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实现农资“新价值”

2021-12-15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21年9期
关键词:银山农资绿水青山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中国进入新的绿色发展阶段,其中“两山”理论是重要的理论引领。那么我们该如何完整理解它呢?农资产业该如何落实“两山”理论呢?不久前,我在2021年第一期《中国水利》杂志上读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对“两山”理论的解读,很具有启发意义。

文章首先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8个方面有机组成: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为核心内涵的生态史学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生态哲学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内涵的生态价值观、以“优良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为核心内涵的生态福祉观、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核心内涵的生态系统观、以“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治理生态环境”为核心内涵的生态法治观、以“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为核心内涵的生态社会观、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为核心内涵的生态世界观。其中,“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绿水青山”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形象化比喻,“金山银山”是对经济增长的形象化表述,“两山”理论是经济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文章接着分析说,“绿水青山”指种类多样、数量丰富、质量良好、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从理论上讲,绿水青山包括生态服务、生态产品,以及集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于一体的综合体——生态空间。绿水青山的价值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等。我理解,在社会传播中“两山”理论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刻,是因为“绿水青山”就是我们孜孜追求、接续建设的美丽家园,“金山银山”就是我们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幸福生活,因此“两山”理论包含的生态价值观与民众关系最密切,同时各行业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各自的作用。

具体到农资产业的落实践行,需要提升农资产业的自我定位,更新农资产业的价值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与经济增长有机而密切地链接起来。单纯、割裂、失衡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时,农资产业既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使命;在绿色发展的今天,还要肩负起维护、促进生态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双重使命。

这个新使命需要新的产业定位。如果过去农资产业的定位主要是“丰收增产”,那么今后的定位就是“丰收增产+生态发展”。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农资产业和其他涉农产业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居于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发展的“枢纽地位”:过去是从“增加地力、解放劳动”中实现增产,今后是在“保护地力”和“实现增产”的平衡协同中实现价值。不论怎样,农资产业都是农业领域落实“两山”理论、实施绿色发展的“枢纽产业”。因此,很多涉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敏感、核心问题,农资产业都与它们有着挣脱不了的关系,这是产业的特色使然,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如果没有这样的产业自觉、历史自觉,就无法深刻理解我们遇到的矛盾与机遇;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定位,我们就无法破解面临的压力、担负历史的使命,无法主动擘画、积极改变,去追求“两山”理论指明的目标,去实现“两山”理论所蕴含的时代规定性。

这个新使命需要新的行业价值。过去,多打粮食就是我们的行业价值、经济价值。新时代经济与社会、环境与质量协调一致发展,要求我们农资产业还必须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正向支持,从农业与生态整体的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个变化,既包括了环境承载力的内在约束性、经济发展实力的现实可能性,还包含着“两山”理论所代表的对经济社会规律认识的提升、中华民族复兴应有的美丽中国的承诺。

一个伟大的产业一定是生机勃勃的,所以改变世界的工业产业发生了从1.0、2.0向3.0、4.0的自我革命和提升。农资产业,加油!

猜你喜欢

银山农资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