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1-12-09吴丽峰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

摘 要 2021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树立以农为先的发展理念,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才潜力,增强乡村人力资源;完善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健全乡村思想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 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7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战略部署[1],必须大力实施这一战略举措。

1 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发展并不平衡,一些地方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起步早,成效显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愈加明显,质量和效益大大提升,有些地方乡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也取得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但是整体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仍有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1)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改革开放初期各村包产到户,很多村庄几乎没有了集体土地和集体财产,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消除零集体财产的情况,但是很多乡村集体经济依然非常薄弱。2)产业结构单一,经营体制不完善。一些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层次低,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经营体系上也存在组织发育迟缓等问题。3)文化建设有待完善,有些村移风易俗问题没有解决,婚丧嫁娶高彩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市场经济发展冲淡了乡土文化,村庄向心力降低。4)乡村发展人才缺乏,整体上来说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有能力有思路的书记较少,敢担责、求创新的就更少。5)农村难留人,更难引才,人才问题严重制约乡村发展。6)乡村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各方面问题阻碍乡村振兴发展,因此必须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2 对策建议

2.1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农村改革发展目

标任务[3]。

优先发展农村,破解城乡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乡村发展和现代化提出了战略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4]。各級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要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多向农村倾斜,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基层政府要尽量为村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防止过度干预村庄事务。

牢记底线思维,确保农业安全。农业关系民生根本和国家安全,要重视农业发展,保障农村土地红线和土地生态安全。寻找途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质量,通过引进科技,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业收入。在保证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挖掘农村潜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突破思维定势,拓宽乡村视野,打破乡村发展的制度蕃篱,在市场、要素、人才、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拓宽视野,实现城乡互动,双向交流,融合发展。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产业发展中保护好土地生态和乡村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各类产品质量,增加有机绿色产品供应。

2.2 搭建组织人才队伍,汇集乡村发展力量

挖掘人力资源,搭建人才梯队。拓宽视野,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成员,加强对村干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的教育培养和评级机制,对任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恰当奖惩。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尽心竭力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筑牢群众基础。完善群众对党支部、村委会的监督机制,规范村级组织的职权,确保乡村各方合法权益。完善党员发展机制,改变农村党员近亲培养局面,注重党员培养的质量和素质,让有能力、有抱负的村民有入党机会。加强人才引进,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各显其能的用人环境[5],激励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在年轻一代中培养爱农村、懂农业的新型农民,让乡村发展有新的生命力。建设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和信息化运用能人,为农业生产和经营建造一批专业化队伍。

培养村民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村民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治理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村经济发展中让村民积极建言献策,对有建树的进行奖励,提升他们参与村庄发展的积极性;对村民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明确他们的权利和地位,提升村民的参与能力,同时为村民提供参与平台和途径,形成村级事务干部与村民良性互动,避免村民有“局外人”思想;健全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各项制度。

推动乡村各种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是建设我国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引导和规范农村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他们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热情和能力,同时对自发性群众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合理参与乡村各项事务。

2.3 科学合理规划,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乡村振兴既不是城市化,也不是“同质化”。1)要和城市化区别开来,既要打通城市和乡村二元发展结构,让乡村和城市同步现代化,又要避免把乡村变成城市,要保护好乡村特有的文化和社会历史传统、乡村特有的生态环境状态,让村民能够“记得住乡愁”,而不是终止乡村的延续。2)乡村振兴也不是同步振兴,要分类指导,立足村庄自身,因村而异,把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地理方位特点、现有人口结构、发展潜力、生态环境等考虑在内,制定自身的振兴计划。

多规合一,坚持到底。乡村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应完善规划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在坚持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评价体系,让乡村规划、乡村振兴有框架、有边界、有底线、有标杆。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根据村庄现有基础和资源,统一规划乡村发展方向、结构,做到产业布局、文化生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多规合一。要多听村民意见、协调各方关系,避免规划冲突,让乡村既能保留文化血脉,也要展现乡土气息。规划制定之后,要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既不突击推进,也不能随意而为,而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一步一步走到底。

2.4 以产权改革和产业融合为重点,增强乡村发展韧劲

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前提下,推动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移“三权”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应用扫清障碍。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探索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结构和管理体制,提高土地和农村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的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的生产,提高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不断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开发农业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促进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依据产业基础及特色,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规范引导生态工业发展,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建立产业选择和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加快绿色改造步伐,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积极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农业大数据,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以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重点,以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为着力点,坚持主体经营规模化、经营主体合作化的方向,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2.5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他们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乡风文明的领军人。体现村民的主体地位,激发自治活力,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建设乡贤队伍,组建党群、干群之间的“缓冲带”。

积极推进“三治”融合。完善村民自治的体制机制,尊重农民权益,让乡村生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两委法治思维和依法管理能力,培育村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加快乡村的法律援助体系建设,为村民使用法律提供便利,让乡村矛盾和问题依靠法律解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发挥村规民约、乡贤文化的积极作用,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加强村干部道德品质修养,提升村干部在村民中间的威望。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优先补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完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农民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建立社會保障城乡融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基本养老补助标准,探索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接轨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保护乡村文化符号,打造乡村文化品牌,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精神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佚名.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7-02)[2021-09-08].http://www.xinhuanet.com/2021-07/15/c_1127658385.htm.

[2]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N].人民日报,2018-08-02(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7):25-33.

[4]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8(8):1.

[5] 姜长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探讨[J].经济纵横,2019(1):12.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1-08-21

基金项目:2021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研究”专项课题(NDYB2021059)。

作者简介:吴丽峰(1970—),女,山东阳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mail:wulifeng0210@126.com。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