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岭成矿带的成矿地质体边界及深部特征研究

2021-12-26谭腾云谭有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8期
关键词:南岭化探物探

谭腾云,谭有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1)

南岭地区地处扬子、华夏板块,该区地层在各时代发育均较为完好,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在多次大地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凸、凹地块组成的构造景观及庞杂的褶皱带[1]。“成矿地质体”是叶天竺总工进一步提出的概念,成矿地质体是地质作用的实际产物,地质体的边界是指不同地质体的分界线,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不同岩性、不同地层线、断裂构造等。南岭成矿地质体类型繁多,该成矿带存在多个断裂系统,分别控制了岩体的产出,岩浆岩从加里东期开始出露,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分布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构造资料,发现了大量的矿产开发基地,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不同成矿地质体边界及深部特征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突破。

1 物探、化探法勘探成矿地质体

勘查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必须运用到物探、化探方法,本文重点内容在于两方面内容:一是已有物探化探资料的应用;二是对于勘查成矿构造和成矿地质体必要开展的物探、化探工作。

1.1 物探、化探法圈定成矿带

推断勘探区盆地基底、预测隐伏岩体,包括确定南岭地区成矿带地质体断裂构造的空间位置、必须应用勘探区全覆盖高精度的磁测资料,其方法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成矿成岩体和隐伏岩体矿体的寻找,还可以用于对确定隐伏矿体的构造,地层的界限、岩体的产出提供数据参考。含炭质地层,地质体界面及其特殊岩性层,同样可以运用大比例尺电法资料[3]。

通常情况下,成矿地质体如稀土矿产勘探,都会参考化探的土壤全覆盖资料,根据其分布的差异情况,用地表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有的矿区还运用基岩的相关资料,预估成矿地质体外围的界线。除此之外,预测隐伏岩体及特殊岩性层、地质体出露时代、确定隐伏岩体矿体构造的分布范围,同样需要应用化探、化探相结合的方法。

1.2 确定成矿地质体构造

新一轮物探、化探工作应用于研究成矿构造和成矿地质体,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解决矿区成矿带架构、隐伏岩体、盆地基底等地质构造问题,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地质体进行剖割,并部署高精度重力磁测。二是为解决矿区成矿体位置、构架问题、深部范围及潜藏成矿构造面问题等。通过地质研究构建预测地质模型表,确定成矿地质体范围后,视情况开展新一轮物探、化探工作,进一步预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其大致范围。如表1所示,本文对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结构的研究要点为岩体外部特征、形成时代、岩石类型、矿体空间位置、控矿构造系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预测地质模型一览表

根据表1,结合遥感图像资料,解释岩性和地层、褶皱断裂构造、矿化蚀变信息。分析成矿地质体构造,包括成矿分带上部的W及下部的Mo,矿化组合W、Cu、Mo,矿化类型如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硅化岩体型,矿体形态如分热液型多金属矿、硅化岩矿、含钨石英脉。

2 预估南岭成矿带地质体边界

根据界面反演方法,将已知异常重力的观测值列入数据参考范围,确定密度界面的异常源,进行迭代运算,预测南岭成矿带深度,重力密度异常界面反演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图1 莫霍面深度平面等值线图

如图1所示,通过莫霍面反演法及物探、化探资料应用,南岭地区成矿带具有多元结构,推断其边界还有未出露的隐状成矿地质体,保守估计南岭地区未发现矿床数有60余个。

3 根据空间结构模式分析深部特征

空间模式分析方法可以较为精准的刻画成矿带在不同空间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向异性等特征。根据南岭成矿带的分布规律,深入研究南岭成矿带,首先必须建立在该区成矿带的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勘查区成矿带特征[4]。根据本文的成矿带地质模型表,在此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结构模式的方法,运用物探、化探的大数据研究资料,推断南岭地区存在的多元结构模式及矿化类型。应用类似的不同成矿带矿床结构多元的模式进行参考,对可能存在多元结构的勘测区,进行地质体边界及深度的估算、矿化类型,构造及其年代进行分析研究。如果查明矿体的浅部仅显示浅部的结构面样式,推断深部成矿地质体可能存在另一种矿化结构模式,再综合物探、化探方法,专题调研,查明成矿带地质结构与特征[5]。对比燕山期以来的区域构造,南岭地区成矿带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在不同空间优势分布的方位走向一致,在不同尺度上均服从分形丛集分布。南岭地区地质体的深部特征,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从浅部至深部依次分为六层,从长石化带至绿泥石化带。云英岩化是成矿地质体的花岗岩型钨矿的围岩蚀变。控矿特征明显,导矿构造为深部西北向构造,西北向是最重要的成矿分布构造,主要控制矿田的分布;东北向构造是岩浆活动的中心,该部位构造庞杂多元、位于不同方向断裂、深度层次构成交织复合关系,既控矿又控岩,燕山期成矿地质体活动频繁,是成矿的最佳场所。

4 结语

围绕南岭成矿带的成矿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和构造问题,本次研究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物探、化探方法以及空间结构模式综合研究,对成矿地质体边界及深部特征进行研究,在初步获得了几点认识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例如部分地质体实例太少,部分矿体研究不够透彻等,因此总结的特征代表性不强,成矿时代的确定有待于寻求更好的技术方法,不同地质体的矿物学研究方面略显不足,也有待后续加强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南岭化探物探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物探工作在大理石石材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趋势面法确定西藏青龙地区银铜铅锌化探异常及应用效果评价
东昆仑东段化探采样方法找矿效果探讨——以青海科日南地区为例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深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西藏热昌金矿地质及物探化探特征
化探异常找矿效果在地质找矿过程中的应用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