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幼儿园种植园的理想样态

2021-12-13徐君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野趣样态种植园

徐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城市中的幼儿园及家庭囿于水泥森林、塑料玩具、电子游戏,自然环境条件非常有限,许多孩子存在“自然缺失症”。因此,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尤其是种植园的设计和利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种植园不仅是幼儿园中珍贵而有益的自然教育场域,而且能支持幼儿展开自主的、多元的探索,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但由于观念及经验的限制,许多幼儿园及教师对种植园的价值认知、规划设计以及活动开展等方面存在疑惑。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幼儿园种植园的理想样态主要包括生态、野趣的环境,自由、愉悦的活动,自主、创造的生长三大要素。

一、环境样态——生态、野趣

近十年来对于幼儿园种植园的关注与探究让我明确:具有生态、野趣特性的种植园环境能成为幼儿喜爱且创造力十足的游戏场。何谓生态、野趣,我将结合实践经验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物态丰富的生物园

说到种植园,很多人脑海中会出现一块块种植土地,土地上栽种各种植物。事实上,许多幼儿园的种植园就是这样的。然而,种植园的基本组成物质不能仅有土地,还需要水。有了水的种植园不仅丰富了环境、方便了灌溉,更能增添物种、滋养生命,为幼儿的探究带来更多可能性。我园在改造种植园时,本着水土融合的理念,反复推敲,设计出了一个由水沟贯通的岛屿型种植园。这里的土地和水不再是生硬分布的,而是融为了一体。水能方便幼儿为土地中的植物进行浇灌,水中能种植茭白、水葫芦、菖蒲等水生植物,能养鱼、泥鳅、青蛙等动物,还能滋生许多微生物。水土交融,让我园的种植园成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缩影。

2.自由玩耍的田野

在这里,我首先要描绘两种种植园的图景。图景一:整个种植园根据班級数划分为若干种植地,地与地之间用小路连接,呈现“井”字格局。图景二:种植园外圈是环形木栈道,中圈是环形水沟,内圈是一座座岛屿型种植地。每个“岛屿”都相邻水沟。窄的水沟处,大部分幼儿能直接跨越;宽的水沟处,有石板桥、木桥,幼儿可以通过桥进入木栈道以及木栈道以外的场地。如果说图景一描述的种植园关注了幼儿种植的需要,那么图景二描述的种植园则关注了幼儿种植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我园的种植园就是图景二的样子,我们在规划设计种植园的时候曾反复设想幼儿在这片田地里游戏的样子,反复问过幼儿想在这里干什么,我们的规划图纸经历了从成人思维中的种植园到儿童需要下的种植园的一轮轮改变。种植园使用以来,每当幼儿来到这里,都会欢呼雀跃,在环形的木栈道上奔跑、在水沟上跳跃、在田地间嬉戏,可以“撒野”、可以奔跑追逐,让自己的心灵和四肢获得充分的舒展,尽情地释放天性。

3.探索奥秘的乐园

环境的丰富性、物种的多样性,使种植园成为了幼儿探秘的乐园。他们热衷于尝试如何能跨越水沟、在木栈道的边缘怎样走才不会掉到水沟里。他们对水充满了无尽的兴趣,数水里的动物有多少、鱼儿有几条,讨论它们长得什么样,躲在淤泥里的那个家伙是谁、怎么引诱它出来。围绕着种植的探索就更多了:泥土这么硬,怎么松土呢?种下去的种子要天天浇水吗?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还是圆圆的?一头插进泥土会发芽吗?薄荷的根和叶谁的喝水本领大?种植园里有很多种菜花;肥料真臭、可是青菜喝了它们长得壮壮的了;怎样为黄瓜搭棚……或是种植工具的使用,或是种植方法的探索,或是植物播种与生长中的现象等等,都成了幼儿探索的素材。

二、活动样态——自由、愉悦

生态、野趣的种植园不应是一种静态景观,而应是全园幼儿自由、愉悦的游戏场。不同的班级和幼儿根据需要来到这里,展开不同的活动,应是一种常态。

1.全天候活动时间

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都可以在种植园展开。晨间来园活动中,大部分幼儿会安排观察、照料动植物的内容,会来到种植园进行观察照料活动。上午及下午的户外锻炼活动中,种植园会成为幼儿开展走、跑、跳、跨、钻、投的自然运动场。教学及区域游戏时间,各班幼儿或全班、或小组根据种植的进度、种植中正在研究的问题,来到种植园实地观察、探索、管理、记录等。餐后散步活动或者各环节之间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常常会有不同班级的幼儿来这里,阳光照射着蓬勃的植物,幼儿自由地穿梭在种植园的不同角落,自主地交流分享,轻松惬意。

2.全方位活动空间

具有整体性理念的种植园要让这里的每一块地方都成为幼儿活动的空间,要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幼儿尽可能享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因此,在规划或者改造种植园的时候就要根据园情精心设计。园内各班的种植地外面有环形的木栈道、水沟,水沟外圈就是宽阔的场地,当全班幼儿集体来到种植园的时候,每个幼儿都能找到合适的地方观察本人、本小组或者本班的种植情况。如果班级采用的是分组活动的形式,一部分幼儿会到本班的种植地观察、操作,另一部分幼儿则有足够的空间在周边运动、写生、观察、交流、休憩等。这样的空间让幼儿自由、舒展,满足了幼儿充分活动的需要,也有利于教师灵活、有效地组织各种规模的活动。

3.全视域活动内容

除了无处不在的自然科学,种植园的其他活动也随处可见。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引发幼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兴趣,幼儿、教师在这里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分享各自的想法,共同合作抬起水桶,埋下种子,拔出萝卜……使这里成为了一个既轻松自然又信息丰富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空间。种植园里形态各异的动植物,随着生长发展不断呈现变化的蔬菜、瓜果、花草,都成为了幼儿艺术表达的对象,有时候在现场写生、摄影、表演,有时候回到班级用油画棒、颜料、原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用律动、舞蹈表现动植物的生长,种植园俨然是一个天然的艺术活动中心。

三、生长样态——自主、创造

种植园就是一个幼儿随时有机会去观察、触摸和探索的自然伙伴。

1.动植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种植园中,每一个动植物都是幼儿和教师的宝贝,它们的变化时刻被惦念。“我播种的蚕豆发芽了。”“我们小组种的玉米苗下面的土干干的,我要去浇水了。”“看,向日葵的枝干上有许多密密的细毛。”它们的问题被关注。“我们班的青菜叶子上都是小洞,怎么办。”“黄瓜藤趴在地上密密麻麻,是不是要搭个架子让它们爬上去呀。”它们的生命被珍视。在一次锄草的时候,一位幼儿发现了一条蚯蚓,说:“好恶心啊!”其他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说:“它是植物的好朋友。”有的说:“它在帮植物松土。”还有的说:“千万不能伤害它。”

2.幼儿——自主创造地成长

幼儿在老师的支持下,通过调查问卷、亲子讨论、同伴交流等方式选择种植的内容。植物的播种也由以往的成人替代变成了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有的班级请来种植经验丰富的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使用铁耙、锄头等大小不同的劳动工具刨地、松土,采用怎样的播种方式利于植物生长,是撒种还是点种,研究播种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等等。随着植物的持续生长,幼儿的探究也随之推进。有的幼儿定向追踪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的变化,有的幼儿对比观察两种植物的具体差别,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记录。每位幼儿都在进行真正属于“自己的”种植,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实验者,无论是情感投入还是认知参与度都很高。

3.教师——相生相长的伙伴

教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引领下,破除了幼儿是种植活动的旁观者及注重种植结果等传统观念,而是充分放手,支持幼儿“试错”。教师一方面做“有准备的教师”,另一方面转身走到幼儿的背后,做专业的观察者与支持者。在种植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教师都不急于告知幼儿、纠正幼儿,而是陪伴幼儿、观察幼儿,静静地等待幼儿自己去发现,帮助幼儿建构自己的新经验。

理想的种植园需要对园所环境认真分析,精心设计,用心建设,也需要建立起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用“全教育”的理念去看待、引发和推动幼儿在种植园的一切行动。只要有心,其实不难;只要用心,便可抵达!

猜你喜欢

野趣样态种植园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夜游濠河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野趣 (烙画)
夏日荷景
咏钓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