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榆树的记忆

2021-12-17王斌

当代作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活榆树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我们七颗树屯因有七颗大榆树而起的村名,屯中央那颗老榆树直径最大,树龄最长,最有名气,最有灵气,因此村里的人们又叫它狐仙堂大树,七颗树屯也因此闻名四面八方。

据说老榆树至今已有两百二十多年的壽龄了,爷爷、父亲都是在这颗老榆树下度过的童年。老榆树粗壮的树干笔直的生长,葱郁巍然,三个大人才能搂抱合围,直径足有一米七八,六七层楼高。那褶皱的树皮纵横交错,粗犷裸露的树根宛若虬龙匍匐前行;站在树下,仰视那枝叶繁茂的树冠,好似条条游龙空中展现姿态,或盘旋,或腾云,或长啸;那犹如擎天华盖的树冠至少要在两百平米以上,好似一把天然的巨大的遮阳伞。

老榆树蕴藏着许多神奇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进村烧杀掠抢无恶不做,因为这颗大树下经常有村民聚集这里,恐惧不安,几个鬼子用手拉大锯要把它锯掉,不料刚锯到两指深时紫红色的血水顺着锯条流趟出来,吓得鬼子们瑟瑟发抖,瞬间神精异常,望风而逃。

或许是精神寄托,每逢大年三十,许多长辈都要带上家里最好吃的上供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就连邻近村来拜年的高跷队秧歌队都要在这里打个场。

每逢红白喜事,家人都要奉上一柱香,行礼磕头。谁家小孩惊吓,猪牛羊走失也要来这里念道念道。

夏天老榆树下是最热闹的时候,生产队在树冠下开社员大会,学习“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布置农活,安排生产。平日里妇女们有的纳着鞋底,有的织着毛衣,有的带着孩子,不约而同的坐下来,说一说话,唠一唠嗑,啦啦家常;男人们三三俩俩或抬杠说笑话,或谈庄稼农活;孩子们结帮成对象小猴子一样爬树比赛,掏鸟窝,荡秋千,有的拿着本和笔座在树根旁写写画画,农活不忙时这里是屯里人们休闲乘凉的最好去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二叔担任生产队政治队长时因带领社员开泥瓦盆窑,建砖厂,打鱼量子,拉脚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多次被纠斗在这颗老榆树下,遭受红卫兵平皮鞭之苦,与患难与共的同志关进地窝棚,后经县革委会调查无罪释放,之后终身享受着政府津贴和补助待遇,享年88岁离开了我们。

1978年我参军时屯里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们就是齐聚在这里敲锣打鼓把带上大红花的我送上了部队。

2016年冬长春出差路过家乡驻留,弟弟们陪我来到这颗老榆树下,我轻轻地抚摸着它那显得苍老且浑厚的身躯,岁月苒荏,老榆树的枝叶不再茂密,变得秃秃的,疙疙瘩瘩的树皮上布满了裂纹,随着一圈圈增加的年轮慢慢老去,树下也不再是乘凉的好去处。我久久的站在那里,凝视着老榆树找寻儿时的那些片片温馨的记忆,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止不住的眼泪流了下来......。老榆树,那金黄色的榆钱,不知填饱了多少人饥饿的肚皮,不知为几代人带来了阴凉,不知给多少孩子带来了欢乐......。

如今,老榆树下的土房变成了红砖白瓦,马车变成了东风小霸王,惜日的童年伙伴变成了老爷爷。

老榆树记载了我们的贫穷与落后,记载了我们的改革与开放,记载了我们的成长与进步。

作者简介:

王斌,男,汉族,别名,索南达吉, 1959年生于吉林省洮南市,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1978年铁道兵服役,历任统计员、调度,两次荣立三等功。1984年改工后曾任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三院资料员和编辑工作。铁十六局一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审计和党务工作。集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企业文化先进个人。中国铁建先进审计工作者,河南京石武客专优秀党务工作者。国信金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曾兼任中央财经大学《21世纪的中国:金融证券与中国经济》编委会副主任,创刊企业内部期刊《财会交流》并兼任编辑。多篇经济及政工论文获奖,部分被《中国当代思想宝库》收录。本人喜爱文学,近期作品曾在《今日头条》、《当代精英文学》、《乡愁文学》、《生活短笛》发表。本人座右铭:“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乐观向上地热爱生活,真诚坦荡地结交朋友”。现就职民营建筑企业。

猜你喜欢

农活榆树
榆树皮妙用可治畜病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直播卖苹果 变成“新农活”
农活托管 让农民当上“田掌柜”
种秧
老榆树下的等待
西湾村采风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跟着奶奶做农活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