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统筹推进我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2021-12-14张园园

山西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冲击肺炎防控

□张园园

(秦皇岛市外事和商务局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2019 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爆发并蔓延全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统一部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和传播,推行常态化疫情防控,使得疫情进入平稳阶段。

1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

1.1 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我国2020 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快速下降。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00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2 位,人均GDP 达到1 万美元,GDP 同比增长6.1%,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占世界比重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疫情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带了一定冲击,尤其对我国2020 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 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可知,2020 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06 504 亿元,同比下降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经济运行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6%,社会总生产持续偏弱,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发生变化。2020 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增速实现由负转正。2020 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9%。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和运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给消费、投资、出口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基础作用,在GDP 增速中贡献率较高。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消费支出出现了下滑。2020 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 450 亿元,同比下降了19%,消费市场不景气。2020 年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2020 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降低,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8.2%,2020 年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3.5%。

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尤其固定资产投资占据重要地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 年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8.8%。全国投资活动渐缓,投资主体意愿不强。由于受国内外疫情和经济放缓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下滑趋势,尤其出口遭遇“最冷冬季”,增速下降严重。2020 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5 700 亿元,同比下降6.4%,2020 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0.2%,2020 年第三季度出现了反弹,增速为7.5%。2020 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8%,出口下降0.6%。

1.2 疫情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

由于疫情爆发于冬季,对我国农业影响较小,但是对我国第二产业产生了冲击。受到交通管制和人员流动的影响,物资、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不畅,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经营活动受到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值同比下降9.6%。疫情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生较为持久和深远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GDP 的贡献率达到60%,解决近4 亿人员的就业问题,2020 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只有4.06%,较2019 年同期下降42%,当季GDP 贡献率下降15%。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使餐饮业的营业额直线下滑,各类聚餐、婚丧嫁娶宴会被取消,原辅材料亏损严重,人力资本剧增,租金压力增大,许多餐饮企业停业。经调查可知,目前营业的餐饮企业每天营业额占2019 年同期的9%。

其次,旅游业产生了断崖式的下滑,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为11.68 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为0.64 万亿元,同比下降77%。部分旅游企业业务方向发生转变,大力发展国内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尤其是清明节、五一、十一小长假带动周边游、国内游,2020 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较为乐观。

再次,疫情对建筑业、房地产、电影业的冲击不容小觑。延迟复工、农民工返程受阻及地方复工要求严格等因素使建筑行业产值下降,建筑企业承担着用工和防控双重成本。房地产成交量大幅度下降,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资金压力大等问题,许多小型房地产公司宣布破产。疫情冲击了电影业的春节档,2019 年春节档票房为94.84 亿元,但2020 年春节档影片撤档、院线停业,直接损失100 亿元,全年票房损失300 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总体来说,对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影响较为严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弱。一直以来,东部地区对消费市场较为依赖,疫情使消费市场供需不均衡,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地区的外贸受到疫情严重程度、复工进度的影响,损失较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大部分依靠投资。疫情虽然对政府投资力度影响不大,但对民间资本的投入产生了冲击,导致经济发展规模缩小。

2 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对策

2.1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从爆发到常态化防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府在较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决策,各级政府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为统筹防疫和发展经济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保障。

要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疫情防控下的支柱作用。国有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石油石化、电力、通信、运输、国防、金融等行业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疫情期间,国有企业要加快复工复产,保证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和持续发展,同时为各类企业提供基础产品和公共服务。

可以通过项目建设、原料供应、产能调配、资源配置等方式主动开展全链条作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复工复产[1]。另外,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基础服务费用,例如降低各类企业用电、水、热成本。

2.2 加大财政、货币等政策支持力度

许多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缺失或资金流动额少,抗风险能力弱。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通过确保企业信贷贷款余额,发挥国有银行优势提供金融服务和援助企业稳岗补贴政策、缓缴社会保险、减免欠缴房租、减免税费、延期交税、扶持中小创业园等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助[2]。国家可以适当扩大赤字,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社会生产和消费,同时提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对交通运输、医疗物资方面的投资,促进就业、拉动需求。

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养老、失业、工业保险适当减免,同时为促进就业提供积极的就业政策。

针对受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旅游行业、房地产行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开放线下业务,创新线下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发展多种形式产品与服务。二是增加高科技因素,利用高科技手段。例如餐饮业可以使用无人机、机器人配送,实施无接触式送餐,房地产业可以利用全新VR 技术进行房地产推介。

2.3 把握机遇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冲击,但同时催生了依托互联网衍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业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大量消费行为由线上转为线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壮大了网络社区团购、智能物流配送、生鲜电商等。同时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云娱乐、云旅游方兴未艾,这些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数字经济在疫情防控、检测分析、病毒溯源、诊断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研发,将数字经济与医疗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我国5G 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5G 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可以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要大力推动“新基建”,激发数字经济的活力。

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消费、进出口、就业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冲击,但未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发展大方向不会改变,原因在于我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我国GDP 规模居世界前列,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对世界经济总量贡献率已达30%。经过多年改革探索,经济发展供需要素、创新技术和制度支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改变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现状,开拓国内市场,由出口转为内销,促使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医疗医药、医养中心、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发展,培养康复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增强风险抵抗能力。加大对工业、制造业智能化投入,在发展数字化经济的同时,结合5G、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实现生产环节、物流配送等多方面科技化革新,帮助企业增质、提速、降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定会战胜疫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冲击肺炎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体验文化冲击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