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整理念,优化古诗教学

2021-12-22姜淼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意象诗人

姜淼

课程统整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相关的学习材料与知识内容整合进行教学。在古诗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能够综合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理解。为此,教师就统整理念应用于古诗教学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对于同一类题材的古诗,教师可依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特征、生活实际进行主题式教学。通过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与古诗教学内容进行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展作品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雷震的《村晚》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教师可展示相关描写牧童的古诗,如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吕岩的《牧童》、袁枚的《所见》,使学生了解牧童快乐的童年时光,体会牧童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天真烂漫的形象。

再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描写边疆将士的诗,教师可展示相关边塞诗,如李白的《塞下曲》、王昌龄的《出塞》,使学生了解该类题材基调昂扬、意象宏阔、题材廣阔的特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在整合古诗题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运用对比式、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整合古诗。通过串联题材相似的古诗,对比诗词的异同点,加强和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比如,“梅花”是古诗常见的主题,梅花姿态、花色、精神品质是诗人常写的内容。为加强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感情、意象,教师查找以梅花为主题的古诗。向学生展示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引导其朗读、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让学生合作探讨“特征”“事物”“诗人表达的感情”,并罗列、整合探讨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每位诗人的生平资料、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联系整合的内容,使其发现作品蕴含的内涵。通过整合同一类题材古诗进行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诗词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内在结构的关注,有助于其感悟诗人内在情感,提升鉴赏力,提高思维能力。

古诗不同体裁的韵律、节奏、字数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师可整合不同体裁的作品,以助学生拓展学习。

例如,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教师可展示其他五言律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学生了解五言律诗的押韵、诗句的对仗、声调的平仄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五言律诗。在五言律诗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展示七言律诗的相关作品,如杜甫的《登高》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助学生拓展学习。

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时代背景与其创作风格关系密切。为加深学生对诗人风格的理解,教师可展示诗人的生平资料,分析诗人的人生经历。

比如,在《山居秋暝》的学习中,学生通常难以体会诗人表达的对归隐园田的意愿,易将古诗理解成田园诗。教师可展示诗人其他时间创作的诗,如《渭川田家》《使至塞上》《桃源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结合古诗创作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人生际遇的变化对诗人的情感的影响,加深对诗人创作风格的认识。

再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是词人早期的作品,此时词人家庭条件优越,物质条件优渥,对创作风格形成极大的影响。教师通过展示词人悠闲惬意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创词背景。利用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音韵、节奏的韵律美,从整体上感受作品,感悟该时期的独特韵味。通过“惊起鸥鹭”“藕花深处”“溪亭日暮”等画面描写,使学生感受词人早期作品里的画面美,感悟词里反映出的词人生活的方式和态度。随后,展示与《如梦令》同期的词句及不同时期的词句,通过不同时期的情感表达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词人风格的认识。

诗人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中,促使诗歌意象的产生。为提高学生体悟诗歌意象的能力,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意象相同的诗句。

例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月亮”是该诗的重要意象,蕴含诗人思念亲人、家乡的情感。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苏轼的《水调歌头》、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而同样是含有“月亮”的诗句,王昌龄的《出塞》所蕴含的感情又与《宿建德江》不同,该意象主要表达出诗人对世界的感悟。为拓展学生的阅读,教师可展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煜的《虞美人》,以促进学生理解。

对比认知是一种有效、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对比阅读指围绕两篇及以上作品的意图、背景、形式、内容、表达、构思等方面进行对比的阅读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悟。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可适当利用对比阅读,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力。

例如,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中,学生通常体会到“柳色新”代表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易忽视蕴含在景象背后的离愁别绪。为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可以罗列柳树的相关诗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代表诗人的感伤、惜别之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代表诗人的思乡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及“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赞美春天生机盎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物是人非。通过古诗间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品析不同古诗中,增强感悟,便于理解不同诗句表达的内涵。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想象力,教师可通过讲故事、读故事、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古诗教学。

例如,在韩翃的《寒食》的教学时,可将故事与古诗进行结合。在预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寒食节”由来的了解,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除学生自行阅读故事外,教师还可将古诗编为一个故事,于古诗讲解前进行情景扮演。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是诗人赞美朋友的作品。教师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创作的故事背景,在课堂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人物、时间、地点,表达到湖阴先生家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安排情景对话,通过和湖阴先生的交流,赞美其生活情趣、高洁品性。安排情景表演,使学生能够想象到诗人和湖阴先生出门散步,欣赏院外小河潺潺、青山环绕、田园翠绿的画面。将故事与古诗进行结合,通过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其对古诗的了解。

《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为推广经典文化,将大量的诗文编谱为歌曲。该类歌曲通过将诗歌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和现代音乐进行结合,富有流行性。大多学生对部分歌曲已有了解,基于此,教师在上古诗课前可播放歌曲,以助于教学。

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时,教师可播放该诗的改编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讲解诗歌中关于琵琶演奏的音乐性及诗人的感情,加深学生对诗歌音律美、诗歌内涵的认识。

除借助改编歌曲外,教师还可利用与古诗情感基调相似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作品依据古诗内容的场景、形象、情绪、色彩进行选择,通过音乐体现诗歌亡国的哀痛、团圆的喜悦、离别的悲伤、冬季的萧条、春日的生机等情感,能够丰富教学过程,增强趣味性。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意境深远、含义深刻,需要学生认真研读方可体会出诗人在诗歌描绘的美学画面。为加强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力,教师可利用图画将诗的情景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杨万里《稚子弄冰》描绘的是儿童稚气嬉戏的场景。教师可展示“脱冰碎地图”“敲冰作磬图”“提冰戏耍图”等体现儿童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图画,使学生了解诗歌蕴含的幼儿心理及诗人意图。

教师借助统整理念的整合性、系统性,加强诗词间的联系,利用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体悟,有助于古诗词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A81AA911-BC53-4DA6-8A41-AC8133B091DE

猜你喜欢

古诗意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来自林间的风
劳劳亭
“诗人”老爸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