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人员进出高校校园管理路径研究
——以浙江大学为例

2021-12-14石青春李天丰

物联网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校园卡身份证号闸机

王 洲,胡 凯,石青春,李天丰

(1.浙江大学 安全保卫处,浙江 杭州 310012;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杭州 311800)

0 引 言

大学校园作为师生重要的教学、科研、生活场所,高校校园安全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这对校园的安全防范系统提出了新的考验,也成为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校园进一步对外开放,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校园安全治理也面临着治理对象复杂化的难题:校外无关人员随意穿行,人员通行数据无迹可寻,发生案件取证和追溯困难,校园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在面对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校内承接社会重大赛事、活动期间,如何有效对进校人员进行管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单纯依赖人工核验,费时费力,通行速率低下。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建设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实现校园管理由“全开放”向“有序开放”、由传统门卫管理向智慧校门管理转变,是提升校园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介绍在各校区建设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情况,探索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对助推校园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与意义[1-2]。

1 现状分析

浙江大学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顶尖的高等院校之一,具有校区多且不相连、人员多且复杂、校门多且分散等特点。特别是位于杭州的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五校区,分布于闹市区和风景名胜区,外来人员进出频繁,时常发生有关校外人员的治安纠纷和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校园治安环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给本已不堪重负的校园安保工作增添了新的负担。

目前,浙江大学校园进出人员主要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外来访客和服务保障人员。之前,校内人员可自由出入校园,校外人员进校需携带身份证,登记信息后通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为防控疫情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出校人员需凭通行码或持工作证明方予以通行。管控措施施行后,校门通行面临巨大压力,出现连续性拥堵。

为从源头掌握进校人员身份,解决校门拥堵问题,让符合条件的师生能快速入校,实现校园精细化管理,保证入校有身份,进出有数据,数据可查询,故借助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建设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对进出校人员进行可靠、快捷的身份识别及智能化管理尤为迫切[3-4]。

2 系统建设思路

运用当今较为成熟的人脸识别、证件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完全智能的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身份鉴权系统,配合高效率闸机设备进行校园出入口通行控制。学校安保部门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通行数据查询与分析,可实时掌握进出人员信息,与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实现全流程精密智控,最大限度对师生行动轨迹形成可追溯的闭环,为维护校园安全秩序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5]。

3 系统基本架构

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内部包含多个子系统,主要由人行闸机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预约系统组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架构

3.1 人行闸机系统

人行闸机系统主要由部署在各校区出入口的具有人脸识别、比对功能的终端及证件阅读器和二维码扫描器的通道闸机组成。综合人脸识别、IC卡和二维码等验证模式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多的满足师生、员工进出需求。学校人行闸机系统采用人脸、校园卡、身份证和二维码4种方式作为身份认证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师生只需使用其中一种便可正常入校。

在选择通道闸机时,学校综合考量各校区的实际场景,考虑到校门口人流量大,非机动车进出频率高,为满足高频次通行需要,闸机选用拍打式摆闸样式,设定人行通道宽度为650 mm,非机动车通道宽度为1 100 mm和1 400 mm两种规格,方便单车和三轮车通过。为保证安全性,选用有机玻璃作为闸机闸挡材料,降低对行人和车辆的伤害。注重耐用性,闸机需具备较好的抗寒防水防潮防尘性能,满足室外环境使用要求[6-7]。

3.2 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作为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的控制中枢,是对全校人脸通道闸机进行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支持对接不同功能的校园系统、外部应用系统,承担着人员信息授权(人脸照片、校园卡信息、身份证号)和通过权限信息下发至现场闸机设备的责任。同时,将前端获取的现场人脸抓拍图、校园卡号、身份证号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还具备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可提供全校分时段、分人员类别、分用户身份等灵活的查询统计、报表功能。此外,还可设置管理员必要操作权限和查看闸机运行状态功能。

3.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学校现有的校园卡库、浙大通行码库、校园数据中心库、预约数据库组成。各数据库数据流转及包含字段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各数据库数据流转及包含字段信息

3.4 预约系统

校外人员来访均需通过预约进校。校内被访者通过预约系统的电脑或移动端预约:填写来访人员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进校事由等),确定来访时间和校区,登记来访车辆信息。预约信息填写完成后提交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访客便可按照预约时间来校,凭身份证实名自助核验过闸。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需要,来访人员信息还将进行健康码核验,一旦来访者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将无法预约[8-9]。

4 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使用流程

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使用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使用流程

4.1 授权

系统按照进出人员类别,将人员分为校内师生和外来访客。校内师生在取得浙大通行码后,通行码数据将与校园卡数据库在校园数据中心进行关联,后台管理系统获得关联数据后将完成下发。校外访客由校内人员预约登记后,提前将访客身份证信息录入系统,完成身份预注册和期限内预授权后方可入校[10]。

4.2 现场认证

4.2.1 人脸识别认证

闸机人脸识别终端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与存储于本地人脸库内的照片进行核验比对。对符合通行权限人员,向闸机输出开闸信号,同时闸机将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完整记录,完成通行流程。

4.2.2 校园卡认证

师生将校园卡置于闸机读卡器上,读卡器读取校园卡内的物理卡号,与后台管理系统下发闸机内的物理卡号进行比对,卡号一致则输出开闸信号,由闸机上传通行数据。

4.2.3 身份证认证

闸机读卡器读取行人身份证内的人像照片和身份证号,与后台管理系统下发至闸机内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同时抓拍现场人脸与身份证人脸进行人证比对,身份证号和人脸照片两者判定一致后输出开闸信号,闸机上传通行数据完成记录。

4.2.4 二维码认证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为需要进出校园的师生开发了与健康码相似的“浙大通行码”,师生进出校申请审批通过后会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而二维码便是师生进出校的电子凭证。打开手机调出浙大通行码,对准闸机二维码扫描器,扫描器解密读取二维码内的身份证号信息,与后台管理系统下发闸机内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身份证号一致后输出开闸信号,闸机上传通行数据。

5 结 语

浙江大学在杭州五校区部署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后,师生使用后多持好评。人脸识别闸机的“无感”通行有效提高了师生体验与通行效率,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解决了进校人员管控这一校园安全管理痛点。未来,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将进一步完善人员进出校园管理系统,更有力地推进校园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和谐校园。

猜你喜欢

校园卡身份证号闸机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地铁站闸机配置分析
移动支付在校园卡自助补换卡业务中的实现——以潍坊学院为例
基于CAN总线的闸机结构及部件优化设计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成都地铁站闸机配置研究
老师情
作品赏析(3)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网印工业》关于作者投稿同时提供身份证号的通知
浅谈高校校园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印工业》关于作者投稿同时提供身份证号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