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 新融合 新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的案例分析

2021-12-25项秀颖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造桥太阳系重难点

项秀颖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新村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2]。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关键性作用逐渐突出,并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然而,在小学科学科学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图片、视频的层面,未能恰当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相应的课堂环节中,因此本文从几个课堂案例来展示信息技术如何解决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从而形成信息技术下的新智慧课堂。

1 “新技术”VR进课堂,带学生身临其境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这一节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认识太阳系;二是建立太阳系模型。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数据等资料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枯燥的,也缺乏新意。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R技术应用于课堂为情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我将《太阳系》这节课设计成一场奇妙的宇宙之旅,课堂上每一位孩子都佩戴着VR眼镜,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奇妙又难忘的全新体验(图1)。孩子们通过戴上VR眼镜,实现了其他平面媒体形态无法达到的720度观察和探究,配合着我准备的太阳系资料卡片,学生们不仅更直观、更生动形象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同时还能再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完成自主探究。教学从平面到立体,从课本到虚拟现实,信息技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新融合”一款软件或手机app融合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应是锦上添花的关系,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课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更符合当前的教育现状[3]。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旧报纸、胶带、剪子、尺子,让学生画出设计的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搭建。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只花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进行设计,很快就投入搭建,搭建的过程中又在不断调整之前的设计,来来回回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没有一款可以造桥的软件让学生们在电脑上进行各式各样的桥梁设计呢?一款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造桥软件或手机app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孩子们利用造桥软件学习设计各种各样的桥。软件还可以测试桥梁的稳定性并对桥体的结构、承重的数据做出修正。通过小组讨论回顾前面所学习的形状与结构知识,如三角形的稳定性等,为后面的软件设计及模型搭建奠定基础。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成了小小工程师,又设计又搭建,让这样的科学课堂新奇又富有挑战性。

3 “新智慧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要突破一节课的难点,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将知识硬生生地呈现给学生,可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学生能力差异等各种因素限制,很难突破难点。信息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易于调整的特点,能将抽象的数据变得形象直观,大大加快了学生理解的进程,学生更有探究的兴趣。以《抵抗弯曲》这节课的数据处理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是分析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往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这两个实验,填写表格,然后得出增加宽度和厚度都能提高抗弯曲能力的结论。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对数据产生兴趣,并提出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如果没有同学提出这一发现,教师必须对此进一步引导,或抛出问题:“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你们还发现什么?”,然而学生给出的回答不一定是教师想要的。为了让这里的处理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我考虑何不让信息技术融合进来!

像以上这样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案例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小学科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刻谨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精神比简单的传授科学知识重要得多。构建智慧课堂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只有应用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环境的变革,真正受益者的是孩子们[4]。

猜你喜欢

造桥太阳系重难点
在太阳系游山玩水
从造桥说起
太阳系的今天
勇闯太阳系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贝壳帮忙来造桥
造桥机节段拼装64m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