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振才:闪亮“星星”背后的科学家

2021-12-25李雪梅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暗物质悟空中科院

李雪梅

创新一号、“神七”伴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北斗三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篆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成立不到18年、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次次刷新了公众眼中航天人的形象。

这些闪亮的“星星”背后,那些年轻的航天人身后,有一位走南闯北,转战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敢想敢试,勇闯通信、遥感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团队领军人物,他就是朱振才研究员。

一次“转型”,开启全新的科研人生

朱振才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工程专业,工作不久就已经在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领域崭露头角。功能密集、低成本、灵活发射的微小卫星彼时方兴未艾,中科院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技术创新,决定研制一颗低轨微小通信卫星。1997年,34岁的朱振才正在测试光学仪器时,被领导通知参加中科院小卫星项目。

国有召唤,必有应!朱振才离开了熟悉的实验室,加入到“创新一号”这支几乎是零基础的卫星团队,主动承担了技术难度最大的姿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从研制光学传感器,转到利用传感器探测数据进行姿态控制,绝非一步之遥,他从零开始学。书籍全都读懂,公式推导出来,工程怎么干,还是毫无头绪。他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逐一上门请教航天专家。2003年非典肆虐,同事们听说他还要去北京,进行磁强计的标定,纷纷劝他赶紧退票。他却坚定地说:“临门一脚,我们不能射偏。大家安心在家测试,我一个人去,不弄明白不回来。”靠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他采用新设计理念研发了主动磁控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技术,得到了航天专家们的认同。2003年10月21日,这颗净重仅88千克、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颗低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这一次“转型”成功,他的人生“开了挂”,不断参研新卫星,开创新领域。

“神七”伴星,一切为了航天员和飞船的安全

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的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释放了1颗40千克的伴随飞行小卫星,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多角度给飞船“拍照”,拍下了我国首张神舟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飞行的画面。而伴星的總设计师正是朱振才。

伴星的主要任务是为飞船和未来空间站的在轨故障诊断和安全保障奠定技术基础。为了满足国际航天公认的航天器间20千米的安全距离,朱振才带领大家搭建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一遍遍比较计算结果,一次次核对物理参数,设计出了伴星与飞船的最优分离速度。

航天员和飞船的安全高于一切!伴星是国内首次在空间应用锂离子电池,其安全性评估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为了证明它不会给航天员和飞船带来危险,他们“百般折磨”电池,甚至不惜在实验室里将电池装在卫星中直接充爆!这段默默无声的“黑”视频,终于让一丝不苟的航天专家们一致同意:伴星可以随飞船上天!有了这次“吃螃蟹”的探索经历,现在锂离子电池已被国内各类航天器广泛应用。

空间科学卫星,一切为了科学家的梦想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量子卫星“墨子”、太极一号卫星、怀柔一号卫星……2011年,首次以重大基础科学发现为主要目标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正式启动,力争在最具优势和最具重大科学发现潜力的热点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正埋头奋战在北斗三号首颗试验星技术攻关一线的朱振才,因为善于开创新领域、开拓新方向,又一次被召唤到空间科学卫星的新战场。“悟空”号是这些科学卫星里的“大块头”。久富经验的航天设计团队拿出的方案中,卫星重达3吨。“科学卫星目标太高,几吨的平台咱们压根儿没干过,估计接不了这活儿”,犹豫不决的气氛在团队中迅速蔓延。朱振才一锤定音:“当初我们可以从无到有,这一次也没理由退缩。我带头,一切从零开始,干!”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精准定位减重的设计思路。多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们拿出了设计方案:卫星仅重1.9吨,顺利完成了研制任务。

载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得“悟空”号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园区的别样风景:“朱振才专用车位”

漫漫铸星之路,一切为了国家。CX-3号(创新三号)卫星、“悟空”号卫星、量子卫星、SMILE卫星(太阳风 -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EP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太极一号卫星、试验六号卫星、遥感三十号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已发射的72颗卫星,几乎都倾注了朱振才的心血。

小卫星园区有一个“朱振才专用车位”。他总是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晚。来时停车场空空如野,走时停车场寂寞无声,他习惯把车停在一个固定位置,久而久之,那里成了他的专属。

朱振才总是坚持和团队一起常驻基地。同志们开玩笑说,他在,食堂饭菜都更香些。紧张的研制过程中有两次试验期间,明明父母病重,朱振才却只字不提,坚守岗位,直至任务圆满成功,才匆忙赶回去。

星光不问赶路人,初心如磐向未来。为了下一颗星,朱振才早已启程,再出发!(据上海电视台)

猜你喜欢

暗物质悟空中科院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帅”悟空来也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暗能量VS暗物质(下)
暗能量VS暗物质
悟空戏八戒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关于暗物质的物理问题お
联想“又”上市了
缘来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