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021-12-26蒋向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断面图浅部洼地

蒋向东

(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二总队,贵州 六盘水 553000)

1 岩溶洼地勘察研究的基本问题

岩溶洼地兼具汇水和消水的双重作用,当洼地内的落水洞、漏斗、竖井等消水岩溶通道被堵塞时,即可发生洼地积水淹没,对建筑物地基、地坪、道路等正常使用带来不良影响,或因涌水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地下水位反复升降造成地面塌陷等[1]。因此,对于岩溶洼地类负地形场地进行勘察,为解决上术问题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2 现场概况

贵州省水城县土发村岩溶塌陷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9′42.08″—105°9′54.42″,北纬26°27′12.89″—26°27′22.14″,周边共有居民54户227人及一所小学(师生一共363人),其中15户66人及房屋受该地质灾害威胁,房屋产生变形开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土发村岩溶塌陷进行勘察,为下一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 勘察工作基本情况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取样试验及物探等工作手段,由于对岩溶勘察时,钻探的局限性,故以高密度电法为主要勘察手段。

4 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勘察区整体地形地貌为中山岩溶洼地地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地层岩性。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n),上覆第四系(Q)。

①第四系(Q):为冲洪积、残积土,呈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结构松散。该层较均匀分布于整个岩溶洼地之内,厚度5m~30m。②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n):为中—厚层状灰岩,微晶质结构,水平层理构造,局部为泥灰岩泥-微晶灰岩,局部夹有生物屑灰岩和瘤状灰岩。岩层产状350°∠10°。

(3)水文地质。勘察区整体地势较高,属于地下水补给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后,沿裂隙、岩溶管道运移,一部分入渗补给地下水,另一部分沿地形自然斜坡作流动,于就近地势低洼地带汇聚,雨季形成水塘,旱季干涸[2]。

5 物探工作

为查明地面塌陷情况及隐伏岩溶情况,采用了物探手段,共布置高密度测量剖面4条,每条剖面长147m,点距3m。

高密度电法剖面为视电阻率断面图,电阻率测深是反映由浅至深的地层垂向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高阻区一般代表岩性致密,完整性好;低阻区一般代表岩体含水、松散破碎含水或裂隙含水带;岩溶空洞一般表现为极高阻特征;填充黏土、含水的溶洞或者含水破碎带一般表现为低阻特征。成果图如下:

L1号剖面:长度147m,点距3m,测量结果见下图,沿剖面浅部电性不均匀,电阻率不高,浅部出现1处高阻和低阻,出现电阻率极高和极低的特征,电阻率较低部分可能为地裂缝被充填形成的异常;在剖面63m~78m位置,较深处出现一椭圆形低阻异常,该段低阻异常与高阻差异明显,界面清楚,推断为浅部塌陷造成的裂隙或底部溶洞填充形成的综合异常,异常通道可能存在裂隙(图中1#推断为裂缝或通道位置)。

图1 L1线高密度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L2号剖面:长度147m,点距3m,结果见下l图,沿剖面浅部显示电性呈不均匀分布,中部低阻异常带分布清楚,呈两边高中部低趋势,高低阻异常明显,该剖面划分三个异常,分别为2-1#、2-2#和2-3#号异常。

2-1#号异常位于剖面小号点方向浅部,异常中心明显,未向深部延伸,推断为浅部塌陷含水或浅部含泥含水区影响的异常。2-2#异常分布于剖面中部,电阻率呈低阻显示,由浅至深电阻率逐渐变低,在较深部形成低阻异常,异常深部未封闭,结合现场地面情况,推断该异常为塌陷区影响范围,深部低阻异常区可能含水严重或存在松散含水层,不排除有含水溶洞的可能性,由浅至深通道推断为塌陷形成裂隙主要位置。2-3#号异常,为一浅部高阻异常,分布于剖面大号点方向,电阻率为该剖面最高位置,呈封闭高阻异常,推断可能为塌陷影响边界裂缝,在浅部形成不连续界面所致。

图2 L2线高密度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L3号剖面:测量长度147m,点距3m,测量结果见图6-3所示,剖面电性分布不均,呈小号点高大号点低趋势分布,在浅部形成多个低阻异常区,深部在小号点方向分布低阻异常,中部较深位置形成低阻异常,该剖面划分3个异常,编号分别为3-1#、3-2#、3-3#和3-4#异常。

图3 L3线高密度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3-1#号异常分布于剖面小号点方向,3-3#号异常分布于剖面中部,3-4#异常分布于剖面大号点方向,均为浅部低阻封闭异常,推断为地面塌陷影响范围或溶蚀区域。3-4#异常由浅至深均有分布,呈低阻通道,电阻率由浅至深逐渐变低,深部低阻明显,推断为塌陷区影响异常或破碎岩层引起的低阻异常带,异常中心为局部溶蚀含泥含水所致[3]。

图4 L4线高密度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L4号剖面:测量长度147m,点距3m,测量深度23.6m,测量结果见下图,剖面电性显示极不均匀分布,在剖面上分布多处较高电阻率区域和多个低阻异常区域,低阻异常编号为4-1#、4-2#、4-3#。4-1#号异常分布于剖面浅部小号点方向,4-2#号异常分布于剖面中部较深位置,由浅至深形成低阻通道,异常在深部封闭,根据其电阻率数值特征,结合地面情况推断为局部不明低阻地质体引起,浅部可能为地面塌陷影响范围,深部可能为含水岩溶引起;4-3#号异常分布在大号点方向,出现高低阻界面及浅部局部低阻空间异常,推断可能为破碎带及局部含泥含水部位引起的综合异常。

6 现场地质灾害成因评价

场地南西侧都香高速的修建,导致洼地汇水面积加大,连续降雨,其下渗排泄能力不足,洼地积水迅速聚集水位抬升,积水大面积浸泡周围斜坡土体,使用其软化,同时增加了土体的容重,降低了斜坡体的内聚力,同时水体对边坡土体产生压应力;当水位下降,压应力消除,边坡土体处于应力释放状态,进一步破坏了土体结构,降低了土体稳定性,如此反复,坡体逐渐失稳,造成场地地面塌陷或坡体产生滑动变形,对坡上居民及房屋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对该地灾点进行治理,以保障周围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或搬迁避让。

7 勘察结论及建议

现场通过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岩土试验,主要是物探等工作手段,查明了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等,通过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如下:

(1)水城县土发村滑坡及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规模为中型,险情等级为中型。

(2)通过定性及定量计算,该滑坡区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持续暴雨等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南西侧都香高速的修建,导致洼地汇水面积加大,连续降雨,其下渗排泄能力不足,洼地积水迅速聚集水位抬升,积水大面积浸泡周围斜坡土体,使用其软化,同时增加了土体的容重,降低了斜坡体的内聚力,同时水体对边坡土体产生压应力;当水位下降,压应力消除,边坡土体处于应力释放状态,进一步破坏了土体结构,降低了土体稳定性,如此反复,坡体逐渐失稳,造成场地地面塌陷或坡体产生蠕滑变形,导致居民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破坏。

(3)随着时间推移,坡体变形破坏会进一步加剧,整体失稳产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将形成地质灾害将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建议尽快采取防治措施。

(4)防治措施建议。方案一:搬迁避让,搬迁影响范围内房屋破坏住户,将其迁离地质灾害影响范围;方案二:就地重建:由于受影响主要为土体部分,对影响范围内开裂居民房屋可采取使用桩基础就地重建。原因分析:该场地属于岩溶洼地地貌,周围天然降水及生活用水均汇聚于此处,南西侧都香高速的修建增加了汇水面积,且无其他引流排水地点,工程手段无法消除水的影响。

8 经验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实践,对岩溶洼地的勘察,除完成一般岩溶场地的勘察内容之外,还应充分注意其积水淹没可能性的预测与评价。

猜你喜欢

断面图浅部洼地
更 正 声 明
高原洼地倒下一江水,演变成一个完美的自然生态系统——从三江并流看云南物种多样性
流沙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机械制图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输电线路纸质断面图数字化方法研究及实现
洼地排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机械制图》教学中断面图的教学探讨
高股息蓝筹股“洼地”价值凸显 “优选50超越50”引发投资机遇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