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永丰芦峰岭铜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浅析

2021-12-26周阳意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
关键词:黑云母燕山金属矿

周阳意

(江西省地质局二六三大队,江西 吉安 343000)

1 区域地质概况

永丰芦峰岭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夏板块(Ⅱ)、华南造山系东南造山带(Ⅱ2)、南岭东段隆起带(Ⅱ32)、雩山隆起(Ⅱ32-2)南东侧,招携-大桥断裂带北东段,属华夏成矿省南岭成矿带雩山钨锡铀金稀土多金属萤石非金属成矿亚带。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及晚古生代海相碎屑沉积及碳酸盐岩沉积,出露面积占60%以上,另有第四系零星分部于内沟谷、低洼地段。震旦系为一套由火山质、泥砂质构成的复理石建造,经加里东运动,褶皱隆起而成为本区的基底,晚古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地层之上,从复理石建造开始,陆相泻泽泥砂质含煤建造继续,浅海碳酸盐岩建造结束。区域内岩浆广泛出露、活动强烈,大多为多期次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主要有加里东期与燕山期;前者以湖圩岩体为代表,属加里东晚期第二阶段的产物,具二次活动,岩体呈岩基产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形成如梅花状,受藤田弧形构造控制,侵入于该构造东翼,岩体北西、南东与震旦系变质岩侵入接触,岩性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区内岩浆活动在燕山期最强烈,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岩浆活动具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形成规模不等的岩基、岩株、岩瘤及岩脉。岩石类型颇为复杂,以酸性侵入为主,中基性侵入皆有,伴随强烈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生金属矿。区域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长期多阶段构造演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构造层。构造与岩浆活动为本区铜钨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有利条件。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地层简单,仅西侧出露震旦系浅变质岩,约占全区面积的10%左右,为一套泥砂质碎屑岩类复理式建造,遭受了加里东期强烈的褶皱变型,属构造线形的褶皱翼部,呈现单斜形式产出,此外尚有部分第四系冲洪积、坡积层,主要沿山坡或山沟零星分布

(1)震旦系(Z):主要分布矿区西部,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上、下部,下部为上施组及下坊组,上部为老虎塘组,上下两部地层呈整合接触,地层走向近东西,倾角较陡;上施组主要为含凝灰质粉砂岩、板岩、含炭千枚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下坊组为凝灰质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板岩、绢云母千枚岩、变余粉砂岩、砂岩夹磁铁石英岩;老虎塘组为一套浅海相碎屑类复理式沉积,下段主要为青灰色变余凝灰质砂岩、千枚岩和千枚岩板岩等;上段为青灰色变余凝灰质细砂岩,千枚状板岩及碳酸盐化变余不等粒砂岩等。

(2)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麓、沟谷、山坡附近,主要成分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砾石层,厚1m~5m不等。

2.2 构造

本区位于招携-大桥断裂带与大余-南城断裂带交汇处北部,由于多次构造岩浆活动,在其间形成了一系列低序次规模较大的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及相应的裂隙构造。

2.2.1 近东西向断裂、裂隙

区内近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于罗家山断裂两侧,规模较大的有V3含铜钨石英脉带,V3延长大于500m,最宽处达5m~6m,总体走向约8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68°~82°,常见平行断裂面产出的细小石英脉,断裂带内角砾岩及劈理发育,局部见硅化石英脉。V5含铜钨石英脉带,最宽处约8m~10m,延长大于400m,总体走向约80°,倾向南东,倾角58°~76°,该断裂多见云英岩化石英脉,石英脉宽1.5cm~10cm,密集成带,其北侧见5cm~10cm糜棱岩,并见1cm左右泥化,沿断裂带见产状近于水平硅化石英脉,已被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充填,形成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脉,裂面光滑呈波状弯曲,属压扭性裂隙,为矿区石英细脉带型铜钨矿(化)体的主要容矿构造。该类断裂在区内最为发育,除上述二条外,另见V1、V2、V4、V6、V7等5条较大的含铜钨石英脉带,均见黑钨矿和黄铜矿化。

图1 永丰芦峰岭铜多金属矿的断裂构造图

2.2.2 北东向断裂

该组断裂在区内较为发育,主要有F1、F4、F5断裂,其中F1断裂延长达十数公里,F4、F5断裂延伸长仅数百米,其走向50°~60°,倾向南东,倾角65°~76°,断裂带宽2m~3m,常见平行及斜交断裂面产出的石英脉,并具侧列特征,断裂面光滑平直,属张剪性裂隙,并显扭性特征,大多矿化较差。

2.3 岩浆岩

矿区范围内岩浆岩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第二次侵入的花岗岩(γ52-2a),呈岩基产出,属黄陂岩体北西部边缘部分;岩体北西与矿区西侧与震旦系浅变质岩成侵入接触,受招携-大桥断裂带控制明显,形成宽达数百米至2000余米接触变质带,岩体类型较为简单,主要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石呈浅灰色,微呈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体相带明显,中心相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位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斑晶成份为长石约占5%,基质为钾长石32%~35%,斜长石21%~32%,石英28%~31%,黑云母5%~6%,白云母1%~4%,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榍石、磁铁矿、金红石、电气石、独居石等,此岩体具有多阶段,多次侵入活动的复式岩体。

2.4 围岩蚀变

含矿构造围岩主要为燕山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震旦系变质岩。花岗岩表现出钠化、绢云母化、硅化;变质岩均具角岩化、硅化等,根据钻探工程揭露情况统计,围岩蚀变强度与含矿石英脉的宽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含矿石英脉较宽则云英岩化蚀变也较宽。

2.5 物化探成果

笔者所在单位曾对该区进行了土壤化探取样以及激电中梯测量,对区内化探异常以及激电异常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圈定。

从化探异常分布的地质背景看,Sn、W、Pb等异常基本上分布于燕山期岩体与变质岩接触带上,主要为隐伏矿体所引起的;Cu、Zn、Mo多见于变质岩内,个别位于燕山期岩体内,异常与岩体规模有显著关系。大部分元素组合异常均分布在浅成、超浅成小侵入体内外接触带附近。在侵入时间上,异常主要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密切。异常与断裂构造的方向、时间有密切关系,多元素组合异常多位于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附近。

工作区内激电异常较为明显,具较强的规律性,高极化率主要分布在变质砂岩一带,异常值在1.7%~2.5%之间。异常的分布与岩体和构造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激电中梯视电阻率平面图件分析,推测了4条断裂构造,F1位于测区的北西部,走向为北东向;F2穿过测区位于测区北西靠中部,走向为北东方向;F3位于工作区的南东部,穿过测区,走向北东;F4位于工作区的南东部,走向南东,且通过后续钻探工程验证,异常区构造均有铜、钨矿化,表明异常圈定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3 结语

永丰芦峰岭铜多金属矿区地处招携-大桥断裂带与大余-南城断裂带交汇处北侧,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在矿区内已见多条含矿构造,且在早年已有民采活动进行,在矿区北侧已有永丰仙山铜多金属矿,中富萤石矿以及南坑萤石矿等矿床,矿区内物化探异常明显,通过少量钻探验证,矿区构造见有黄铜矿化、黒钨矿化,且局部地段矿化较好,表明矿区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猜你喜欢

黑云母燕山金属矿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河北唐山:燕山深处荒山变“药谷”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区花岗斑岩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燕山大学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对地下金属矿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