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校研究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策建议研究

2021-12-25高崴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载体研究生教学方式

高崴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12

当今,与知识经济高度契合的互联网在其迭代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一个又一个传统领域进行改造,建立新的行为规则和衍生新的思维模式。同样,对高校研究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传统理念、基本范式、机制与组织方法、基本规律,以及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手段、工作载体、实现途径、环境支持等基本要素,提出新的理论建构。

1 现状分析

国内学者多在对互联网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网络功能优化及队伍建设 、知识学习[1]、搭建跨学科学术讨论平台[2]等领域深入研究。国外学者更多从实证科学的角度,制定网络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测评体系,偏重的是量化测评,和以大学通识性教育为背景的网络教育等方面问题。纵观目前国内学者围绕高校网络应用于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多,而针对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互联网应用的实效性,以及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体系设置、专题活动开展等微观领域成果偏少。这使得大多研究缺乏“底层”具体操作性环节,对教育实践的指导难以接“地气”,易陷入空洞的概念设计之中。因此,在当代青年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和个性化成长这一大背景下,从微观领域研究高校研究生互联网视角下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问题,还有很多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的空间。

2 基于互联网开展研究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可行性

21世纪已进入网络时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调查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人,而大中专以上学历占总用户89.8%。高等教育主客体等多方面因素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网络不仅已经成为青年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理念[3],包括想法观念和行为方式。要认清研究生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想法及情感活动的状态、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研究生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心理活动特点、基本诉求、思维方式及相互间交流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传播优势和独特的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功能,打造一系列平台,提供新工具和新载体,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探索网络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使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变单向被动接受为互动参与、从扁平状到立体化体系,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先行者而不是跟风者,有现实意义。

3 基于互联网开展研究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策建议

互联网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指提供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与技术,同学彼此间分享意见、学术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渠道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有逐步代替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的趋势,成为研究生学习与交流的主要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深入开展高校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还有以下显著特征:其一具有实时性与覆盖性。不同于报纸期刊宣传册等纸质媒介受到各种中间环节的限制、广播电视无线电受信号传输覆盖面限制,网络瞬间可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和时效性强的优势;其二信息存储量大、内容丰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传播的文字、声音和图像,有着其线性传播、难以留存的缺点,而网络由于存储空间的优势,借助于搜索和链接功能,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生群体设置相应的教育平台和框架;其三具有传播交互性和强大的传播影响力:为研究生带来了多种载体选择和多元化知识服务,且具有交互性特点,传播者和受众者完全处于对等地位,并可以互换位置,学生也可以成为想法传播者,学校也可成为学生信息的接收者,如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受众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中的地位,使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增强;其四学习形式个性化:网络的个性化特征明显,除了隐性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特有功能外,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接收方式并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检索工具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信息。

3.1 进一步整合高校学生事务信息平台

进一步整合原有的各高校学生事务信息系统与微信、微博、抖音多元一体的移动网络新媒体教育教学新平台,并结合各校自身情况开发“自主聚合理念”与技术的多平台高校信息化网络系统,来发展并延展这种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移动网络模式。最终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由学校为引导、学生为主导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系统,使之在活动实践中发挥载体作用,促进他人教育向自我教育、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管理教育向服务教育模式的过渡,实现高校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系统的平台资源整合。

3.2 构建高校特色网络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模式,构建多通道自我聚合式高校特色网络平台。采用标准数据库语言和远程数据访问标准确立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了网络环境下数据库之间互联、互操作,具有高速运行、网络容错、完整性检查和安全保密等功能。这种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共享、开放的网络版平台,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在门户网站上予以链接,用户通过实名登陆在线交流,为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活动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和数字载体,体现了移动网络的快捷性。

3.3 有效利用影视媒体大众化的特性和影响力

有效利用影视媒体大众化的特性和影响力,以不同的宣传体裁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化需求,并可利用专题片拍摄时的特效,吸引更多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敏学、善辩、活跃、聚群、心理向上等优势和特点,创新群众性活动载体和扩展宣传阵地,扩大影响面,以更多地吸引学生们广泛参与,通过学术沙龙、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座谈会、主题演讲会、基层访谈、冠名竞技、摄影大赛、主题征文等各样形式,宣传栏、LED显示屏、宣传手册、张贴标语彩页和横幅等宣传方式,开展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新媒体教育教学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出校园新媒体品牌,形成可持续良性态势,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及凝聚力。

3.4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把与主题教育内容有关的多种媒体素材进行集成,利用多媒体课件既可在学校电视台、公共频道、课堂及专题讲坛等进行有效传播,开展生动直观的教学,又可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5 采用电子图书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电子书籍除了能起到传统书籍效果外,还可容纳更多的信息量。由于采用电子自动检索,能迅速找到需要的文件,再则价格低廉,节约传播成本,有利于更大范围的校内推动。

3.6 开通学习路径

以智能手机、Ipad 、Mp5等为载体,给大学生开通一条携带方便、进行即时性学习的灵活路径。可将录制好的新媒体教育教学的短视频通过Wifi等媒介与时下学生热捧的智能手机、Ipad 、Mp5等载体进行结合,将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基本理念和立场观点等以轻松活跃的信息方式加以包装和传播。实践证明适合当今年轻知识群体,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3.7 强化组织措施保障

开展个性化教育,注重个性化辅导和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不同特点、不同专长,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设计不同载体,组织开展既有鲜明主题共性、又展现各自风格特色的高校学生新媒体教育教学方式活动。

猜你喜欢

载体研究生教学方式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