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陶瓷艺术资源保护与品牌构建研究*

2021-12-09徐心悦

陶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手工艺景德镇陶瓷

徐心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

前言

中国经历了悠久的手工艺文化历史,其中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时间里,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陶瓷的存在形式与生产方式也随之变化,从原始时期开始,陶瓷与人类就密不可分,随着历史的变迁,陶瓷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价值与生态文化,东方陶瓷的神秘一度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德镇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产地,最具代表意义,其中陶瓷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当下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品牌的构建侧是将资源资本化的转换,使陶瓷资源直接参与到消费中,通过对其再生产与消费,将陶瓷文化中包含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以及审美价值转变成大众消费,通过品牌的构建让陶瓷资源延续、发展。陶瓷作为手工艺文化传中最为重要的种类,对陶瓷资源的价值研究,手工艺术产业的发展和手工艺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景德镇陶瓷艺术资源的发展道路

景德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陶瓷生产传统的手工艺城市,在20世纪,由于计划经济的实施,机械化的国营工厂完成了对当地的私人作坊和手工艺者们的“收编”,景德镇的陶瓷手工艺经历了较长的低谷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营瓷厂的倒闭,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出现了复兴的趋势,从历史来看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复兴分为了3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市场对仿古瓷需求量的增加,景德镇周边农村形成了以仿古瓷制作为首的生产集散地。

(2)21世纪初,其中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对景德镇陶瓷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了陶瓷市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陶瓷手工作坊的繁荣。

(3)2006年至今,这个阶段是陶瓷手工业发展的多元化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陶瓷作品从大师以及教授们的精英阶层转向了大众阶层,随之而来的是景漂艺术家们的融入,促使了陶瓷手工业的多元化发展。

新世纪对于景德镇来说是历史性复兴的重要开端,随着外来艺术家、陶艺爱好者与高校毕业师生的出现,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手工艺文化的复兴为景德镇陈设瓷的发展创出了生存新路径,随着景德镇外来艺术家的增多,他们将新的设计思想以及新的创作工艺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各种现代、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融合与碰撞,景德镇的陈设陶瓷艺术不再是单纯的历史意义上的文化载体,当代的陶瓷从表现形式到历史意义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多元。

陶瓷艺术风格围绕着时代、空间、工艺、以及材料等方面发生转变,从表现形式的多变性来看,在延续了传统陶瓷原始装饰性的基础上,不断的与外来因素相互融合,刺激了传统手工艺自身的创造力,逐渐开始摆脱传统的装饰形式,将传统资源不断的开发创新。

2 景德镇陶瓷艺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景德镇一个以手工艺为主的陶瓷产区,拥有着丰富的陶瓷资源与手工艺文化,本地的工匠们拥有的技艺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邱春琳在《手工艺文化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文中对现代手工艺文化的多样性这样解释:“手工艺人持技谋生,采取哪种形式属于一种文化选择。

从纯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半手工生产;从独立制作到分工精细;从家庭副业式到手工作坊,再到现代化管理企业,从沿街叫卖到前店后厂,再到体验店、公司+农户、互联网+等销售方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作品或产品本身的类别与审美差异度,手工艺生产的制作、管理、销售、消费等方式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今天,中国手工艺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但呈现出历史上最为丰富、最为立体的文化形式,这一切都是手工艺人适应这个开放、多元环境的结果”[1]。

然而景德镇作为典型的建立在传统手工艺生产基础上的城市,传统工艺为今天的手艺人留下了太多的资源,景德镇多元化的人口涌入注定对传统工艺资源的多元化开放与利用,2005年后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主要表现在现代审美观念与消费观念的融合,简单的来说就是创作主体与市场接受客体同时发生着观念性的转变。

传统手工艺是景德镇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意义符号,景德镇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制瓷方式——“分工”制,在悠久的制瓷经验奠基下,“分工”制作的生产模式逐渐发展与完善,直到今天景德镇仍然保持着这种其他产区无法比拟的地方生产特色,从拉皮、利坯、到补水、上釉、直到烧制,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拥有专业的传承匠人,只专注一项工序的匠人们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技艺成熟,明确的分工制作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能严格的保证质量,分工制作在每一个工艺环节都存在自己的传承特色与差异性,满足景德镇陶瓷创作者的一切需求,传统分工制手工艺生产模式的传承增强了创作者们的热情,也给景德镇的手工艺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技艺精湛的工匠为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便利的创作资源,为创作者实现其艺术概念提供了坚实的工艺和技术支持,这种传统资源的便利性吸引了一大批外来艺术家以及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的学生。

手工艺生产制度的传承为景德镇吸引了以不同目的为创作的各种人群,这种双向的互动为景德镇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为景德镇瓷艺术风格发展带来了新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景德镇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对其资源的利用,无疑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形式,而今景德镇在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拥有自己特殊的手工艺文化观。

3 传统陶瓷手工艺的复兴与现代品牌构建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以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整体上已经由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需求转变为满足发展需要的发展需求,而文化产品恰恰是满足此种需求的消费产品,这种新型消费观念的形成也慢慢开始要求物质与精神并存,消费欲望的增强促使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陶瓷艺术,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具有符号价值与精神满足的需求,日益转变的艺术品消费观念为景德镇的传统手工业恢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传统手工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手工艺必然成为了文化的载体,“手工制作”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众所认为的有文化有内涵的文化载体,其之所以成为一种精神消费的符号,是因为手工制作更具有个性、典型性与艺术性,最重要的是手工制作蕴含着独特性与独创性,然而“手工制作”的追求者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收藏家,而是向家庭生活空间与公共空间扩展,这种对手工艺的需求增长了对陈设瓷装饰的需求。

手工艺的复兴其实可以看做古典生活方式复兴的一个切面。在都市空间中,为了对抗现代性所带来的快速、短暂而碎片化的生活,能够提供给文化人进行雅集、社交的各种会所成为一种新兴的都市公共空间的代表,这些场所也尽可能地打造倾向于传统和复古的空间和文化氛围。当然这种复古并不是对传统的原样复制,而是具有古代文人气息的现代时尚品。陶瓷艺术向来是中国的国粹,因此,在这样的空间中就需要有大量陶瓷艺术品的烘托[2]。

这也意味着景德镇的陈设陶瓷开始了属于它“装饰物”意义之外的用途,具有“文化”意义的传统手工制作开始大量的进入家庭并且频繁的出现在公共空间中,他们代表了生活化的艺术,将这种生活态度、价值取向融入到消费观念中,艺术生活成为消费方式的一种,这些消费需求对景德镇传统的手工艺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使了新的手工艺技术的发展。

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背景下的陶瓷品牌建构应立足于地文化资源与本土优势,走与西方品牌建构相区别的道路。

(1)景德镇作为一个拥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应该发展在地性区域文化,结合区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生产力,促进传统陶瓷艺术的现代化和品牌化转变。

(2)景德镇陶瓷艺术品牌的建构应该与西方向现代品牌建构过程有所区别。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中充斥着大量西方品牌,相比之下陶瓷本土品牌甚是稀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越来越注重品牌化消费,景德镇作为艺术资源丰富的陶瓷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陶瓷本土品牌的构建象征着文化意义,除了可以满足消费者且同时具有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这里的品牌创立应结合地域优势,结合景德镇当地生产机制,形成多规模、多层次等发展态势,拓展传统陶瓷艺术的文化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打造成规模的产业链。

(3)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建构应该与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理念保持一致,陶瓷品牌的建构应该立足于陶瓷手工艺文化和以陶瓷为器物载体的茶道、香道、文人雅集等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复兴,在品牌的建立与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文理念的带动作用。

以现代的审美观念,技艺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对传统陶瓷文化加以提炼,发挥传统陶瓷工艺的精与巧,在现代的品牌构建中发挥文化内涵,例如传统文化的视觉识别、品牌年轻化打造等。与此同时,加强企业的核心管理,如今的品牌构建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而是将传统陶瓷文化、陶瓷精神与消费结合,传承并带动本土文化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改善陶瓷商业环境。

4 结语

景德镇拥有丰厚的陶瓷文化资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的浪潮分析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陶瓷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人文生活方式是亟需保护和可供开发的重要资源,并认为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建构在加强现代化和品牌化意识的同时,应该与西方品牌的建构途径有所区别,进而在品牌建构理念上应该与传统陶瓷手工艺复兴和中国传统人文生活方式复兴保持同步,并注意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和品牌化转化,以期能使景德镇陶瓷品牌在国内外能够获得较好形象与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手工艺景德镇陶瓷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