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

2021-12-09罗运湖

湖北农机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农机

罗运湖

(六安市裕安区农业农村局,安徽 六安 237008)

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价值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2019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分别为3009.7万hm2、3033.8万hm2、3047.6万hm2、3071.0万hm2、3076.5万hm2、3078.4万hm2、3074.6万hm2、3074.7万hm2、3018.9万hm2和2969.4万hm2,201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减幅为1.6%,这主要是近2年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民种植积极性减弱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助于保持水稻生产优势,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切实降低水稻生产中所应用的人力资源。同时,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够有效契合我国在农业发展机械化上的具体规划方向,助力农业生产快速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公开资料显示,2010-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分别为171850.0 kg、169140.0 kg、178096.0 kg、177889.0 kg、209608.0 kg、212142.0 kg、211092.0 kg、212675.0 kg、206650.0 kg和199369.0 kg,2018年和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助于优化我国稻谷生产环境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影响力以及农业经济在经济体系中的占比,改善农村人口生活环境。

2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路径

2.1 转变生产意识

首先,我国相关农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致力于在水稻生产区域内加强宣传和推广,引导农民充分拓展种植视野,有效认识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优势。其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现代化体系。在转变生产意识的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应组建水稻机械化宣传推广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机械化生产技术、设备进行宣传推广,致力于展现农业机械化的多种优势。最后,应在水稻生产区域内,以试验田的方式邀请当地农户参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切实体会机械化生产的便捷以及机械化生产对水稻产品质量的保证,有效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2 加强机械支持

以水稻插秧机为例,其可将水稻秧苗有效定植在水田中,切实提高插秧功效和栽插质量,在保障水稻种植标准化上体现了多种优势。基于日益提升的水稻种植压力,各地区应有效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如购机补贴政策、农用柴油政策、农用设施配套用地政策以及农机具抵押贷款金融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突破关键作业环节,发挥农机作业优势。例如,在加强机械支持的过程中,应突破水稻育插秧环节的机械化难题、水稻烘干环节的机械化难题以及山区耕作环节的机械化难题,有效实现耕作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排灌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烘干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另外,基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和服务能力,应全面深化服务功能,通过将农机作业延伸至水稻生产各环节,为使用大中型农机提供条件,推动水稻生产迈入全程机械化。各地农业管理部门应全面整合农机条件,为水稻生产提供有序的机械化作业基础,全面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农机结构,对农机进行规范化管理,完成农机作业的合理分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1]。

2.3 优化生产规划

首先,为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应积极开展前期调查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切实掌握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包括水稻生产机械动力、水稻生产机械装备种类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继而针对性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推广经费,开展试验示范,完善技术体系,创新推广实现路径,提高推广人员能力[2]。其次,基于农业机械化对水稻生产贡献率的积极影响,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应致力于构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有效提供法律保障、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以保证实施项目能够提上日程,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传播效果和应用时效性。最后,在优化生产规划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在育秧、机耕、机插、机收和烘干等相关生产环节中,由机械化生产管理队伍负责引领当地农户参与机械化生产,学习机械化生产技巧,以保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持续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优化生产规划,还应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水稻的生长特征,完成机械的选型和作业机组的有效编制,以便发挥水稻种植机械的最大化价值,突出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宣传效果。

2.4 培养先进人才

首先,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需求以及全程机械化生产对农艺和农机融合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由农业部门组建技术人才队伍,并要求技术人才全面掌握机械化种植技巧,能够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对农机技术进行有效宣传,营造良好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环境。其次,应在组建技术人才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技术影响力和技术教育覆盖度,面向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规划农区环境内的农户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宣传,大力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快和扩大技术传播范围与速度。最后,应有效加大政府关注和政策倾斜力度,以便提供人才基础,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和培训学校,储备机械化发展人才,全面传输农机和农机技术推广平台优化技术,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建设、水稻育秧中心建设和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对县乡农机科技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协同开展农机操作手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夯实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人才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多样性价值,可通过转变生产意识、加强机械支持、优化生产规划、培养实践人才,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政策的有效支持,实现农业机械的合理配置,全面盘活农业闲余生产资源,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