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探索

2021-12-25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9期
关键词:进程城镇化现代化

韩 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动,大量的乡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迁移,与此同时乡村学龄儿童开始逐渐减少,乡村学校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小。现阶段,还存在着大量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教师资源不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乡村教学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乡村孩子来讲,教育质量会对其终身学习和综合成长都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提升乡村儿童的整体教学质量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截至二零一五年,我国一共有283560所小学,在此其中包含乡村小学200199所,超过了全国小学数量的百分之七十。同时我国乡村地区规模不到一百人的学校达到了111420所,占到了全国小规模学校的百分之八十八。甚至全国范围内不超过十人的乡村学校都已经达到了3.39万。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乡村寄宿学校也变得越来越多。到二零一五年年底为止,我国的乡村寄宿中小学生已经超过了两千六百万人,其中我国西部地区的寄宿学生数量占到了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七。在此过程中,我国城镇学校开始大力控制班级规模,导致我国城镇小学班级规模开始持续下降。长此以往,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大规模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基本格局。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乡村社会开始逐渐出现了阶层分化,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将孩子送到邻近城镇上学。但其实,城镇化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我国乡村学生也会缓慢的迁移至城镇,再加上现在有很多地区存在着先天的地域劣势,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在数量上增加,同时乡村小规模学校也依旧会是乡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其教育现状是城镇化进程中国家教育部门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乡村教学而言,师资问题也是相对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而言,多学科教师比例较大,由于乡村教师数量有限,导致乡村学校教师与任教学科专业对口概率较低,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在我国乡村小学教师中,任教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师占到了总教师数量的一半。另外,对于乡村学校而言,最为缺乏的其实还是副科教师,比如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虽然几乎全部的乡村学校都会设立音乐课和美术课,但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随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推进,乡村教师成为广大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不仅高职称教师数量少,而且乡村教师工作量和收入不成正比,影响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也开始逐渐变得没落,同时乡村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很多乡乡村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城镇教育的复刻版本。随着教师年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开始逐渐进入了乡村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现代化教学设计虽然能够改善教学状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乡村教育逐渐地失去了原本的特点。甚至随着乡村学校的不断撤并,导致我国很多乡村学校开始出现了空间地域上的变化,同时乡村学校也开始大量地转移向城镇。这样的转变使得很多乡村学校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随着现代化知识的普及,导致现代化知识逐渐控制了乡村教育,大部分的乡村教育开始与城市教育环境越来越相似。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乡村教育方式本身就是落后的,所以对其进行不断改变。但其实,这一改变的过程其实完全忽略了乡村教育的基础和价值,同时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引入也没有获取较为显著的效果。另外,不同教育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的时候都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来展开工作的。要知道,乡村教育治理不仅要求顶层设计和框架系统能够具备完整的系统,同时还要求学校在执行政策时具备一定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但是,受到治理力量过于分散的影响,导致我国乡村教育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状况。

2.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的改革

2.1 乡村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改革

要知道,乡村教育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理念是我国乡村教育治理理念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保证乡村教育治理要严格遵循国家的宪法相关法规,使得德治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乡村教育法治与德治之间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出教育中的法、理以及情的所有功能。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放权,同时还需要适当减少对乡村教育治理工作的干预,为我国乡村教育质量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积极地发挥出“元治”的作用,对乡村教育的治理和未来的综合发展作出规划和设计,为乡村教育治理创建一种新的方向,积极协调我国乡村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真正的推动主体之间的利益扩大,保证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的宏观监测评价,使得乡村教育治理整体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2.2 乡村教育治理目标的现代化

2.2.1 角色定位目标的确定

只有一种正确的定位才能够更好的形成一种更加合理的认同角色。对于国民教育而言,乡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的就是村落教育和乡镇教育。要知道,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需要承担一份相同的责任,享受相对平等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乡村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城乡教育中的平等,均衡以及公平发展。即使现阶段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但其实其本质意义都是一样的,都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

2.2.2 时代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在进行乡村教育治理的时候都是将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最重要的背景,将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现实场景。在这一基础上,我国乡村教育治理工作最主要的时代目标就是紧紧抓住全球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一些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发展经验作为重要的借鉴依据,充分借助现代化文明技术,以此来推动我国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最后才是价值目标的定位。

2.3 乡村教育治理主体现代化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乡村教育治理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决策以及设计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评估判断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而制定出一种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及时监测出我国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质量。要知道,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乡村教育的时候担任的是“元治理”的位置,更重视的是要保证好乡村教育治理整体工作的设计。乡村学校不仅是乡村教育治理工作的参与者,同时还是乡村教育治理工作的政策执行者和最终效果展现者。乡村学校需要认真的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借助教育政策和相关实施纲要来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作出具体的规划,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来有序组织教学,有效的推动我国乡村学校的稳定健康成长。

总之,本文主要结合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推动乡村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我国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进程城镇化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