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2021-12-09翟欣欣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

摘 要 响应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号召,商业银行依托现有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商业银行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着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物理网点覆盖不足、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金融素养缺乏、银行信贷服务错位及网络安全意识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F12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5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首次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并进一步明确加大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

从农村普惠金融供给来看,既有互联网企业,又有大型农企,还有不可忽视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由于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别于城市传统规律。农村金融的内在逻辑是“互联网”与“社会网”结合[1],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离不开“线下”,离不开商业银行物理网点。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线下物理网点构成了最贴近农村地区用户的金融服务系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省级农信联社25家,农村商业银行

1 539家,农村信用社616家,农村合作银行27家[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省联社布局的非金融网点服务站点。

商业银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有利于缓解农业经营融资困难,促进农村经营快速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激活农业农村内在动力;也更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化解传统经营的饱和竞争,将客群市场和产品服务下沉农村,拓宽市场发展空间;更有利于与互联网企业学习合作,提升自身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

因而,商业银行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1 面临的困境

1.1 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物理网点覆盖不足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农村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它需要依赖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设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这是农村网民规模占比首次超过3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9%,也是互联网普及率占比首次超过50%[3]。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光纤网络和4G网络未覆盖,甚至一些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都非常低,缺乏非现金交易的终端设备,缺乏在线支付的交易环境,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与金融产品在线交易相配套的银行线下物理网点覆盖不足。农村地区用户的互联网利用程度、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及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認知水平都离不开线下网点的近距离支持。但商业银行的现有服务网点及配套设施主要设在县城和城乡接合区域,农村用户不能及时接触到专业人员和金融服务移动终端,需要消耗大量的路途时间,并且物理网点的基础设施不能及时更新,设备陈旧,功能受限,形同虚设,不利于商业银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阻碍农村居民迈入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

1.2 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金融素养缺乏

虽然数字红利很好地惠及了城市地区,但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整体接受度不高。多数农村居民除了办理存、贷、汇等业务外,很少主动接触线上消费、网络信贷等金融服务。他们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存在偏差,甚至是抵触心理,特别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集中的乡村,对新的、相对复杂的金融知识了解甚少,这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面积。

1.3 信贷服务错位,信贷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过去在农村地区的信贷业务主要面对相对成熟的农业农村经营主体,他们有固定的资产、稳定的投资收益、稳定的现金流,但真正面临融资困难的是普通农户经营者、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等,这类经营主体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初创期间投资回报低、合格抵押品缺乏。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主要是期限均为1年以内,金额为10万元以下金融服务,这样就会出现明显的信贷服务错位现象。此外,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保障程度、思维意识水平远不及一线发达城市地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仅仅处于初级推广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新技术属性,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及运用效果还不理想,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难度较大。

1.4 数字化风险管控难,网络安全意识缺乏

目前商业银行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多数依托于大型互联网企业。从长远角度看,数字化核心技术依赖于银行外部,增加了关键业务操作中断风险,严重影响农村用户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体验和信心。用户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数字金融风险意识,农村消费者使用指纹、刷脸等支付工具,消费者隐私信息可能被过度收集,且手机丢失或被盗也可能导致各种信息被泄露。此外,网络金融诈骗层出不穷,也给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 具体对策

2.1 加大物理网点建设,打造数字化平台

1)加大物理网点建设的投入力度。商业银行应针对农村更深地域范围,大力增设物理网点及配套设施,并且联合政府及相关企业,共同推进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让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走近农村居民身边,增加农村用户接触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同时,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尽力为老年群体提供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产品,为商业银行全面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打好基础。

2)打造科学的数字化平台。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在原有传统存贷汇基础上,开展线上快速支付、转账、取款等金融快捷服务,开展农村网络信贷、投资理财、支付结算、消费金融等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多场景下的金融需求。并且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线上一键式业务办理,省去线下跑路,激发参与热情,让农村居民感受更便捷、更高效安全的服务体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加强对农村用户经济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农村征信系统[4]。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就是要解决过去无法提供合格抵押、合格担保的融资问题,现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农村地区用户大量高频次的经济交易(如线上购物、网络支付等)和社交行为,判断其经济能力和信用等级,为低频次的信贷交易和投资理财提供数据支撑。

2.2 加强人才培育,增强农户金融素养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仅靠资本、靠技术,真正依靠的是人。因此不仅需要提高农村农户的金融素养,更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金融素养。吸引不了人才的乡村,也自然很难导入资本和对接技术。归根结底,从乡村振兴战略长远考虑,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除了解决“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培育商业银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人才,不仅要做好人才的数量储备,更要注重人才的结构性储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人才是既懂科技又懂金融,更能融合农业农村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他们需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创新的视野、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热爱农村的情怀。

1)针对农村地区金融从业人员进行数字金融化培养和深造,培养过程需要注重3种特质。①专业性。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人才要具有全面的金融专业素质,深入了解金融业务本质和运行规律,特别是金融业务本质认知的广度和深度。②创新性。面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金融服务场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要求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摆脱惯性思维束缚和传统路径依赖,在坚持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持续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③融合性。商业银行需要线上与线下融合、农村与金融融合、金融与非金融融合。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需要有跨界视野、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整合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实现提质增效的融合服务。此外,商业银行还要通过完善农村数字金融人才引进的保障制度和奖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热情[5]。

2)针对金融素养较差的农村农户,商业银行需要借助和設计各种渠道深入农户中,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数字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农户的数字金融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准确评估金融需求,理性实施金融决策,培养一批能够较好地运用互联移动网络、金融、农业知识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金融教育普及,使金融教育常态化。

2.3 金融产品服务下沉,构建农村金融科技新业态

1)让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下沉。商业银行应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创新抵押担保模式,优化信贷业务的申请和审核机制,增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产品种类,延伸到金融消费、保险代理等领域,扩大农村市场,提高消费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农村用户的金融需求,深度挖掘数据,以便商业银行设计创新更高效、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有必要与数字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参与构建农村金融科技新业态。商业银行以客户数据分析为核心,整合开发农村金融业态,将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金融产品供应链、融资租赁、保险代理、股权融资等多种金融服务整合开发,形成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新业态,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和金融视野。

2.4 创新智能化风险预警,增强数字风险意识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以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信贷动态实时跟踪等一系列优势,成为破解资本缺乏对乡村振兴产生抑制的有效手段。

1)创新农村数字金融风险监管技术。AI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能够帮助金融风险监管更加智能化、实时化和精准化。商业银行需要健全系统化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治理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日常交易数据采集、风险数据智能分析、合规条件综合利用等功能,创新金融风险监测方式,加强“险前”的监测与预警,“险中”的预判与处置,“险后”的归总与反馈,规避数字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为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保驾护航[6]?。

2)增强农村用户的数字风险意识。商业银行严格履行信息披露制度,保障金融素养较低群体的风险知情权。自觉履行经济主体保护义务,严格管控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经济主体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同时普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农村用户金融素养,从根本上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有了客观的基础网络设施和数字平台,有了主观的数字金融培养和农户金融素养提升,再加上承载“人物联动”的乡村信息大数据库,商业银行将资源下沉,创新设计适合农业农村的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营快速发展与创新。此外,提供智能化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思农所思,为农护航。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加快了农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付琼.金融科技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机理与现实困境[J].管理学刊,2021,34(3):54-67.

[2] 张宏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农信系统大有可为[J].中国金融家,2021(4):59-60.

[3] 王小华,张莹,胡大成.数字金融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案例、困境、机制创新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21,20(3):18-32.

[4] 邢鸿飞,吕汉东.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6):213-217.

[5] 熊凯婷,王军萍,李宇雯,等.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困境及路径探究:以裕民银行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1(5):12-14.

[6] 马娜.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J].当代金融家,2021(7):122-1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1-08-09

作者简介:翟欣欣(198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E-mail:cqyzxx@126.com。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发展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