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亿公里外的中华文明!李白、鲁迅等名人被“镌刻”在水星上

2021-12-09黄雅丽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1期
关键词:星体水星中华文明

黄雅丽

其他适用话题 中华文明;科学精神;科技实力;中国力量

时事引读

2021年9月14日,人类在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上已命名了近500个地貌,其中21个来自中国。既有李白、杜甫等古代名人,也有鲁迅、齐白石等现代名家。这21个中国名字的主人各自有着精彩的故事,用他们的姓名命名的水星地貌也各有特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坚信,将来会有更多来自中华文明的名字“镌刻”在水星上。

素材聚焦 探寻水星奥秘,贡献中国力量

探测水星有助于帮助科学家认识太阳系的起源、行星的形成演化以及星球宜居性等问题。为了便于科研和制图,科学家会为各种特征地貌取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不同行星和卫星建立了独立的命名系统,比如同为撞击坑,在水星上主要以已故的艺术家和文學家的名字命名。星体命名权昭示着文明影响力的边界,代表着中华民族对浩瀚星空与未知宇宙的探索力。中国人将自己的航天梦藏在了一个个名字里,每个名字都承载着我们对宇宙的畅想,表达着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反映了我国为人类探索水星奥秘所贡献的中国力量。如今,中国航天探索正迈向更广阔的“诗和远方”。

【微写作·科学精神】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让生命充满了欢乐与希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君子对美德的向往;保持炙热,徜徉书海是学子对知识的向往;勇攀高峰,圆梦星空是科学家对宇宙的向往。纪弦说:“种子向往春天便成了树。”同样,吾辈亦心向往之,学习科学家们“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的科学精神,以小己之力,汇聚成云梯,贡献力量,共赴星海。让更多中华文明的名字在星体上闪耀光芒,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星体水星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星体的Bonnesen-型不等式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凸体与星体混合的等周不等式
水星上有好多水吗
水星上有好多好多水吗
水星东大距
水星:在辞“旧”迎“新”之际
对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压轴题的拓展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