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江苏大地上成风化俗

2021-12-15樊宝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陈清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江苏农民农业

樊宝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陈清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从2018年起,每年的秋分日被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亿万农民设立的一个法定节日,上下五千年,亘古开先河,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江苏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各地年均组织开展活动百余场次,场均参与人员规模达千人以上,基本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丰收节成为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提升了广大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江苏落地生根、成风化俗,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推动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加强丰收节庆活动的组织引导,创新办节机制,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行政推动与基层农民自发相结合,推进机制创新。“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新兴的农民节庆活动,更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活动。各级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特别是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功能,不断提高基层对农民丰收节特殊重要性的认识,打造丰收节庆活动品牌,促进乡风文明全面提升。要将丰收节办成展示江苏名特优农产品的展示广场和检阅平台,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塑造江苏农产品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的强大宣传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将江苏各地优良传统民俗节日以及近年陆续设立的形形色色农业品牌节日,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同期举办,以此全面提升丰收节的品牌效应。认真学习借鉴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做法,积极争取将农民丰收节组织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基层进一步提高农民丰收节活动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持续推动,引导和扶持基层办好办活丰收节活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监督有力、主题常办常新、永不落幕”的办节模式,真正让“丰收节+”活动落地生根、成风化俗,成为“三农”工作的助力器。

坚持基层和农民为主,下沉办节重心。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对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民”和“丰收”为要义,既有身份职业特征,也有产业地缘内涵,既有现实地理特性,也有文化风貌韵味,重点在于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搭建风采展示的舞台和干事创业的平台。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业是丰收节的主题;农民的广泛参与是基础,农业的中心地位是关键。办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县、乡、村,增加农民丰收节场地的数量和密度,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农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农民真正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将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广泛化、基层化,在农民群体乃至全社会中尽快形成普遍深刻的印象,让农民丰收节及早成风化俗,成为成熟的行业性节日。

坚持开放创新办节思维,形成稳定常态。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培育节日市场,创新组织引导方式,让全社会共享丰收、共助增收,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强化资金筹集与使用,办节资金来源应该以企业赞助为主,政府的资金应该主要用于奖励,可以通过企业冠名等方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进一步延展办节时间,每年的农历秋分日为法定农民丰收节庆日,各地在庆祝过程中可以将丰收节延展为丰收季,适中的活动时长,既能充分调动企业、农民的积极性,让参与者尽情享受其中,提供充足的娱乐、认知、产销空间,又能保持活动的新鲜感,避免繁冗拖沓、铺张浪费。各地要积极开展“消费季”,参与电商企业助力推介的“丰收购物节”等活动。此外,举办活动使用的场地也可以固定为一个开阔的地方,平时向公众开放、进行其它的经营或公益活动,以免每年都临时选点,造成不必要的场地投入和设施闲置,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农民丰收节已成功举办三次,但据南京农业大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兄弟对这个节日的知晓率还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办节宣传方式基本上还是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新媒体使用不多。当下中青年农民智能手机使用率高,大部分人能熟练使用快手、抖音和火山小视频等流媒体直播平台,低头种田,抬头看“网”已经成为农民的一种常态。各级各部门要从策略上进行调整,重新定位农村文化生态,对农民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进行调研和统计分析;要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全媒体结合的手段,不仅采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门户网站等渠道,还要有效运用当今农民,尤其是作为未来农村发展主力军的青年农民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增强传播的时效性、双向性和社交性;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部门要保持和农民的紧密联系,随时了解农民思想,和农民深入对话,因地制宜调整工作和宣传方案。同时,宣传工作也不应仅局限于农村,对城市人口和企业也应同步宣传,其目的在于让社会各界了解农民丰收节的概念、内容和价值,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参与农民丰收节,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因地制宜融合地方传统,展现文化内涵。江苏丰收文化习俗,既有雅俗文化的包容性,更有南北文化的多元性。江苏民间的丰收节庆,既有对风调雨顺年景的恩谢,更包涵着对来年农业收成的祈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江苏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环境不同,形成了苏北平原旱作农业区丰收文化、苏中里下河地区湖滨农渔丰收文化、苏南平原地区的圩田丰收文化、宁镇丘陵地区的梯田稻作丰收文化、近代江苏城郊农业丰收文化、江苏红色革命地区丰收文化等多样化、各具特色的丰收节庆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缤纷、风情各异、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可以让人怀忆乡愁、回味流年、记住根脉,可以让人体认过去、珍视现在、创新未来。丰收节庆活动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体现江苏乃至各村镇独有文化的乡村传统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乡村体育项目、农耕农事生产技艺比赛;表演撑船、放地笼、挑稻子,演绎实际劳动和生活;组织农民书画家创作丰收节书画作品,开展“丰收集市、主题展览、授牌颁奖、项目签约”等活动,展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果;举办各种赛歌会、赛诗会、报告会、美食会等,增加节日的参与感和仪式感,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成风化俗,万年传承,流播永远。

猜你喜欢

江苏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数读江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