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融合的探索

2021-12-08

福建茶叶 2021年2期
关键词:环艺茶文化艺术设计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环境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客观表现,不仅充分反映出社会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更为艺术发展提供更多渠道。法国卢浮宫与北京故宫等建筑作为时代发展、迁移的缩影,汇聚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诚然,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茶文化大国,且茶文化具有丰富内涵与历史渊源。现如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传统美术教学有着显著差异,但环境艺术所蕴藏的美并不会转变社会大众主观感受,其映射了现实社会且有着强制性色彩。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心已有所改变,旨在让更多受教者明确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且更多课程教学均触及到国家传统文化内容。因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深远影响。

1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概述

1.1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基本内容与特征

中国传统茶文化所蕴藏的美术元素涵盖在点、光色、线与面等各元素下的有关茶文化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我国传统茶楼建筑设计中,为创设舒适且清新的饮茶环境,室内光色设计普遍具有柔和特征。为满足古代使其传统山水画所体现出的古朴质感特征,我国古代时期百姓普遍会运用树根进行桌椅的雕刻设计,以山石为材料雕刻摆件模具。伴随现代社会仿古茶楼设计和建设的繁荣发展,为满足成本节约与节能环保等要求,相关人士开始运用假山石雕刻茶楼摆件。专业设计师在假石材料中展开物件雕塑,把不必要之处去除,并在雕刻完成后,进行物件线条塑造与色彩的明暗设计。把密度偏低的材料绘制成密度相对较高的山石,同时利用茶楼内部灯光效果,把假山石所体现出的凝重之感进行充分表现。因此,在实施美术创作过程当中,茶文化中的美术元素往往会交叉同时应用。传统茶文化视角下的美术元素也并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交融整合以及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环境设计效果最优化的整体。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美术元素所具有的明显特征就是,其在内容斗争性特点下所体现出的同一性。

1.2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现代化发展方向

我国现代茶社、茶楼以及茶主题酒店行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普及运用和发展。为创设传统文化环境,并于全国范围内的茶楼茶社当中彰显自身个性特征,各区域茶场所的设计师通过把雕塑和美术绘画充分融合,在茶场所内壁与周围均引用了壁画根雕设计。并且,为满足全球化、国际化主流发展态势与外国友人特殊的审美情趣,有些茶场所亦会把中国传统茶画和西方油画相融合,从而创造茶场所特殊的艺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普及运用,使全国范围内多数茶场所均称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地标性建筑物。同时,现代化茶场所的广泛开展亦推动了茶文化美术元素改革创新。因此,在同质化的主体场所当中,明确具备独创性与特殊性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是传统茶文化所蕴藏的美术元素于现代化应用发展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1.3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

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既在茶场所中有所发展和应用,伴随美术元素不断成熟和创新性运用,茶文化的美术元素亦渐渐运用于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当中。首先,除了触及传统茶文化内容较多的茶场所艺术与景观艺术种类,其他非茶环艺设计亦渐渐运用传统茶文化的美术元素加以装饰设计。现阶段,国内诸多餐厅、民俗以及大型商超,均会把茶具摆件、茶画与蕴含茶文化元素的实物摆放在显眼位置,以此提升其艺术内涵。其次,受到茶文化的美术元素思维深远影响,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但考量内部整体使用性与视觉观感的协调,而且对于外围墙壁亦进行适当修饰,从而与街道文化相契合。

2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安排欠缺系统性

现阶段,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设置而言,其教育目标相对清晰,且教育大纲设计也较为合理,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学习、环艺专业课程深化教学以及综合实践设计教学等,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安排往往在相对有序的条件下。首先,在基础课学习层面,大学生可深入掌握环艺专业本质与相关要求,并习得专业基础理论。其次,在专业课教学层面,面向大学生群体环艺专业认知与技能方面进行深化。最后在,在综合实践设计教育层面,重视对于学生群体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与实训教育,从而提升其实践水平。然而,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缺乏系统化的关联,学生们难以运用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所学理论解决实践训练问题。同时,在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们针对问题的处理通常处在无从下手的状态下,对传统且低效的滞后生产缺乏创新意识,最终会致使学生们在日常岗位工作当中虽已掌握专业知识,但对于具体操作步骤认知模糊。

2.2 教学手段实践性不足

尽管我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深化推进,但是关于改革工作实施的指导性建议在具体教育工作中的落实状况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在环艺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仍运用教材内容讲解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中始终处在被动地位。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环艺专业教学中多数概念内容具有抽象特点,若欠缺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实践教育环节,学生缺乏时间项目体验,则会逐渐失去课程知识学习主动性及兴趣。在此种教育手段实践性不足的教育模式及学习条件下,尽管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夯实的专业理论内容,但是欠缺相应实践操作,导致其实操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与市场发展对于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2.3 专业技能培养欠考虑

就现阶段环艺专业教学现状来说,鲜少有学校以传统茶文化为依托推动环艺专业教学改革。身为环艺专业学生,应高度重视并践行茶文化相关研究,以茶文化为基准,感受其精神与内涵。另外,环艺专业学生应掌握施工与景观设计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行业道德规范,并具备较强的实践生产水平,从而切实满足当代社会与行业发展对于岗位人才的要求,培育全面发展、进步的高素养人才。而这便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备审美能力与艺术性思维,还应顺应一线施工与设计等工作要求。但是,当前部分院校并未明确认知环艺专业教改与茶文化的联系,以及该专业教育的特殊性,缺乏对于社会发展针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动态了解,单纯地模仿其他院校成功改革经验,致使学生群体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不足,实践生产能力亦有所欠缺,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生产及生活对于专业人才提出的多元化要求。

3 中国传统茶文化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融合的路径

3.1 强化专业教学和茶文化联系,明确环艺专业地位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现阶段,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点在于人文主义及生态氛围,这些活动所发展的并非单纯体现在教育领域,还顺应当下时代、社会需求的体系,因此在环艺专业教学开展进程中,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文化因素的有机整合,从而推动专业教改工作实施。换言之,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体系也具备较强的精神内核,因此茶文化在环艺专业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伴随信息化时代来临,以及国际化社会发展,环艺专业教育发展态势愈发繁杂,所以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强化环艺专业教学和茶文化的联系,同时利用茶文教育活动推动环艺专业教改工作实施。学校从传统茶文化和现代环艺教育监存在的关联研究开始,以持续延伸的两个视角深刻理解传统茶文化在艺术创新领域的根本问题,同时将其和国内现行文化学术研究相关理论充分融合,最终将其引进环艺专业教学工作中。唯有如此,才可充分反映中国传统茶文化艺术及精神内涵,发挥茶文化所具备的文化价值与精神魅力,这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们茶文化素养,还可传承、发展传统茶文化。诚然,环艺专业教学和传统茶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切实显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3.2 积极创新环艺专业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事实上,学生群体道德素养培育始终是系统且繁杂的教育实践过程,所涉及的教育内容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特征,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消极学习行为习惯及道德精神理念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技术的培育。在人才培育工作中,教师应紧跟当下科技发展动向,建设技术先进、文化丰富以及实践创新的教育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在艺术创造力及艺术灵感等层面有着显著优势,但因为欠缺实践训练,缺少对于力学知识与建设结构等层面的深刻理解,导致学生们形成重视艺术,忽略实用的尴尬发展状态。所以,在环艺专业实践教育中,教师不仅应注重校园实践教学,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实习。身为专业课教师,要积极与装修公司及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们创造实践机会。与此同时,还应把传统茶文化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合作单位实际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使学生们真正把茶文化渗透到环艺设计实践中,从而实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其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学生还可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担任工程技术人员,体验市场真实工作环境,从而在习得专业理论,掌握岗位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崇高的职业素养,强化自身就业竞争力与市场适应力。除此之外,为有效提高学生群体对于环艺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更新以往教育手段,如通过把中国传统茶文化和环艺专业教学融合的方式,把设计工作当中触及的重点内容置于茶文化元素和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应用层面,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使其设计的艺术作品蕴含浓厚的文化意境。

3.3 建设高素养双师型师资团队,改善专业教育质量

所谓双师型教师,其不但应掌握丰富的从业实践经验,而且还应了解本专业实践活动中的各项技术运用现状。建设高素养双师型师资团队,既可以深度融合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加强环艺专业学生们职业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可提升教育工作者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育水平。在传统茶文化教育环境下,学校应以完善的教育计划为依托,安排专业教师展开定期学习培训。一方面,与茶企展开深度合作,选派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一线工作,参加茶企项目与工程实践,加强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同时完善定期汇报机制,共享教师学习、实践成果。另一方面,创建教师模型制作与设计工作室,将项目引进专业教育中,依托于项目导入与仿真教学,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们对于环艺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积极发展学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既能够有效提升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可切实丰富、创新教育内容。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充分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能够让更多大学生关注国家传统文化,正确认知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不但有利于环艺专业大学生实现专业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可为学校人才培养打下基础,进而推动中国传统茶文化进一步传承发展,促进环境艺术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艺茶文化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江芳环艺设计作品
郑燕宁环艺设计作品
环艺与动画专业交叉性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