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消费为形成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2021-12-18王微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培育消费建设

王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消费需求呈现出提质、转型、分化、创新等新趋势、新特征,迫切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的供给和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以释放新型消费的巨大动能,为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最终需求动力。

随着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性日益上升。2010年,最终消费率从48%的低点持续回升,“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率稳步上升,平均稳定在60%的水平上,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连续五年超过60%,反映出最终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加快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提升,其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创新,涌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消费,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一)商品消费提质升级,消费韧性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居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正在加快從“有”向“好”转变,更加重视消费品质、品味、品牌等方面的要求,推动商品消费加快提档升级,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动力。特别是2021年消费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食品饮料、通讯器材、家居家电、汽车等消费率先恢复和始终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展现出商品消费的强劲韧性。

(二)服务消费加速扩容,消费热点加快涌现

伴随消费结构升级,旅游出行、文化娱乐、健康医疗、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新热点,服务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商品消费。2019年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接近50%,服务消费成为支撑消费增长和服务业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动力。

(三)线上消费全面提速,成为消费创新风向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迅猛发展,线上消费日益普及。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消费出现了全面提速态势,更多商家、大量服务加快向线上迁移,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社区电商、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加速涌现。2020年前三季度,网上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注: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所以应改为:较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相当于2017至2019年的增幅(注:2017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2018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由于前面应该是3.6个百分点,所以这里的表述也不太合适,可以改为:超过了2018至2019年的增幅)。

(四)消费人群高度分化,新消费群体加速形成

从收入层次看,我国拥有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占我国人口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但其消费规模占全部消费比重超过40%,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消费升级、促进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基础。从年龄层次来看,我国不仅涌现出具有消费创新活力的“80后”、“90后”乃至“00后”等新生代群体,也有正在走入老龄化的庞大银发消费群体,可以为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创新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五)消费加快向城市积聚,大型中心城市成为消费新增长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持续推进,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60%,进一步推动消费向城市特别是大型中心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加快聚集,市场格局加快重塑的趋势凸显。2019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已超过80%,前二十位大中型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达到34%,比2015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及主要任务,突出强调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面临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为了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以确保我国在“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2035年之前这个时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着力点,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将培育新型消费作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举措。可见,培育和发展新消费,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培育新消费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加快培育新消费,是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弥补中高端商品消费和教育、住房、医疗等服务消费的短板,满足人们对更优商品、更好教育、更舒适居住条件、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培育新消费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

“十四五”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将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贡献进一步降低,技术进步速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正在从投资拉动转型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特别是我国拥有任何经济体都无法比拟的人口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加快培育新消费,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缓释风险和对冲外部压力,消除企业避险情绪,提振发展信心,还有利于增强发展韧性和扩大回旋余地,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实现更充分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效应。

(三)培育新消费是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变革,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更好发挥新动能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快培育新消费,有利于激励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形成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四)培育新消费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培育新消费,有利于形成市场导向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活服务业发展壮大,抢占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加快培育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新消费发展与促进产业升级、壮大市场主体的协同共进。

(五)培育新消费是让世界分享我国发展成果、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

“十四五”时期,全球化深度调整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大国竞争不断加剧,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易发多发,某些国家的政策取向转变为以争夺利益为核心,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甚嚣尘上,市场需求特别是新消費需求成为稀缺性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者,将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加快培育新消费,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全球成长性最强和潜力最大的市场提供更多机会,使各国企业搭乘我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分享我国发展的成果。同时,有利于展现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担当,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缓释风险和对冲外部压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有利于为创新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多元丰富应用场景,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增强我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让世界分享我国发展成果,为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客观地看,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新消费仍面临着不少体制机制约束。特别是新消费增长潜力释放尚不充分,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仍然滞后,交通、水利、能源、公共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制度型开放和提升我国市场的国际化水平的步伐仍需加快,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因此,“十四五”期间要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基础上,把加快培育新消费、促进消费创新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促进新的供给和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不仅要促进消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而且要加快提高供给质量,促进商品和服务供给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更要加快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以更加完善、便利、方便、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新消费释放和新型消费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以多层次消费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化商业设施建设

结合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加快大型中心城市的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促进中小城市的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布局和建设多样化、多层次的商圈、步行街等商业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

(二)以多样化物流网络为抓手,加强城乡物流设施建设

结合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网络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及电商物流节点;完善城市物流配送停靠、装卸等作业设施。着力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商贸物流配送中心、社区菜市场、末端配送网点等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三)以市场下沉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城乡高效流通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试点。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构建互联网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交流平台,助推农村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

(四)以新基建为依托,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5G网络、云平台、物联网、服务器、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各类软件等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建设。支持利用5G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居民家庭有线无线交互、大屏小屏互动。推动车联网部署应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构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和普及水平,降低农村信息网络使用成本。

(五)以消费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加快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

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企业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

(六)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多元化供给体系,重点是促进制造业升级和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既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需求、又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准入限制,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基础设施系统化和智能化建设,增强市场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七)以完善消费环境为目标,加快完善消费促进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消费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增加收入和改善分配,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鼓励消费创新和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开辟投资新空间,加快构建规模巨大、层次完善和创新活跃的强大内需市场。

(八)以制度型开放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促进国内外消费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高国内国际消费市场的接轨程度,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市场”,在全球消费市场版图重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培育消费建设
寒露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