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2021-12-08

福建茶叶 2021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思想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个体品格的培养、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形成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必须对思政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形态与趋势,探析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新媒体时代下,教师需关注到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等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需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利用符合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关于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的思考,教育工作者需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进行分析。

1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思想带来新启示

1.1 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拥有多元渠道与途径获取信息与资讯。且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的当下,逐渐形成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形态。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行拓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即严峻的就业压力无形加大学生生存压力,而长久积压的负面情绪若无法获得有效的干预与调节,极其不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目前的社会形态对思政教育形成新的思考。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令思政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与优势,助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即教师应充分突显大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令他们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且教师需因引导者、思想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并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全面收集他们的思想问题。且教师需与大学生保持良性的交流与沟通,基于个体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的设计思政教育计划。

1.2 关注教学环境的优化

茶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集成的产物,不仅提升人们生活品质,还具有思想升华与启发的功能。教师需从茶文化中获得启发,能意识到健康的环境对学生个体思想品质的影响。因此,教师可充分突显茶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创建优雅、静谧、具有文化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熏陶与积极的影响。如教师可定期组织茶话会,引导学生学习茶礼仪、茶道精神的过程中,令他们戒骄戒躁、缓解焦躁与焦虑心理。且在高质量茶诗的启发下,令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大义。由此,使学生不再纠结个人利益的得失,令他们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通过将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改变传统刻板、枯燥的教学氛围。利用不同的茶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创建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不再是固化的理论讲解,而是个体间公平友好的思想交流。同时,思政教师以茶文化元素为点缀,对班级的墙面进行美化。即通过张贴具有深刻性与趣味性的茶画,吸引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创造背景进行研究。当然,所选择的插画应与思政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管理性,以此达到拓展教学渠道的目的。

1.3 需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高校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不应将教育精力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结果的固话考核上,应动态的看待与观察学生的思想成长情况。而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可利用技术手段扩展教学空间。以此,具备良好的条件与资源,将茶文化科学的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且教育工作者需真正从茶文化中获得启发,并生成新的的育人思路。利用生动的茶诗人、品茶活动等,对思政教育形式进行创新与丰富。对茶文化中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等,从现代视角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将文化精华渗透到思政教学内容中。同时,教师需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思政教学质量的影响,应能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与行为习惯的完善,确保学生自主和积极的学习。教师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致力于培育出高素质、高觉悟的大学生,令他们将自我价值实现对接到国家整体的发展中。

2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新方向

2.1 传统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教师既要注重以茶文化为载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还需有意识的创新与完善教学上模式。教师需从新媒体、茶文化中获得新的教学方向,为学生创建多样化、丰富化、趣味化、信息化的思政教学模式。即教师需将传统教学与新媒体进行科学的融合,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与束缚。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线上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并结合网络热议话题深入的讨论文化建设问题。教师通过采集与整理学生关注的网络话题,使学生自由的谈论网络生态问题。诸如未成年、青少年、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偏激言论问题,教师鼓励大学生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辩论。即在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明确他们的思想问题。由此,对思政教育工作内容与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完善,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渗透到师生间的交流中。

2.2 新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从某种角度来说,茶文化是对国家价值观的具象化、特殊化的反馈。茶文化中蕴藏的儒家思想、人文思想、哲学思想等,都强调人们需谦虚、清廉、正心。鼓励人们以辩证思想看待世间万物,并清除外界不良信息带来的思想困扰,逐渐形成积极且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通过个体知识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提升,未来能积极的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浪潮中。思政教育与茶文化思想内涵,在思想教育与引导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因此,高校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需将先进的思想理论、最新的国家政策与指导纲要等传授给学生。并对新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融合,真正践行“教书”与“育人”的根本思想。不仅要注重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还需全面提升他们思想政治觉悟与水平。高校以优秀的茶文化为切入点,令大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由此,使高校大学生逐渐建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忠于国家。

3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形态的丰富提供新思路

3.1 丰富理论教学形态

关于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的研究,教育工作者需认识到优秀文化元素、新教学工具的融入与应用,对教学形态带来的改变。教师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状况、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全面了解后,需有目的、有计划的融入茶文化。以新的思路丰富理论教学形态,令大学生的知识层次与文化素养获得良好的培养。例如,教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优秀茶文化。基于线上教学平台,教师主要借助简单精炼的视频课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预习。教师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发送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在统一的时间与空间内学习思政知识与茶文化。同时,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既要指导他们正确的进入学习活动中,还需收集与整理学习问题与思想问题。而在线下传统课堂上,教师以根本性的问题为抓手设计讨论话题。如学生线上讨论时会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产生异议,部分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更有趣与先进。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并通过师生辩论、生生辩论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对本国优秀文化的了解与理解。茶文化中蕴藏深刻的儒家、道家、释家核心思想,并在不断的丰富与淬炼下形成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所具备的文化先进性与思想深刻性,是西方文化无法比拟的。茶文化是优雅的文明形态,具有超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而教师基于科学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建立认同感。不仅完成基本的思政教育目标,还可传播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茶文化渗透到思政理论教学中,使学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与了解,令他们真正继承我国优秀文化基因。

3.2 拓展实践教学形态

茶道作为茶文化的关键组成要素,可使人们在细斟慢引的过程中感受茶带来的启发。同时,教师需利用好不同的茶事活动,有效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态。即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茶园、茶种植基地进行参考与学习,令他们全面了解种茶、采茶、制茶、泡茶的流程,令他们深入的了解茶文化及发展历史。而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活动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具体茶事活动中体悟人生、顿悟人生。如学生在学习茶礼仪、泡茶工艺的过程中,可融入相应的茶故事、茶谣等。不仅可赋予实践活动一定的趣味性与丰富性,还可激发学生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沉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因此,教师需通过科学拓展实践教学形态,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渗透力。而针对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上,还使得思政教育具备多样形态。教师利用不同的思政教育方式,可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茶文化。令其传播校园中、社会实践中、学生的生活中,促使大学生在优质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从某种角度来说,茶文化是丰富思政教育形态的主要元素,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传播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利载体。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茶文化科学的融入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对“清、敬、廉、礼、和、美、真”等思想形成深刻的认识。基于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科学融合,实现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塑造。更重要的是,教师需不断从茶文化总获得启示与启发,逐渐形成更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新形态、新体系。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帮助大学生坚定思想政治立场,并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认同感。教师需以茶文化为抓手,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深埋于大学生的思想与血液中,令他们成为助力国家繁荣、统一、富强的新时代人才。由此,真正发挥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全面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与效能。

3.3 促使教师更注重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平衡

新媒体视域下,教师需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复杂网络环境对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的诸多困扰,能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且利用茶文化扩充思政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先进思想与理论的过程中,能获得茶文化的启发与启迪。而教师既要了解思政教育问题的所在,还需以积极的心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不被当前的困境与问题限制与束缚,应引导学生乐观和积极的学习。且在茶文化的启发下,使教师能辩证思考教学问题与教学方案,并最终真正达展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平衡。即面对教育困境,教师需积极的制定应对之策。在具体开展思政教学活动过程中,可通过融入茶文化,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健康的学习心态。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获悉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而针对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作用的分析,教师需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与成果上得以体现。如思政教育内容中通过融入茶文化,不仅可生成新的教学策略,还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在有趣的茶事活动中渗透思政知识,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思想的升华与文化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教师需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思想素质、价值观引领进行深度思考。而针对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教育工作者需从新教学理念的形成、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形态的丰富三方面进行分析。茶文化的融入对思政教学各个层面带来的积极改变,可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示其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