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过程与成果

2021-12-10陈乐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观察实践研究

陈乐芳

摘要:遵循《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原开题报告的实践路径,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现重新总结其实践研究过程与成果:一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过程的认识;二是对研究成果的认识;三是对研究现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的认识。

关键词:幼儿;建构游戏;观察;实践研究;过程;成果。

遵循《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原开题报告的实践路径,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现重新总结其实践研究过程与成果。

一、对研究的背景、意义、过程的认识

(一)研究背景

主要提出三个观点:

1.幼儿建构游戏观察是提升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

2.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符合当下政策的需求

3.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仍有不足

在董旭華教授编写的《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一书中提到,在一次讲座前的摸查中,选“懂得幼教工作”的比例为85%,而“懂得观察、解读幼儿”的比例不到20%。总结出当前幼教行业因行业门槛低、专业性太差,幼儿教师掌握的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缺少了“观察幼儿”这一块。

我园于2016年申报了区“指南实验园”项目,进行了“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研究”。之前的研究中梳理的观察要点太多,不方便老师目的明确的进行观察;设计的记录表种类复杂,不便于老师实际操作,之前幼儿园对观察的研究主要在如何观察和记录上,对如何将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尚未做研究。幼儿建构游戏行为千变万化,教师又存在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游戏观及幼儿建构游戏理论认识不清问题,导致教师分析幼儿建构游戏行为多属于经验式的主观分析,观察记录效率低下,不能为进一步指导幼儿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提供有效依据。教师迫切希望有一套科学、方便记录的观察记录表和如何进行建构游戏分析的指引,帮助教师判断幼儿游戏发展状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可丰富了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理论

通过文献查阅,在借助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幼儿建构游戏观察,做进一步整合、重组、改造、调整等探索工作;在已有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理论。

(2)可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本课题研究着手于幼儿园的建构游戏,基于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正的循环,提高教师的观察水平以及教师的自我反思,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1)可提升了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行为与能力

教师的观察行为是专业行为,本课题通过对幼儿建构游戏教师观察的实践研究,能促进教师不断更新建构游戏观察的专业理论,不断提高观察技能以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工作热情。同时,对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时机需要,找到提高自我观察能力和观察技能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

(2)可提升了幼儿建构游戏的质量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学会观察幼儿游戏,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而提出适宜的教育策略。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提升的不只是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中锻炼数学空间概念,了解大小、形状、数字和数量等知识,同时能够发展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培养耐心、协作、互助、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只有学会科学的观察幼儿的建构游戏,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提升了建构游戏的质量。

(3)研究成果可在园、区内供广大教师使用

为了给一线教师的建构游戏观察提供抓手,幼儿园课题组经过反复的研讨、实践、反思、调整...梳理、形成;一套各年龄段建构游戏观察记录表和《“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与指导”教师实用手册》,在园、区推广。

(三)研究过程

1.核心概念解读

抓住下列三个槪念进行解读:

(1)观察

(2)建构游戏

(2)实践研究

2.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采用下列四个步骤与举措:

(1)确立研究目标

(2)确立研究内容

(3)确立研究方法

(4)确立研究计划

二、对研究成果的认识

(一)幼儿教师观察行为的现实表现

在课题开展初期,我们对天河区龙洞凤凰街教研片共计89名一线老师进行了幼儿建构游戏观察的问卷调查。围绕观察意识、观察目的、观察计划、观察要点、提炼观察信息等问题进行数据收集。

从数据统计可得出:56.23%的教师具备观察意识,但66.29%的教师在观察中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79.29%的教师在观察中没有计划性,73.45%的教师观察要点不清晰,82.58%的教师无法在观察中提炼有效的观察信息。

(二)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行为分析中存在的困难

91.67%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建构游戏专业知识储备不充足;58.33%的教师表示自己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幼儿建构游戏行为;85.35%的教师不了解幼儿的游戏发展阶段。

(三)影响教师建构游戏观察行为的因素

通过访谈,我们将影响一线教师建构游戏观察行为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

1.内部因素:幼儿教师掌握的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缺少了“观察幼儿”这一块,教养幼儿的过程基本靠程序、靠经验、靠惯性。

2.外部因素:当前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繁杂而琐碎,不但要带班、备课、布置环境,造成教师时常抱怨没有时间观察;目前关于幼儿游戏的研究领域也未有关于建构游戏观察较权威的研究成果可供学习、参考。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厘清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中的困境,针对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形成与完善幼儿建构游戏观察记录表,提出一套建构游戏的分析框架,为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观察提供参考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取得研究具体成果

1.梳理了一套小中大班的建构游戏观察要点

为帮助教师更准确、更全面对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我们通过反复的研讨、实践、调整,围绕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特点,将建构游戏的观察要点从行为习惯、核心经验和学习品质三个维度进行总结、梳理:(1)行为习惯:细分为尊重他人的建构物;注意建构安全;爱惜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分工合作等方面;(2)核心经验:梳理了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主要有空间关系、逻辑经验、建构技能、想象力与表现力:(3)学习品质:主要体现在坚持性、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乐于解决问题等。

2.提出了建构游戏幼儿行为分析框架

为给老师提供一个有力的观察分析抓手,对幼儿建构游戏分析体系进行了研讨。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参考国内外关于幼儿发展理论比较权威的相关研究成果,依据幼儿发展的不同维度及建构游戏的核心价值,尝试从多角度研究幼儿建构游戏分析内容。

(1)基于幼儿建构水平的分析

①从幼儿建构游戏发展来看:在刘焱编著的《儿童游戏通论》中,根据建构游戏活动的“象征性”和“建构性”特点,分别从表征行为和建构技能两方面划分幼儿建构游戏发展阶段。

A.作为象征活动的发展:主客体不分化的无表征游戏阶段;物、我关系分化,简单表征阶段;追求“逼真性”的复杂表征阶段;合作建构的“集体象征”阶段。

B.建构技能的发展:非建构行为;堆高、平铺和重复;架空;围合;模式;简单组合;复杂组合。

②从幼儿建构目的来看:幼儿关于造型是先做后想,还是边做边想,或想完再做。根据王真瑶(1997)将幼儿建构积木的内在思维区分为探索阶段、有意图阶段以及达成游戏目的阶段。

③从幼儿建构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来看:根据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参与水平的研究结果,幼儿建构游戏社会性水平分四个阶段: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根据何娇对幼儿合作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将幼儿合作分为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适应性协同、组织化协作。

(2)基于幼儿经验情况的分析

①操作经验,包括运动动作经验、表现表达经验:

②观察经验,包括行为方式的经验、符号与图形经验、欣赏经验;

③交往经验,包括游戏经验、团体活动经验、语言交流经验、反思经验;

④基于幼儿关于开展的课程经验及生活经验。

(3)基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选择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是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有效途径,目前基于幼儿发展的研究成果比較常用有两种:

①围绕《指南》五大领域,根据建构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功能进行分析。

A.健康领域:主要从眼手协调、手的精细动作和大肌肉活动的协调;搬运重物时变化、携物行走的能力等方面进行。

B.科学领域:数学主要从形状、空间关系(距离、方向)、数量概念和数量关系(多少、相同/不相同、相等/不相等、对称/不对称)、分类、排序、配对、测量(大小、长度、高度、宽度、深度、面积、体积)、模式等方面进行解读。科学主要从物体特性(材料和质地等)、力的相互作用、斜坡、结构与性能(稳定性、重量、平衡)、系统、尝试与探索、试验、发现与归纳等方面进行分析。

C.语言领域:主要从表征、描述、设计与计划、标志、整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D.艺术领域:主要从美感(型式、对称、平衡、均衡)、想象与创造方面进行分析。

E.社会领域:主要从社会环境和功能;人的活动与相互关系;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合作、分享、规则、秩序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借鉴权威的研究成果,如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柏顿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理论,还有具体的柏顿社会性观察量表、柏顿/皮亚杰量表、豪伊斯(Howes)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用于游戏的分析。

(4)基于游戏环境的解读

游戏环境包括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游戏场地是否平整、宽敞,不相互干扰;材料是否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种类多元、利于幼儿取放;游戏时间是否充足,利用幼儿进入较高游戏水平阶段。

①游戏环境

下面将从幼儿园常设置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建构区进行列举,教师可根据相关要求对幼儿的建构游戏环境是否合理进行解读。

A.班级建构区:地面平整,可用地毯或者地垫;容纳5人左右,每人2平方米;材料以小型建构材料为主,如彩色积木、雪花积塑、邦宝积塑、纸杯等。

B.建构游戏室:地面平整,最好铺设硬质地板;容纳12人左右,每人2平方米,以中型建构材料为主,如单元大积木、空心大积木等。

C.户外建构区:地面平整,塑胶、水泥地均可,容纳18人左右,每人4平方米,以大型建构材料为主,如户外木质大型建构材料、轻质砖、PVC管、纸箱等。

②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否充分,应根据幼儿年龄和游戏状态,一般连续1小时左右。

(5)基于教师指导适宜性的解读

如果是作为旁观者或自我反思时还可以从教师指导的适应性方面进行解读。

①教师是否能够从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问、材料、环境等提出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策略。

②教师是否能够从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问、材料、环境等地提出支持儿童游戏水平提升的策略。

(6)完善了《“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与指导”教师实用手册》

幼儿园编写的《“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与指导”教师实用手册》已有“基础知识篇”“观察策略篇”“指导策略篇”“附录--各种表格”四个部分,现增加了“分析解读篇”。根据教师存在对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等与幼儿建构游戏相关的理论认知缺失、模糊不清,认知片面引发观察分析偏颇等认知方面的问题,我们梳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方便教师在分析时查阅、参考,提高分析的深度、广度。其一,梳理了分析幼儿行为的理论依据,如:儿童观、儿童发展观、儿童游戏观、儿童教育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柏顿(Parten)社会性观察量表、豪伊斯(Howes)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等;其二,依据幼儿发展的不同维度及建构游戏的核心价值,提炼了基于幼儿建构水平、幼儿经验、幼儿发展、游戏环境、教师指导五个视角的分析框架,为教师分析、研究幼儿建构游戏行为提供解读角度。

三、对研究现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的認识

一是现在我们对观察的研究主要在如何观察和记录上,对如何将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只做了初步研究与梳理,下一步我们将就如何分析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做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是建构材料种类很多,本研究主要针对以积木为主建构材料的建构游戏,对其他建构材料的建构游戏未进行深入研究接下来要完善针对不同材料的建构游戏,更深入的研讨,总结观察的要点和分析视点。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

[3]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4]王秋.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美]盖伊·格朗兰德,马琳·詹姆斯著梁慧娟译.聚焦式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6]蔡春美,洪福财.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叶蕴,王慧洁,张琦华.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观察能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8][美国]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9]陈淑敏.幼儿游戏[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0.

[1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观察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