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在数字身份与资产上的应用价值

2021-12-15邓建鹏陈宁慧

团结 2021年3期
关键词:区块身份资产

邓建鹏 陈宁慧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已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不过,数字经济的稳步推进,需要完善诸多基础实施。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完善数字身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推动数字资产的活力,将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内涵。

一、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的应用

1.当前互联网数字身份机制的局限

传统互联网发展以中心化机构提供的服务为特色,不同互联网公司的各种网络应用之间往往互为孤岛,使用者的个人身份有赖于不同的中心化服务供应商提供认证。随着web3.0的高度发展及区块链的普及,个人信息、资金与数据等在网络上大量存储与流通,相应的洗钱、恐怖融资及用户隐私泄露等各类问题也日益严重。而要使相关网络平台上的商业应用能安全、合法、便捷使用及协同工作,其首要前提是解决使用者的可信数字身份问题,在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的同时,保护当事人的信息隐私和安全,使监管者有效追踪与监管违法犯罪嫌疑人。当前,一些区块链上的金融或其它交易行为,部署在抗审查的公有链上。区块链去中心化金融的各种商业运用(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借贷等)近年如火如荼。但这种金融应用无需用户识别和反恐怖主義融资等必要的金融合规措施,与现行金融监管相关法规背离。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使数字身份基础设施成为可能的技术突破。此种新型数字身份技术以区块链为基础,具有抵御单点故障和篡改的特征,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从而可为现行的各类互联网平台身份认证赋能。

2.新型数字身份需要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在链上完成身份认证过程,这包括如对认证机构的认证,机构对用户的认证,以及用户管理和使用认证凭据,等等。实现多家不同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从不同维度多角度对一个用户进行身份特质的认证,以及这些不同维度认证的链上与链下结合的问题,不同机构间认证,如何避免身份追踪与机构对用户全面画像,等等。这涉及解决不同区块链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用户的身份认证私钥丢失的问题,如何处理数据保护用户隐私的问题等。

其次,要考虑到当前技术研发现有基础。区块链技术已经存在并发展了近十二年,其在分布式和安全性方面的性能已经得到实证,它与公钥基础设施、匿名凭证技术相结合时,相关数字身份技术实现已成为可能。

再次,应用与推广的前途。新型数字身份服务适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传统互联网服务及中心化应用服务系统等多个方面。以数字身份对用户数据保护及防止隐私泄露和国家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举例,传统身份认证方式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用户数据与隐私的泄露风险。一方面,在身份认证的过程中,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要不同程度的收集用户数据,其中一部分服务商或出于主观恶意或受自身能力限制,造成了用户数据与用户隐私的泄露。另一方面,传统身份认证效率低下,维度单一。各个中心化服务提供商或认证机构间互为数据孤岛,难以打通。这导致了用户需要同一个身份信息反复在不同的网络平台重复认证。在过去,用户很难重复使用已有的身份认证信息,“一键链通”所有网络平台。同时,用户的认证信息都是零散碎片化的,无法完整地反映用户的身份特质。信息的碎片化也导致了个人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身份信息。新型数字身份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最后,数字身份将有可能助力区块链金融的合规发展,为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提供帮助。为了满足金融监管及反洗钱等法规的要求,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查流程步骤繁琐、且耗时较长,成本很高。KYC(用户识别)多指帮助金融机构验证、核实其客户真实身份的过程。它的目的主要是确保不符合法规要求的用户无法使用该平台所提供的金融等相关服务,并在未来一些犯罪活动调查中为执法机构提供调查依据。

将区块链作为新型数字身份的基本底层技术架构,公民身份信息将不存储在机构的设备上或云空间中,考虑到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问题,可通过链上+链下的验证模式将法律要求公开的部分信息接到分布式的区块链网络,区块链将允许这些信息被复制到所有节点,永久保存在这个网络中。这样,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使用同一个身份进行检查,从而加快账户审查效率。金融机构则可以用用户信息与存储在区块链分布式分类账中的加密证据进行比对,从而验证客户信息。这为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不可改变的审计轨迹。

二、数字资产商业应用及其风险管控

另外,区块链为数字资产的商业化应用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具体而言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区块链在电商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在平台上注册、浏览、分享、购买、邀请好友加入等等行为,使得平台的活跃度增加,因此可能获得巨大流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对消费者的这些行为,电商平台目前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行为认定与确权,并依据消费者相关行为或贡献进行价值回馈,以正面激励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产生更多的互动,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并与消费者适当分享。平台用户粘性增强,接入电商平台的不同商户/商家不仅可以丰富私域流量的用户营销手段,更能吸引并获得平台内公域流量,实现降本增收。

2.区块链在积分领域的应用

积分是网络上的商户增加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代表着用户对特定网络商家所享有的一定的权益,属于用户个人持有的虚拟财产。但是在现实中,除非用户特别中意的商铺产品与服务,多数积分通常对于用户而言并无太大用处,用户缺乏兑换商品或服务的动力。通证化积分系统是区块链在积分领域中应用的新概念与新方式。该系统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每个品牌的积分发布链上通证,由此,所有用户的积分可以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以及各个商户之间自由兑换,积分兑换价格由市场实时确定,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提升经济活跃度。

3.资产通证化与监管沙盒对风险的管控

在当前及不远的未来,各种物理世界的现实资产以及数字化资产(如数字化艺术品)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确权、登记、流转和交易,自2020年以来火爆一时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即是这一领域运用的典型代表,大大推动了经济活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共中央与国务院高度重视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要让数据成为有价值的资产,发挥其应用价值,关键是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确权、自由流通与自由交易。目前各交易平台和各拥有大量数据的机构存在着严重的数据孤岛现象、数据权属不明、数据安全、数据定价及数据流通和交易等问题,严重限制着数据资产化的进程。

区块链技术为数据资产化奠定了技术保障。首先,对于数据权属问题,区块链技术能为数据权益归属、交易和变更进行确认;其次,对于数据质量问题,区块链可以通过共识验证机制确保其质量;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再次,对于数据定价问题,在能够明确交易各方权属前提下,根据数据价值来做相应的数据定价设计;最后是数据支付,当前区块链在支付体系中已有多年成熟的应用,可以为形成交易体系提供支付基础。

除此以外,其它物理世界的資产,比如汽车所有权证书、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房地产权益证书均可以有效映射到区块链上,以区块链上通证与各类权利证书产生一一对应关系,为资产在链上确权、流转和交易提供技术基础。这种资产的通证化在一些国家已经在试行,中国有的地方政府也在尝试通过区块链登记不动产权证。但是,现实世界的资产在区块链上通证化后,如何实行交易和流转?某些通证化的资产是否可以份额化,对接更多投资人?以通证化的方式确权与流转如果没有法律最终认可,将难以消除交易者的疑虑。这方面的法律,在中国多是一片空白。其中的一些领域,也可能存在技术风险(如智能合约代码出现漏洞),或存在商业投资风险,或存在法律风险,需要未来的监管者和立法者仔细评估。

为此,英国在2015年针对金融科技领域而首创的“监管沙盒”模式在中国有推广和参考的价值。监管沙盒的本意是划定一个虚拟空间,在该空间,对申请金融科技行业创新的申请者给予一定的法律责任豁免权限。申请在指定空间展业,并由监管者评估该行业的风险,对风险可控并且有创新性的申请者,允诺其通过评估后全面推向市场。这种模式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度探索的“试点”机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认为,监管沙盒将是资产上链以及资产通证化正式推向市场之前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手段。

总之,近年数字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同时也在部分重构经济发展的前景。区块链技术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协同飞速发展,为现实世界广大互联网用户的数字身份识别、资产数字化及链上交易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空间,为上述前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但是,相关立法和法律监管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这些金融科技前进的步伐,因此,通过监管沙盒,寻求监管与创新之间平衡,乃是当前值得监管者考虑的重要理念。

(邓建鹏,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宁慧,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人文与艺术系学生/责编 张 栋)

猜你喜欢

区块身份资产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报告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