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传统村落门簪装饰图案样式和文化内涵

2021-12-20刘春侠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湘南郴州纹饰

□刘春侠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门簪是位于门框的上槛用于固定门槛的木栓外露的部分,因其造型与古代妇女为稳固发髻而插在头上的发簪相似,所以被引称为“门簪”。门簪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明器上,又称“阀阅”,早期是有功之臣为标榜功勋而立在宅门外的功德柱,后演变成门簪,并将外部柱头设计成圆形、方形、多瓣形等造型,同时雕刻各种装饰图案。古语“门当户对”中的“户对”即指门簪,所以门簪既是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又是主人身份等级的象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除依据建筑结构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外,往往还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装饰美化意义。所以,门簪在承载了建筑结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兼具装饰功能和审美价值,其正面和侧面都应用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

一、湘南地区传统村落门簪概貌

湘南地区是指包括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及所辖的区域,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深厚,其中杂居汉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湘南地处南岭山脉北麓,森林植被茂密,有较多的传统村落分布在半山半林的丘陵地带。湘南建筑风格深受徽派建筑和岭南客家建筑的影响,既有典型的府第式格局,又有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由于林木资源丰富,湘南民居建筑多用木雕装饰,木雕、木刻被广泛地应用在大门、门簪、雀替、横梁、木窗、门板等建筑构件上。在传统村落民居中,门簪作为大门的构件之一,造型多样,雕饰题材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湘南郴州、衡阳、永州地区,门簪数量最为常见的是两枚,较少见四枚或多枚配置,门簪数量的多少体现着等级的高低,同时,数量的变化也意味着门簪由实用功能向装饰功能的转变。湘南地区门簪的外观造型主要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等样式,还有数量较少的扇形、六角形和花瓣形组合、六角形与圆形组合等簪柱前后两种造型组合在一起的外观形式。门簪功能上主要起连接和装饰的作用,还具有镇宅辟邪、祈福纳吉的象征意义。门簪正面多刻以太极八卦图案,有些结合多瓣造型刻莲花等花鸟鱼虫的纹饰,造型精致的门簪在侧面还会刻六边形中嵌暗八仙类吉祥宝物、花草纹饰、福禄寿纹饰,正侧两面纹饰虽各不相同,但浑然一体。门簪上木刻的手法有浮雕、凹雕、镂空雕、圆雕等,其中使用平雕技法的门簪最为广泛,凹雕和镂空雕常用于簪柱侧面装饰。

二、湘南传统民居门簪装饰图案分类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门簪数量的多寡、造型的奇巧、装饰图案的精细程度都彰显着房屋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湘南传统民居中,规模较小的民居门簪上的雕刻相对简单,主要在正面雕刻纹饰,多数侧面无装饰;民居规模较大,主人社会地位高的,门簪的正面和侧面都雕刻相对繁复、精美的图案。房屋主人社会地位的不同体现在门簪装饰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如永州地区的下灌村、宝镜村,郴州地区的板梁村、正阳村,衡阳的沙井村等都出过官员、科举文人和商人,部分门簪装饰格外复杂,精致华丽。其他规模较小的民居中的门簪一般在正面简单雕刻八卦图案,侧面则较少刻装饰图案。门簪上雕刻的装饰图案在正面和侧面不同位置会有所区别,正面绝大多数刻有太极八卦图案,少量较为精美的门簪刻有莲花、桃花、双鱼等花鸟、人物、文字纹饰,侧面图案以暗八仙、蝙蝠、石榴等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传统吉祥图案为主。我国其他地区传统民居中门簪上的纹饰还有吉祥祝福文字和寓言故事等人物形象,但经笔者考察,湘南地区门簪上刻文字和人物形象纹饰的较少,出现最多的是左乾右坤的图案。

(一)门簪的正面图案题材

湘南地区门簪造型以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花瓣形等为主。门簪正面图案多用对称造型,两枚门簪雕刻图案相同或者相互关联,取材非常广泛。例如,郴州板梁村中门簪前端圆形,外围刻双层莲花纹,居中刻太极双鱼图案。

1.太极八卦图案

门簪正面为太极八卦图案组合雕刻的较多,还有的把太极与双鱼结合放置中央,外围一圈八卦图案,最外围刻莲花图案。另外,左乾右坤图案也较为常见。

2.植物图案

在植物图案中,莲桃图案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郴州地区较多莲桃结合的图案,一般太极图案居中,外围刻莲花,最外围刻桃花,门簪造型也呈现花瓣形,与植物装饰风格统一。除莲桃结合外,还有外围刻双层葵花纹,居中刻海棠花的装饰样式。

3.回形纹

回形纹一般刻于门簪正面最外围,居中有太极八卦和莲花纹饰。回形纹在我国古代装饰纹样中代表福寿连绵无限的寓意,多用于家具、建筑、服饰器皿等装饰上。在湘南地区建筑装饰中,回形纹还被广泛用于木窗上。

4.人物及动物图案

笔者根据考察发现,湘南地区门簪正面图案中较少装饰动物纹饰,出现最多的双鱼图案常与太极图案结合在一起居中。例如,在郴州坳上古村发现两枚部分损坏的凤凰图案的门簪;永州地区古村发现两枚圆雕狮子形象的门簪;在郴州阳山村佩印堂有两枚外观造型为圆形,正面刻人物形象的门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丰富。

(二)门簪的侧面图案题材

门簪侧面图案相对正面图案而言更加活泼,构图上也不追求严格的对称,既有以侧面整体构图雕刻的牡丹、凤凰,也有分割成类似蜂巢的六边形内嵌各种图案的构图方式,总体上形式丰富多样,变化较多。

1.六边形嵌暗八仙图案

暗八仙是指民间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位神仙手持的器具,被人们分别赋予不同的吉祥寓意。在湘南郴州地区板梁村、阳山村、坳上村等较常见簪柱侧面呈蜂巢样六边形布局,其中同时内嵌暗八仙和动植物花卉图案(见图1)。暗八仙常与葵花、海棠花、石榴、蝙蝠等一些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间隔使用,表达人们祈福家宅平安、驱害辟邪的愿望。在永州、衡阳地区少见这种构图类型,永州的宝镜村、李家大院、衡阳的沙井古村等地区,门簪侧面多见满版式构图,不分割区域,题材上也较少使用暗八仙图案。

图1 郴州板梁村蜂巢样式门簪

2.动植物图案

动植物图案在侧面雕刻中最为常见,如海棠花、莲花、葵花等,有单体花卉图案,也有花头与枝蔓缠绕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湘南地区门簪装饰图案中。相比植物元素,动物元素用得较少,侧面刻蝙蝠的门簪最为常见,在湘南传统村落田野考察中,门簪动物装饰图案中还出现了狮子、龙、蜜蜂等几种形象。笔者在郴州正阳村发现两枚刻着蜜蜂(象征马上封侯意义)的门簪,还有镂空雕盘龙形象的门簪,雕刻技法纯熟,形象生动。与门簪华丽复杂的装饰图案一致的是大门的抱鼓石、门槛石也都雕刻了精美的图案,彰显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2 郴州正阳村动物图案门簪

图3 郴州正阳村镂空花卉门簪

三、湘南地区传统村落门簪纹饰中蕴涵的文化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是显示主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和象征,上至等级最高的皇宫大门,下到民居简单的板门,人们无不在等级限制下极尽装饰。湘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门簪在建筑结构上多以装饰作用存在,装饰上也使用不同象征意义的图案。湘南古建筑中,门簪纹饰主要采用象征吉祥的福禄寿纹饰,象征道教的太极八卦纹饰,象征美好愿望的回形纹及暗八仙纹饰,象征志向的梅、菊、兰等植物纹饰,这些都是湘南古代人民性格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体现[1]。

(一)实用与装饰的结合

门簪的功能性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在逐渐弱化,但基于对装饰美化的需求,这个建筑构件仍然被保留下来。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中部分门簪还具有功能性,较少装饰,如衡阳地区沙井古建筑群及永州地区宝镜村、小坪村、上甘棠等传统村落中的门簪;在郴州地区的正阳村、板梁村等规模较大的村落,门簪兼具实用和装饰双重价值,部分门簪装饰功能更加明显,门簪的装饰图案精美复杂,正面和侧面都雕刻着植物花卉、太极八卦等道教符号,门簪的装饰意义更为人们所重视。

(二)宗教观念的体现

在我国,道教典籍《易经》中风水理论对传统建筑的影响极为深远,包括房屋结构、朝向、布局、装饰等方面。传统民居建筑特别讲究门方向的设置,也重视大门及其构件的装饰。在湘南地区传统村落门簪上的装饰纹样中,道教符号出现最多。门簪正面常见雕刻左乾右坤或太极八卦纹饰与鱼纹结合图案,侧面雕刻暗八仙或其他动植物装饰纹样。在门簪中出现的太极八卦、左乾右坤、桃花、暗八仙等纹饰都属于道家符号的象征[2]。道教符号在湘南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广泛应用,说明了道教在湘南地区深入人心,人们信奉道教的一些理念,并坚信在建筑构件上装饰道教符号能祛除灾祸,给生活带来平安和祥瑞。

图4 衡阳沙井古村太极图案门簪

(三)吉祥文化的反映

门簪在汉代出现,发展到明清时期,在建筑结构功能上已经逐步弱化并向装饰性转变。但在任何阶段,门簪上的装饰纹样都充满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色彩。门簪上装饰的吉祥图案主要采用象征、隐喻、谐音等方式。湘南地区门簪与抱鼓石、门槛石、木窗、涤环板等建筑构件都装饰着具有象征和隐含意义的动植物纹样,如象征福禄的蝙蝠和鹿,象征富贵吉祥的海棠花,象征文人气节的梅花、竹子等。门簪构件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处于大门上方,是能彰显建筑装饰地位的细节,所以门簪的装饰复杂程度往往与大门其他部位如门槛石、抱鼓石、石礅处的装饰相适应。

结 语

门簪作为传统民居建筑中大门的一个重要构件,从数量、造型、纹饰图案来看,不仅是封建礼制社会的等级标志,还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体现。湘南传统民居门簪装饰艺术传承古代建筑装饰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门簪上的装饰图案展现出的不仅仅是美的视觉感受,更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融入,三种文化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相辅相成,反映出底层劳动人民对平凡生活寄寓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湘南郴州纹饰
郭文龙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中共郴州历史的重要启示
提升大学生投资理财能力的对策研究——以湘南学院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谢湘南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