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21-12-07辛鸣

先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决议政党中华民族

【专家简介】

辛鸣

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致力于以哲学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道路的战略创新诸问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哲学、政党政治和社会发展战略,著有《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政党。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化对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认识,推动党的建设和中国社会革命、建设、改革,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很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三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以党的重要会议和以作出决议的方式集思广益专门总结研究党的执政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和宝贵经验。

1945年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后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决议,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时期和中国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阶段进行的经验总结。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圆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开始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前途道路光明灿烂,风险挑战也如影随形。当前,我们正面对着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着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繁重任务。站在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樣才能继续成功,对于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对于真正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意义重大;对于切实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前两个决议的“接着说”,是在前两个决议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总结,同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内容结构上,前两个决议已经回答解决的问题不再重复,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思维和理念上是“正面说”,把我们做对、做好、做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发扬光大,更加强调鼓足干劲、接续奋斗,更加凸显中国共产党的自豪、自信、自强。所以,这一《决议》是在百年大历史背景、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经验总结,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贯穿的主线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科学更完备更深刻更自觉。

“十个坚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决议》在回顾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十个坚持”是我们把做得对、做得好的行为和方法发扬光大的经验总结,也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经验总结,既充分彰显了自信,又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我们做对了、做好了当然有资格、有底气自信,我们攻坚克难、应对风险挑战,须臾不能忘记忧患意识。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中国道路?因为中国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中国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开始改变着世界。正是这样的道路选择让一个饱受外族欺侮的国家不仅站了起来,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开始了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征程,让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不仅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还开启了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当西方社会因其制度性的危机或自怨自艾或迁怒他人的时候,中国道路让中国“风景这边独好”。面对发展速度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面对国家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为什么我们能胸怀天下?因为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到为世界谋大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一带一路”的百花园、顺风车,再到文明多样性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及全球治理体制的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为什么我们敢于斗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我们就是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走向胜利。从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到与自然灾害、与贫困斗争,再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斗争让中国共产党更强大、让中国社会更加繁荣发展,让伟大复兴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然,我们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在不确定中把握住确定并且导引向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并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比如,一些国家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繁荣复兴不适应、不理解、不接受,就以各种方式围堵遏制中国社会的发展,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更加艰难。我们不认同“修昔底德陷阱”之类的说法,但当别人偏执地信奉并故意拖着中国走向陷阱的时候,我们也很难独善其身,甚至会因此而招来无妄之灾,承受本不应该有的成本与代价。如果不坚持独立自主,就好比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做得再好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再比如,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和复杂的,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是尖锐和严峻的,如果不能勇于自我革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就很难继续和永远得到像今天这样的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

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决议》提出“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之所以讲“根本问题”,是因为“是什么”、“要干什么”指向的是政党本质。世界上的政党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会大相径庭,说到根本上就是宗旨主义不同、初心使命不同。我们从应对疫情这样一个事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究竟是人民至上还是资本第一,究竟是尊重生命对病毒的“零容忍”还是漠视生命搞所谓群体免疫,不同政党不同的政党本质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产生不同的治理效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政党而不是其他什么样子的政党,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干什么为谁去干。确立这样的宗旨主义、初心使命不易,坚守这样的宗旨主义、初心使命始终不渝更殊为不易,中国共产党百年做到了。

正是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雄关漫道真如铁”到“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始终不渝,为中华民族找到并走出一条来自自己、属于自己、为了自己的全面现代化道路,找到并走出一条实现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正是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以贯之,“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世界谋大同”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从“一带一路”建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抱负担当熠熠闪光。正是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伟大斗争中确立起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掌舵人、主心骨、定盘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理论武装、锐利武器。

猜你喜欢

决议政党中华民族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