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 五力聚合”打造乡村善治体系

2021-12-1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区委书记

农村经营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商会全区乡镇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区委书记 李 虹

新余市渝水区地处江西中西部,辖17个乡镇(街道)、18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69万人,农业人口约34万人。过去,渝水区有些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有些村群众缺乏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增多、矛盾纠纷多发的情况,渝水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了提升组织力、提高保障力、激发内生力、扩大辐射力、增强支持力“五力聚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实践,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搭好架子,构建务实管用的组织体系。渝水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区委区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为夯实党建基础,选优配强“领头雁”,渝水区从经济上增加待遇、政治上畅通渠道,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报酬5.97万元,是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工作,2019年以来有9人被录用为乡镇科级干部,32人转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村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目前村(社区)“两委”换届已经结束,通过此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新一届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52岁,较上届下降3.42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77.68%,较上届提升20.66%;致富能手比例达到95%以上。

盘活底子,清理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2020年,渝水区立足区情,探索创新,在前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党建+乡村资产资源清理规范”工作,对全区17个乡镇(街道)182个行政村的资产资源发包合同情况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全面盘活家底。全区共摸底发包合同4650份,清理问题合同3361份,经过整改,合同期内累计增收1.06亿元,年增收709万元,追回拖欠款201万元,收回资产5564平方米、资源1.4万亩。为规范增量部分,2020年12月,渝水区与土流集团合作,成立了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集体资产资源强制进场交易,农户资产资源自愿进场交易,此举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乡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给足面子,强化精神激励和物质保障。渝水区坚持因地制宜,将乡村管理日常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或行为约束。一是推行“道德积分银行”。2019年,渝水区率先在良山镇建立了首家“道德积分银行”示范点,通过以户为单位,引导村民用善行义举换积分,对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七个大项逐条赋分,实行每月评分,每季开展“光荣榜”“警示榜”“进步榜”评议,用道德积分兑换物资,并让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在子女入学、信用贷款、公交免费、健康体检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打造了“上善渝水”品牌,营造了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管理处)实现了“道德积分银行”全覆盖。二是建设“晓康驿站”。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每月对贫困户的遵章守纪、卫生环境、劳动出勤、家风淳朴、互帮互助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将扶贫与扶志有效结合起来,2020年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列为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八个典型案例之一。

烧旺炉子,聚焦基层群众生活冷暖。一是全面推广“党建+颐养之家”。采取财政支持一点、集体配套一点、老人自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在182个行政村建成运行颐养之家359个,入家老人4942人,实行集中就餐和配送服务相配合的模式,为农村留守、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二是实施“小荷工程”。在全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全面推行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免费热水淋浴、免费洗衣房等服务。“小荷工程”入选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40个区域典型案例之一。三是加强晓康诊所建设。由政府和村集体共同出资,利用闲置空房改扩成村诊所,乡镇为每个村配备至少1名执业医师,让农民能够享受免费的体检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做到了“小病不出村”。

树立杆子,引导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治理。2012年,渝水区水北镇成立了江西省首家乡镇商会——水北商会,商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等乡村治理实践,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树立了“标杆”。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视察工作的时候,对水北商会引导本土农民企业家回馈故里、支援新农村建设的做法进行了点名表扬。近年来,渝水区全面推广“党建+商会”工作,在全区11个涉农乡镇全部组建了商会,建立了商会党组织,并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会,积极组织新乡贤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家乡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益,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社会各界累计为村庄整治捐资7724万元,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捐资1380万元,为颐养之家捐资捐物3569万元,为学校建设和贫困学生捐资1.19亿元。同时在化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乡村工作队”,促进了乡村善治。

猜你喜欢

商会全区乡镇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中国西班牙商会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茂名市民营企业商会致力于塑造民企商会品牌 推动民营企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