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政通:用科技护航“生命线”,筑牢城市安全底座

2021-12-16李明海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生命线网格化督导

文|李明海

安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线。增强城市有效应对安全事故等风险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此情况下,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全力责成各方进行全领域、全行业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作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部分,现代城市对交通、水、电、气、油等“生命线”系统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安全事故并不罕见,地下管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市民生活与城市运行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威胁市民生命安全。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城市地下管线智能化水平,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加大投入提升“生命线”系统的科技含量已经成为当前业内共识。

数据普查让安全隐患“家底清、底数明”

城市安全隐患种类繁多,成因复杂,涉及建筑工地、窨井盖、地下空洞、燃气泄漏点、供热供水管线漏水等多个方面。其中以路面塌陷、燃气泄漏等事故尤为突出。

城市安全事故之所以会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地下管线、地下空洞等均隐蔽在地下,常规巡查不容易被发现,也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首先需要通过数据普查摸清家底,做到“家底清、底数明”;其次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专项排查。目前各地正推进的专项排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地下空洞探测、隐蔽管线摸排、燃气泄漏专项检查等等。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台账,分类分级实施管控。

网格化管理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

防范化解风险,要真正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推动城市管理逐步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应对”转轨,将服务功能逐步从“单一薄弱”向“多元实效”转变,需要以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由数字政通首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基于权责明细的责任网格划分,通过隐患上报、隐患处置、督导考核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中发挥网格化的作用。行业监管部门通过督查APP 对责任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切实提高抓落实的执行力,抓早抓小抓苗头,坚决堵塞漏洞、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了条块分割,难以统筹管理、效能低下的弊端,非常符合中国城市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方向,网格化管理平台正在各个城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预警预判能力

地下管线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已经是大势所趋。需要建立物联网感知体系,实时监测各风险源的运行数据,结合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历史台账数据等建立分析模型,对监测发现的异常会及时预警。同时,通过隐患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及时把疑似隐患自动派遣到处置部门进行现场排查,从而实现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有效结合。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企业的高效互动的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做到更加高效精准的隐患预测。

开展隐患排查第三方督导考核

行业主管部门由于人力、物力、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有监管职责却没有很有效的监管抓手。面对复杂隐蔽、难以发现的各种隐患,可通过组建第三方市场化专业队伍开展督导检查和专项巡查,有效补充监管力量薄弱,通过常态化督导考核以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抓实抓牢。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新的隐患或者整治不到位的情况,及时通过移动APP 进行上报反馈,扁平化派遣处置,达到全时段的隐患督导检查效果,切实提高相关安全风险企业的自查自纠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生命线网格化督导
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工程质量是农田建设的生命线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