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双减”背景下课时不够用的思考

2021-12-08张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9期
关键词:刘校长德智体美延时

张艳

“双减”背景下,多数学校严格遵照语文一周八节,数学一周五节,英语一周五节,科学一周三节,加上体育、音乐、美术、书法、道德与法治、艺术与审美、劳动教育、信息技术,一周近30节课。这符合国家对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要求,但问题出现了:数学、语文、英语课时量严重缩水,教师抱怨时间不够用。

教师争先恐后地早读、午读。我常常聽教师抱怨,这部分习题没有讲,那一页资料也没来得及做,尤其是现在有课后延时服务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延时时间写作业,但参加社团的学生,参加篮球队、足球队、啦啦操队的学生,只能在放学后完成作业。学优生在课堂上已经将知识吸收,课下自觉练习足以起到巩固与提升作用;学困生在课堂没吸收,课下作业再应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从各自学科出发,都希望学生多学些自己学科相对应的内容,多做些练习题,帮助知识巩固与拔高提升。这个初心是好的,但也过于片面。对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文化课是基础,但不是唯一。若学生能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若学生在学校教育给的选项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不也是更好的选择吗?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的未来多一些可能性。

“教六年,想一生。”香山小学刘校长的这句话,常常萦绕在我耳边。教师不应该将眼光淹没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中,而要挺直身板、踮起脚尖、眺望远方,也应该思考:“教育是什么?我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当我们想清楚了这些,有了大方向引导,就不会走错路,也不会迷茫。

当我再想起学生这也没写,那也没做时,我会思考:我有其他办法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达成练习效果吗?我有什么办法让课堂更高效,让学生课下练习更精炼呢?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也并非无解,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刘校长德智体美延时
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中如何优化不同年级学生活动效果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论延时摄影的类型与表现手法
永不磨损的丰碑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种“死时间”少和自动校准容易的Wave Union TDC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刘校长又来了
育才先律己——关于小学班主任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