨画为例来谈一下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过程。桦树皮制作技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材料。制作桦树皮纹理水墨画小型的绘画工艺品通常使用桦树皮的小料即可,大一点的桦树皮自然纹理好一点的制作成二开自然纹理画,平整结疤少的制作成器皿。

其次,构图。将卡纸板装裱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选择适合的桦树皮并用胶固定在画面上。因为桦树皮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果将其固定到比较坚硬的材料上会因空气中的湿度而发生卷曲,因此,要用胶水把选择好的桦树皮固定在画面中,如图1所示。

图1 构图

再次,布置画面关系。待胶水粘贴牢固就可以进行绘画,绘画的颜料因制作者的习惯而定,所以没有固定要求某种颜料。绘画过程时,用小号刷子沾水,刷在卡纸上,使卡纸湿润,为后期上色时颜料运笔流畅起到作用。使用大小不同的绘画笔蘸取少量水与颜料勾画出大致轮廓,如图2所示。

图2 布置画面关系

最后,细部刻画。在前期画面关系的基础上,对着重表现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刻画,刻画结束后再次调整画面关系,这就是桦树皮纹理水墨画的制作过程。

图3 完成图

鲁:陶老师,您能介绍一下黑龙江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特色吗?与俄罗斯、内蒙古等地的技艺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陶:俄罗斯的桦树皮手工艺,尤其是器皿做得非常精彩。在很早以前俄罗斯就把它作为一个工艺品、艺术品来发展了。我们是近几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以后,才对这一文化加以重视的,所以我们在创新这一阶段,要比俄罗斯晚好多年,他们那边已经很成熟了,压痕工艺、着色工艺,包括各种的粘合工艺,都非常完善了。我们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还是解决如何把传统技艺保留,如何创新这一阶段,创新产品还都不成形。所以,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桦树皮画、桦树皮自然纹理画算是突破性的创作,因为我们受国画的影响比较大,国画有写意的意识,我们会借助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这点俄罗斯没有,俄罗斯人想象事物比较具象,虽然都是用桦树皮作画,他们是把桦树皮上面画得比较满,就是基本上看不到桦树皮的底子,往上画的痕迹比较多,我们国家的桦树皮自然纹理画,是利用桦树皮天然的纹理、层次进行构图,很巧妙地利用这个,但这些年,我们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推广频繁,他们也逐渐学会用天然的自然纹理来表达了,我们跟他们学,他们也跟我们学。像黑河的桦树皮工艺为什么是做得比较好的,是因为我们离俄罗斯比较近,我可以直接从俄罗斯那学一些技术和技法,用在我们这些器皿的创作和设计上。所以,在国内我们黑河这块的手工艺还是比其他地方好那么一点点,也是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一个结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品实用功能的转变与价值意义

石:陶老师,桦树皮文化产生之初作为狩猎民族传统的文化形式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这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发生了转变,您能谈一谈当下桦树皮制品的用途及价值意义吗?

陶:当下桦树皮制品的用途与原来不一样,现代的生活器皿大多都不用桦树皮的,原来用桦树皮制品是为了完善基础生活,而现在的桦树皮制品是为满足精神生活追求。当下桦树皮制品生产成本高,如果要让桦树皮制品做生活器皿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环保的问题,二是安全的问题。如果做生活器皿,使用现代工艺中的胶粘不行,得用缝合工艺。缝合工艺耗时特别长,制作非常麻烦,人工成本很高,所以价格昂贵,同时,如果要做一个小小不起眼的器皿,可能需要用几块桦树皮料才能完成,所以成本会很高。因此,当下桦树皮制品一般不用作生活器皿,同时我认为,当下桦树皮制品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做简单的旅游纪念品,而是要把它打造成为高端文化产品。高端的桦树皮文化产品的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能通过桦树皮制品这一物质文化形式勾起狩猎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使狩猎民族文化永续流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品装饰元素的文化内涵

鲁:陶老师,您能谈一谈桦树皮工艺品中常用的装饰元素吗?比如说在桦树皮器皿中常用的装饰元素,这些装饰元素有什么深层文化内涵吗?

陶:桦树皮工艺品最早的装饰元素都是些传统纹样,比如,鄂伦春族善用南陀罗花作为装饰纹样,此外还有云纹等。这些装饰纹样都是北方狩猎民族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体现,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提炼。通过观察这些纹样可以深入到他们精神生活的内部,理解他们的精神文化内涵。此外北方这些狩猎民族传统纹样,看上去都差不太多,但有一些区别,比如,赫哲族、鄂伦春族的装饰纹样通过观察就能作出区分,这就是最早的装饰纹样。现代创新的装饰纹样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工艺、工具及文化,做出各种各样具有装饰效果的产品来。除了纹饰的装饰,还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纹理,这方面我也在逐渐发掘。过去可以在桦树皮上刻、雕纹样来做装饰,现在直接可以用材料的肌理来作为装饰,设计出一些更高端的艺术品。

鲁:陶老师,刚才您提到的鄂伦春族最早的装饰纹样中有南陀罗花的装饰,您能解释一下南陀罗花在鄂伦春狩猎民族中的文化寓意吗[2]?

陶:鄂伦春狩猎民族用南陀罗花作装饰,是由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鄂伦春狩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南陀罗花又称达子香花,把它变形后作装饰纹样,寓意着美好、象征着爱情。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鲁: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鄂伦春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也是对狩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您作为黑龙江省桦树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能谈谈您的传承经历吗?

陶:桦树皮手工艺是我们北方狩猎民族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像我们生活在这个地域的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满族都有用桦树皮制作生活器皿的历史,我的家族也一样,我是满族人,像我父亲年轻时也狩猎,尤其是我爷爷、姑奶那一代,经常去狩猎,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现在不再去狩猎了,但有些传统的技艺、生活方式会延续下来。比方说我们过去经常会用桦树皮背篓、桦树皮盐罐、桦树皮碗等,都是用桦树皮去制作,我从小耳濡目染,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石:陶老师,您能介绍一下您技艺传承的脉络吗[3]?

陶:传承脉络就是,我是跟我父亲学的,我父亲又是跟我爷爷学的。我爷爷跟我太爷爷学的,就是家族传承,这是我的主要传承脉络。在我这,就是我首创了桦树皮自然纹理画。是在做生活器皿的过程中,发现桦树皮的天然纹理和结疤非常漂亮,加上我多少有一些美术基础,我就创造了桦树皮自然纹理画,在桦树皮自然纹理画的基础上又拓展出桦树皮自然纹理的粘贴画,有在宣纸上的水墨粘贴,还有粘在板上的粘贴画。

鲁:陶老师,在您传承桦树皮制作技艺与促进桦树皮制作技艺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人物、重要的人生节点对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陶:开始是跟父亲学做生活器皿,后来俄罗斯的桦树皮工艺对我影响很大,我看人家把桦树皮工艺做得那么漂亮,当时我们做的桦树皮生活器皿比较简单,所以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我们的桦树皮工艺也做得那么漂亮。再一个就是,因为喜欢这种手工艺,又特意去学习了一些美术知识。就是这三方面对我的影响很大。

石:陶老师,您能谈一下黑龙江省桦树皮制作技艺当前的传承现状吗?

陶:桦树皮文化,在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最早的生活器皿,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发展是比较好的,但比起其他工艺是相对比较缓慢,因为它有一个局限性,就是桦树皮的天然材料并不是很好取得的。我们用的桦树皮都是百年以上的桦树,桦树的生长特别缓慢,而且一棵树的皮只能用一次,虽然这个树皮被剥下来并不会死,但它的抗病虫能力、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就减弱了。而且新长出的一层皮不能再用了,它不像我们黑龙江省的鱼皮和兽皮,鱼皮还好一点,因为大马哈鱼有很多养殖的,这种原材料还好。兽皮呢,基本上从狍子皮转用为鹿皮的比较多,桦树皮这块希望我们能用这种有限的材料创作出附加值更高的一些工艺产品吧。当下,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鄂伦春族传统的桦树皮文化正在发生变异,传统的桦树皮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能够制作桦树皮制品的人也逐渐减少,桦树皮制作技艺面临着如何保护的问题。

鲁:陶老师,您能谈一下从国家、政府以及传承人的层面上,谈谈目前对桦树皮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吗[4]?

陶:国家对传承人的保护措施还是比较完善的,这几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较重视的。我是省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这块还是有一点点的经费支持,但不多,跟南方比要差太多了。可能也是依据每个城市的经济现状,但对于文化的一个宣传和推广,还是国家来搭台,我们来唱戏。比如说做一个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国家层面上宣传的力度要大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做桦树皮工艺,把桦树皮工艺拿出去的时候,别人都不认识,有的问,这是纸的吗?这是竹的吗?这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的重视及大力推广,人家都知道这是桦树皮的,黑龙江省的特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瑰宝。不一样了,短短的十年,就会有很大的一个差距。

我做桦树皮这块,从刚开始的爱好,慢慢变成一种责任和担当。做手工艺这块是非常辛苦的,你想要在手工艺这块挣很多钱也不太可能,咱们要把一个不成熟的东西做成熟,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并不是投入多少钱就能做好的,能够坚持下来也是各方面的机缘及政府等各方面的一些支持和帮助,才能够坚持下来,要是指着我自己,走到现在太难了。我一边做一边致力于非遗的宣传和推广,从我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带领着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创业,到现在进入黑河学院,为大学生做一些学习和拓展,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挖掘,非遗传承这块一直在坚持做着,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微弱的力量组成一个相对庞大的队伍,将我们这个桦树文化越做越好。但我觉得现在做的还不够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鲁:您本着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关怀,对桦树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做出了很多创新,也做出了很多的研究以及传承保护,您能谈谈您未来5年或更长时间在非遗传承方面的计划吗[5]?

陶:首先,这种常规的培训会一直坚持,只要有机会就要做一些基础的培训。把桦树皮最简单易懂的,最简单易学的尽可能地全面推广,让更多的人能接触到它,认识到它。这是一方面,就是普及推广这块。然后就是在我们学校培养一些高端人才,这是第二方面,这很重要,对我们桦树皮文化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再就是在我自己个人方面,还要把我们这个桦树皮很多方面不成熟的地方继续完善。

鲁:感谢陶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做这一期访谈,非常感谢,也预祝桦树皮传统技艺能够源远流长,桦树皮文化永续长存。

猜你喜欢

桦树皮器皿狩猎
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以桦树皮画为例
桦树皮制作技艺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形式功能及传承意义
彝族器皿
树皮的秘密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