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河遗址:长江中游已知最大史前古城

2021-12-21夏静熊文婷吴述明

华声文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谭家史前玉器

夏静 熊文婷 吴述明

1954年冬,一个水利工程的掘进,意外掀起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

  石家河遗址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遗址点有40余处,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距今6500年即开始有人类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三星堆文化、楚文化的重要源头,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等共同被学术界认定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2014年,中断20多年的石家河遗址考古工作重启。其后几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现了更早的城址、罕见的祭祀遗存、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件以及标志着史前玉作巅峰的精美玉器……2017年,石家河遗址先后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一次次震惊世人之后,对于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遗址,更多秘密有待揭开。

长江中游已知最大史前古城

  在石家河镇土城村村民的印象中,过去在地里,一锄头掘下去挖出陶器残片的事情并不少见,“一堆黑乎乎的瓶瓶罐罐,誰知道是什么啊,就拿去压咸菜缸了。”直到1955年,考古人员来到村里,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村民们才恍然明白,“原来这些都是宝贝”。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石家河考古队,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大型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初露峥嵘。

  石家河古城是长江中游已知的最大史前古城,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石家河古城周边已发现17处城址,大体呈半月形分布在江汉平原西北部向低丘过渡地带。

  攀上一处高地,如果不是在考古人员的指引下,很难想象,这一道横亘于稻田与树林之间的长埂,竟是历经5000年风雨沧桑的古垣。城垣经黄土夯筑而成,一旁还有一条几十米宽的壕沟,如同护城河紧贴着长埂延伸。

  2014年,考古工作者重启石家河遗址考古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石家河古城核心的谭家岭遗址发掘出早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垣和环壕,表明古城在距今约5000年时开始筑造,将石家河城址的建城史至少提前了500年。

  “当时的考古成果发布后,公众的目光都被精美的史前玉器吸引,但在我们考古人的眼中,谭家岭城址的发现,才是最激动人心的,”石家河考古项目负责人向其芳说,“因为它奠定了石家河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见证的基石。”

  考古人员猜想,这里极有可能是大型“宫殿”遗址,是当时统治者对聚落群内部、周邻聚落实行管理发号施令的场所,是中枢管理机构所在地。

罕见史前大型祭祀的场所

  在石家河古城西边,与石家河西城垣隔护城河相望的印信台,因地形似一枚方形印章而得名。考古队员在此发掘了人工黄土台基和套缸等遗迹,大量陶缸口底相接、套在一起,部分缸体上有刻画符号,最长一处套缸遗迹有三四米长。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说,从印信台发现的大量红陶缸、少量人骨残骸以及套缸堆积等特点分析,这里应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多次进行祭祀活动的特殊场所。这也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

  考古人员分析,陶缸可能是长江中游原始先民一种独特的祭祀用具,陶缸首尾套接样式在长江中游地区极为罕见,表达了先民的某种心灵寄托。

  在位于石家河古城中心的三房湾遗址,数以万计的厚胎红陶杯残件密集堆放在土层之中,厚达数米,蔚为壮观。而在谭家岭之北邓家湾遗址,考古人员曾发掘出数以千计的陶塑品。

  红陶杯是实用酒器还是祭祀礼器?陶塑品是玩具还是艺术作品?套缸之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考古专家却形成共识:如此大批量的手工制品集中出土,反映了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存在,也反映出已经出现聚落等级与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社会分工正在细化。

沉睡数千年的240多件精美玉器

  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都伴随着珍贵艺术品的出土,对石家河遗址来说,最吸引公众眼球的,当属数百件精美玉器的面世,它们沉睡数千年,却依然古朴优美,令人震撼。

  2015年年底,考古人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共发现各类玉器240余件。这些玉器类型丰富、造型奇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多数玉器表面有精美的线刻图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用“巅峰”这两个字形容石家河出土的玉器。他说:“出土的240多件玉器,给我们带来了又一次震撼,这批玉器的发现,击碎了学者们构建的古玉体系,标志着一个史前玉作的巅峰,代表了一个中国玉文化发展空前绝后的时空坐标。”

  在此之前,考古人员曾于1955年在石家河城外的罗家柏岭发掘出一批玉器。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一件团凤造型的玉凤,是其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石家河出土的这些玉器足以显示出距今4000多年以前,长江流域已有发达的手工业和繁盛的文化,社会阶层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1996年,石家河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国家文物局将石家河遗址作为全国30处大遗址之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2017年1月被评为“2016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4月12日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12月8日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荣获 “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2021年10月,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石家河遗址是中国城市文明、陶器和酒器文化的源头,此外它还是玉器文化的巅峰期和转折点。石家河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推动着史前文化走向文明的门槛,其光辉将会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

(综合《光明日报》2018年9月30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

猜你喜欢

谭家史前玉器
史前悲剧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遗传的细胞基础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玉之器
银发独行侠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