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耕地机械及应用探究

2021-12-08都达古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旋耕机拖拉机耕地

都达古拉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550)

0 引言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耕地机械的使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扩大农机耕地机械的使用,不仅能优化土层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养分涵养树皮,而且可以将长时间恢复的底层土翻到地表,进一步清灭病虫害和杂草,进而优化耕田土壤环境,为农业高产优产创造条件。

1 农机耕地机械的应用现状

这些年,随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农机装备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耕地机械在农作生产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就推广应用实效来看,农机耕地机械是各地抢农时保春耕攻坚利器,在翻耕改良土壤、压实合理耕种密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应用推广过程中,受制于耕地自然条件差别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机推广方式落后等因素,农机耕地机械的实际应用推广面不大。而在农耕机普惠区,更有民众反应:耕地机的养护很难及时到位,与拖拉机的配套使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点应注意问题不能及时加以处理,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耕地机的推广,降低耕地机的使用时效。

2 应用推广农机耕地机械的思路和实践

以当前农村土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的耕地,都处于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其中以小面积的耕地占有率最高,实际利用及耕作普遍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好耕地机械这一把手尤为重要和关键。

在推广农机耕地机械时,重点应解决的问题:

1)尊重老百姓意愿,以政府政策为引导,秉承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扩大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以为推广农耕机创造条件。

2)搞好配套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推进机耕道建设,引导农机适度规模经营,以解决大农机、小农田的矛盾关系。

3)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将新技术、新农机推广与优化服务体系融合在一起,寻求农机、农艺最佳融合方式,以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4)重视农机示范田建设,创建技术推广平台,为各方交流农机技术保驾护航。

5)注意先进农机具的引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小面积耕地。

6)做好农耕机推广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做好农机技术重要性的宣传,致力于改变老百姓的传统农耕习惯。

3 几种农机耕地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使用

关于耕机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使用问题,文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耕地机械与拖拉机连接调整的方法。

3.1 铧方犁调整

犁是耕地重要的农具配件,通过破碎土壤、耕出沟槽为播种创造条件。犁的牵引由拖拉机完成,犁架起落由起落机构控制,降落时可将犁集架插入土中,翻耕土壤。升起时,犁架离开土壤。犁架由犁轮支撑,能随拖拉机掉头、运输。当前,多用的大型、多铧、宽幅的犁,都属于牵引犁。

3.1.1 使用注意。耕地之前,应了解耕田实际情况,确定好开墒线、地边线、地头线等。处理好田间杂土块,为翻耕整地清除障碍物。耕翻路线,需根据地块地形、坡度情况而定,多数要顺地块长边耕作,有垄埂时需要顺着垄埂耕作,为减少地块坡度影响多用向抵处耕翻的方式进行。其他应注意的问题,耕翻阻力大时,注意降低车速。发现任何故障,调整、检修时,均需停车熄火。地头转弯,应将犁升起。长途运输期间,注意拉紧下拉杆以限制链条,减少犁的摆动。

3.1.2 调整方法。水平调整,为确保耕深一致,需犁平行于地表。一般犁架纵向水平,可通过悬挂上拉杆螺杆长度调整。横向水平,可通过悬挂上左右斜拉杆长度调整。耕深调整,以控制液压机构实现对耕深的调整。使用之前,需将定位手轮固定在预选位置上,操纵手柄每次都能推到同一位置,以保证犁每次提升降落后,都能达到同一预定耕深位置[1]。漏耕、重耕调整,当犁与拖拉机位置不当,犁偏向拖拉机左侧,可导致第一铧右边的地块耕不到,出现漏耕。

3.2 旋耕机的调整

旋耕机对没有耕过或已经犁过的地块进行碎土作业是以拖拉机为动力输出,带动刀片的刀轴旋转、移动。在安装和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 使用注意。万向节安装时,应该将带方轴的一端装在旋耕机上,带方管套的一端装在拖拉机输出轴上。节内外交叉,并使两个内节叉和两个外节叉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

旋耕机工作时,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等到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拖拉机才可以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

旋耕机作业时,两端输出、输人轴的水平轴线高度差距应尽量减小,传动轴偏转角不得大于10°。通过沟埂或地块转移时,要切断动力。旋耕作业时,拖拉机只能直线行驶,不能转弯和倒车。地头转弯并且没有切断动力时,旋耕机不得提升过高,同时应该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以免损坏万向节,万向节两端传动角度不能超过30°。转移地块或远距离行走时,要将旋耕机动力切断,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锁定。

3.2.2 调整方法。针对旋耕机的各项调整方法见表1。

表1 旋耕机调整方法

4 耕地农机的发展趋势

4.1 免耕保护耕地机械得到推广

在农田旱作区,传统的铧式犁连年耕翻模式将被取代,替之的为深松或耙茬作业机的免耕或少耕模式,这样有利于保护耕地土层结构,减少被土壤风蚀或水蚀的程度,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大型、高效耕地农机得到发展

更多大功率拖拉机的应用推广,与之配套的耕地农机具也将朝向高速、宽幅的方向发展,使着农耕机的作业效率大幅得到提升。今后,大型翻转犁的研发必将得到重视,该农机具有上下两套犁体,去时耕地作业用下面犁体翻耕,使土垡翻扣到右侧。到地头后,拖拉机紧靠上一行程行走,掉头翻转上下犁,使用下一套犁体耕地,同样还能保证土垡继续向右翻扣,这样能保证耕地土垡的平整性。与普通铧犁比较,翻转犁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少耕地空行程之间的距离。此外,高速犁也将成为发展方向之一,更有利于抢农时。

4.3 联合作业机发展模式得到重视

近些年,复式联合作业机得到重视,多见的农机具有:旋耕播种机、耕耙犁等等,机具下田可同时完成多项作业,大大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减少农机具对耕田的反复碾压。同时,为满足少耕法的推广需要,耕耙联合耕整地作业机得到发展,配套有凿形犁、通用犁耕作机、深松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等机具,可同时完成犁耕及耕后的碎土作业。

4.4 自动化、信息化将成为研发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的导向性最明确。尤其在农田耕地作业方面,借助高新技术实现对土壤水分、结构、养分等的准确测量,并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手段,实现对耕地作业机械的自动调整和控制,大大提升农田作业效果。

4.5 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为发展导向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受地域、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更多。为适应不同耕作条件要求,今后耕田农机具必将朝向多元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当前满足多样化农艺的生产要求,秸秆粉碎还田机、化肥深施机、果蔬耕作机、设施农业耕作机、调幅犁等等,都相继问世而且适用效果不错。其中,调幅犁的应用最能体现这一发展导向。以往使用的耕犁由工厂统一调制,耕地幅度固定,使用不作调整。当地块土壤坚实,耕深要求大时,牵引农机的作业功率将难以适应。由此,可调整幅宽的犁具——调幅犁问世,该机具主斜梁可偏摆,犁体与主斜梁间安装角可调整。当外牵拉力不足时,之间的角度将变小。此时,可调整主斜梁上的安装角,调整使其处于正位工作状态。安装角的调整,可以是有级的,由销钉上孔位调整。也可以是无级的,直接经螺栓调整。同时,在驾驶室内连接液压缸无级调节机构,这样就更方便驾驶员通过操纵液压阀门随时调整。

5 结语

农机耕地机械的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各地抢农时保春耕攻坚利器,在翻耕改良土壤、压实合理耕种密度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今后务必要重视农机耕地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做好农耕机的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高农机耕地机的应用时效,并能在耕机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使用方面做出优化,以尽可能的节省农耕人力和劳作资金成本。同时,也要认清未来耕地农机的发展趋势,跟进农耕机推广应用潮流,扩大农耕机使用普惠面,为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提速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旋耕机拖拉机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拖拉机内燃电传动系统
飞上天的“拖拉机”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小型农用机械旋耕机的使用方法
小鸭开拖拉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旋耕机调试与故障诊断
红色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