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 发展方式优化路径研究

2021-12-10王其猛杜永善巨翔

对外经贸实务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双循环新疆

王其猛 杜永善 巨翔

摘 要:近年来,新疆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脆弱及产业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一是借助“内循环”,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二是借力“外循环”,突破新疆外贸发展空间;三是依托“一带一路”,降低外贸成本;四是优化贸易方式,加快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五是加大科研投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路径

2020年8月24日,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新疆深居内陆,是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桥头堡。新疆面临的中亚地区是美国中亚战略、俄罗斯欧亚战略、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四股力量汇合之地。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方面,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新疆利用其独特的地缘、资源及政策等优势,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这就要求新疆亟需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

一、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对外贸易额

近十年来,新疆的外贸发展迅速,从表1可以看出,新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09年的1382771万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2370930万美元,在2014年达到峰值为2766930万美元。进一步分析,2009年-2019年,新疆的出口额从1082325万美元增加至1804391万美元,进口额从300446万美元增加至566539万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新疆近十年主要还是通过出口贸易来拉动外贸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主要进口的还是一些初级产品,2015年之前占比都达到了80%以上,占比较大,峰值则出现在2014年达到91.76%。自2015年以后,新疆进口初级产品开始大幅度的下降,虽维持在50%的水平,但总体已经呈一种下降趋势。新疆初级产品进口的下降,同时意味着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大幅度提升,2015年以后均维持在40%以上,这也表明新疆的产业结构在调整,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的结构日趋均衡。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总体上是一种波动下降的趋势,波谷时仅占出口总值的10.78%。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的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新疆对外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总值的稳步增长。近十年间,新疆每年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均维持在80%以上,是出口初级产品的4-9倍。

(三)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1400多公里,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哈萨克斯坦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哈萨克斯坦连续二十多年成为新疆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总额为1090829万美元,占当年新疆外贸总额的46%,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占比为14.35%,这两个国家就占到了与新疆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扩大范围来看,中亚五国“哈、吉、塔、乌、土”与新疆的外贸占当年新疆外贸总额的68.71%。总的来说,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还是相对集中。同时,新疆与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中,都是进口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新疆主要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油、矿石、毛纺织品等初级产品,以此来建设西北能源战略基地、进行能源储备,为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对外贸易方式

新疆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与之接壤的国家多达八个。在独特的地理位置下,新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近十年来,新疆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贸易三种,不同对外贸易方式都有所发展。新疆的边境贸易的体量是最大的,2019年边境贸易额为1205786万美元,占外贸总额的50.86%;加工贸易则是发展得较为缓慢,呈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2019年加工贸易额为12198万美元,占外贸总额的5.14%;一般贸易则是稳步发展,2019年一般贸易额为715675万美元,占外贸总额的30.19%。总体来说,新疆的边境贸易在每一年的总进出口贸易额中占比都非常庞大,基本保持在50%以上甚至更高;一般贸易则占比平稳,变化幅度小;加工贸易的占比非常小,从未达到过10%。

二、“双循环”模式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发展空间的局限

新疆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就是中亚地区的国家,独特的区位特点决定了新疆的对外贸易只能是向西发展,这就使得新疆的外贸发展不得不面临空间局限这一问題。近些年来,日韩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想要在中亚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不断加强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使得新疆在中亚外贸市场上占有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而且由于新疆通往中亚、西亚甚至是欧洲的道路通而不畅,贸易货物往往需要多次转运,提高了运输成本,最终使得在中亚外贸市场上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不利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的脆弱

新疆幅员辽阔,但是其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全年全区降水量少,沙漠和戈壁滩广布,全疆82个县(市)中就有53个县市辖区有沙漠分布,绿洲受其包围分割,且面积较小,生存形势严峻。山地面积占到了全疆面积的40%以上,植被也比较稀疏,地表则有强烈的积盐,极易发生土地盐渍化,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矿、石油等能源资源,但开采方式仍然比较粗犷,难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遭到破坏后更加难以恢复,中央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生态环境问题是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遇到的一个切实难题。

(三)贸易结构的不合理

一是新疆过于注重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忽略了进口的作用。2019年,新疆出口额是进口额的3.18倍,且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新疆的贸易策略对进口贸易不够重视,进口贸易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经验等方式来提高竞争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是落后经济体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方式。

二是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尽管新疆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但仍不尽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依然是以较低水平的种植业为主,出口的农产品主要还是以棉花等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虽然2019年新疆出口工业制成品占比为82.58%,但工业上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能源型、加工型企业数量多、占比大,产品竞争力低、利润空间小。

三是新疆的外贸过于依赖哈萨克斯坦。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几近占新疆贸易额的一半,很多年份甚至达到60%往上,单一的贸易结构导致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依存度极高,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变动很容易波及新疆的对外贸易。

四是边境贸易占比过大。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新疆外贸机构中边境贸易占比过大,而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较小,特别是加工贸易,历年占比均低于10%,发展缓慢。

(四)科技創新不足

无论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还是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地位,企业的自主创新都是关键。但由于新疆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外贸的发展主要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来拉动,技术创新因素较小,出口的产品普遍科技含量低、利润小,极大削弱了新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外部层面来看,新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够;同时,从外贸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来看,新疆的外贸型创新人才较少,难以为外贸人才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从企业内部层面来看,企业自身也缺乏技术的创新驱动,一是新疆的外贸企业大部分都是通过简单的加工进而出口到周边国家,形成两头在外的“走廊式”外贸特点,弱化了科技创新的动力;二是在承接沿海发达省份产业转移的时候,新疆承接的大部分都是低技术含量的纺织业、食品加工等轻工业,缺乏引进高科技的平台,进一步削弱了新疆外贸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双循环”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优化路径

(一)借助“内循环”,优化外贸商品结构

新疆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的是棉花、番茄酱、鞋类等初级农产品或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进口的也是原油、矿石等初级产品,这是由新疆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双循环”背景下,国内产业链会迎来一个大调整,东部产业形态更新迭代,制造业向西部转移是大趋势。“双循环”模式是新疆参与到全国乃至国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循环链当中的一个重要机遇。“内循环”下,新疆应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新疆的棉花、番茄、干果等特色产业,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新疆的外贸从数量向质量和效益转变。

(二)借力“外循环”,突破新疆外贸发展空间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疆的贸易国主要是“哈、吉、塔、乌、土”等中亚区域国家,贸易伙伴较为单一。在“双循环”背景下,新疆应借力“外循环”,充分发挥地缘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将更多本地的特色产品销往西亚、欧洲等其他区域国家,彻底改变过度依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贸易局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切实突破外贸发展的空间限制。

(三)依托“一带一路”,降低外贸成本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得到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就是打通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从而推进贸易的便利化、推动贸易的纵深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往,新疆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国家的贸易由于道路不畅,贸易成本较高,削弱了新疆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新形势下,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通讯设施,降低外贸成本,降低外贸产品的价格,提高外贸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经济带核心区推进作用,将新疆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推进新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优化贸易方式,加快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在促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加工贸易比重,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使新疆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新疆目前主要的外贸方式是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这两种外贸方式占到了新疆对外贸易总量的90%以上,特别是边境贸易基本维持在60%,体量巨大,贸易方式还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贸易方式需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进行转变。随着“双循环”战略的实施,新疆会进一步承接东部省份的产业转移,新疆的加工贸易份额将会不断增大,贸易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新疆可以利用本地的棉花、番茄、干果等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价值,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二是新疆可以利用自身处于欧亚大陆桥的中心位置,进口一些中亚国家急需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缓解“走廊式”外贸的劣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创新是推动外贸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际贸易市场份额争夺时,科技实力越强的国家越能争得更多的市场。同时,高科技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对环境破坏较小,更适合新疆较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实现外贸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也可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同时,对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形成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鼓励科研机构积极创新,实现新技术从产生到利用的闭环体系,产、学、研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的共享,又可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三是加快新疆外贸人才的引进,依托中央和其他省份对新疆的援助政策,充分发挥对口支援部门的人才优势,同时,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培养一批干得好、留得下的本地外贸人才,促进外贸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韵诗.借力“双循环”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深化合作的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21(6):10-13.

[2]孔颖,王其猛,刘乐萍.“双循环”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分析[J].时代经贸,2021(4):18-20.

[3]汪永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人民币中亚化问题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6):165-167.

[4]许刚雁.试析加强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现实意义[J].商业时代,2014(32)41-42.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双循环新疆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