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把握办学初心使命全面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2021-12-27张晓永

前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山西改革教育

□ 张晓永

当前,省委、省政府立足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局,以空前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空前的力度支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优化的重塑效应、“1331工程”的牵引效应,正在积厚成势,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山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山西作为办学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推进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努力为教育强省、人才强省战略蓄势赋能、贡献力量。

一、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深刻理解办学治校的初心和使命

政治站位的高度决定着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力度开展工作。办好山西师范大学,必须把师大的工作放到新时代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一是必须从“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我们作为高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师大作为一所高等院校,要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强国、教育报国的信念,坚定不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二是必须从“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我们作为师范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一所师范大学,主体办学特色就是师范教育,第一位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培养“梦之队”的筑梦人,造就引领未来基础教育的卓越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师范特质和教育情怀,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不断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强建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积极推进与境内外高水平院校的联合培养、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生产更多的教育经验,研发更多的教育技术,形成师范生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案、新路径,努力扛起新师范教育的大旗,当好教师教育“领头雁”,开好教师教育“旗舰店”,办中国一流的师范大学。

三是必须从“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我们作为山西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山西的高校,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立足山西、面向山西、服务山西;要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对山西的发展起到对接、促进、支撑作用。这种对接、促进和支撑,不仅要体现在占比50%的师范专业对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上;还要体现在另外50%非师范专业,对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有力支撑上。解决好山西的问题,是我们作为省属高校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使命,也是我们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形式。要深刻认识我们作为“晋字号”高校的使命和责任,科学认识山西发展的宏观形势,跟上新时代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牢牢把握并积极谋划对接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思路和抓手,在学科专业调整、科研成果转化、校地合作深化等方面拿出务实举措,在山西振兴崛起的历程中贡献我们的师大智慧。在新时代,我们务必要回答好“作为山西的高校,我们为山西做了什么”这一关于办学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课题。

二、“十三五”以来改革成果为师大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十三五”以来,山西师范大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十四五”及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项目化推动党建和思政品牌建设。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以及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马克思主义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个学生社团进入“全国十强”,涌现出236党支部、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全国知名的党建和思政工作品牌。

二是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自2009年以来连续获得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施与新加坡国立大学“3+1+1”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9个专业整体进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构建多级共进、分段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三是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大力实施学科“攀升计划”和“攻坚行动”,化学学科跻身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7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承接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实现质的提升;获批“1331工程”重点学科1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计划项目2项、协同创新中心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点创新团队2个、协同育人中心1个、立德树人好老师项目2项。

四是坚持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工作。学校现有博士613人、高级职称教师639人。“十三五”以来,新增“万人计划”人选1人、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青年三晋学者”2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牵引作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师德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系列制度,建立师德信用体系。

五是坚持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学校办有《语文报》《英语周报》,《语文报》是中国媒体界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有“中华语文第一报”的美誉;《英语周报》单期发行量1600万份,在教辅类报纸中,发行量排名全国第一。“十三五”期间,累计派出11274名学生赴全省基础教育薄弱校顶岗实习,承担“国培计划”1901人次、“省培计划”4169人次,有力支撑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0余份,专利转化实现“零”的突破。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工作队被评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三、“十四五”时期师大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牵引性改革抓手

“十四五”时期,是山西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突破性赶超的战略机遇期和重大窗口期。我们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委战略布局,谋划制定山西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主题,按照任务化、方案化、项目化的思路,深入实施系统性深层次改革,聚焦关键领域,强化重大牵引,全面加强一流师范大学建设。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师大党委将坚决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履行“第一责任”同抓好“第一要务”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建更好地融入中心大局、融入重大改革、融入工作业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就当前而言,重点是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聚焦四大牵引。聚焦核心竞争力提升关键领域,谋划推进四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任务,明晰学校“换挡提速”的发展思路。聚焦“新文科建设”,对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统筹历史、戏剧、中文、民俗、音乐、美术、书法、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学等多学科的力量,尝试构建以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研究和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的文科发展新格局。聚焦“六新攻坚”,尝试构建以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为牵引的理工科发展新格局,实现化学、物理、生命、数学、材料等多学科的整合,形成新的科学中心,推动协同攻关,努力筑巢引凤,吸引高端人才。聚焦“主责主业”,实施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永不落幕的课程竞赛体系”,尝试构建以山西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争做教育革命旗手”为牵引的教育教学发展格局。聚焦教师教育特色,推动卓越教师培养2.0版全面落地,打造全省师范类专业认证样板试点,尝试构建以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的教师教育新格局。

三是深化四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补齐短板、激发活力,在最短时间内让师大脱胎换骨、转型蜕变。实施“大部制”和职员制改革,稳步推进校内机构调整,科学设定常设机构及非常设机构,在保持现有管理人员岗位等级设置和晋升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开辟职员等级晋升通道,实行职务晋升和职员等级晋升双轨并行制。实施学科学院调整优化改革,围绕我省14个产业集群,重点支持交叉学科培育和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完善重点学科和建设经费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支持戏剧与影视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争先进位;组建教育学部,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研究重镇;建立学院事业发展评估机制,推动以数据量化为支撑的学院发展评估。实施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坚持按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建立不同类型学科的分类评价机制、多元化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多维度的科研评价措施和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实施管理机制改革,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制度,健全党委常委会、校务委员会、书记专题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规范有序的执行机制、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

山西师范大学思政文化街

四是实施十大计划。迁建改革计划,通过区位“物理变化”催生系统“化学反应”,逐梦新师大办学理想。立德铸魂计划,推动思政金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构建“多元一体”思政育人新格局。服务转型发展计划,积极推进“1331工程”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端智库,精准服务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以“大部制”“院办校”及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专业提质计划,落实“双万计划”要求,扎实开展专业认证,培育一批一流专业。学科攻坚计划,聚焦“扶强、扶优、扶特、扶需”,实行分类分层建设,努力打造“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生态。研学基地建设计划,积极融入“游山西·读历史”系列活动,主动对接“大县城”战略,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研学实践基地。创新教育业态计划,积极投身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新一轮教育革命,充分利用新技术,搭建智慧教育平台,争做教育革命的领跑者。开放办学计划,充分融入国家教育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拓展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增加师生海外研究、学习经历,提升国际化水平。文化强校计划,以人才文化、成果文化、质量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凝练师大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校战略,提升学校竞争软实力。

猜你喜欢

山西改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在山西等你
题解教育『三问』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