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风县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21-12-07辛红丽马月莉孙林涛马春爱沈阿倩

江西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标志农产品农业

辛红丽 马月莉 孙林涛 马春爱 沈阿倩

(陕西省扶风县农产品安全中心,陕西扶风 722200)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是优质农产品供销大县。全县粮食面积2.33 万hm2,粮食年产量30 万t,发展苹果1.6 万hm2、猕猴桃0.2 万hm2、核桃等杂果0.07 万hm2,果品年产量35 万t,年生产销售各类苗木2 亿株,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果树苗木基地。全县形成了北部苹果产业带、南部猕猴桃产业带、中部杂果和苗木繁育基地产业带的“工”字型农业发展格局。

1 扶风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

近年来,扶风县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支持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已成为扶风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县农业农村局出台了认证奖补政策,鼓励农产品生产主体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工作。目前,全县生产主体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共37 户企业,认证农产品46 个,认证面积0.80 万hm2,企业独享的产品认证居宝鸡市首位。“扶风黄桃”“扶风甜柿子”等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天度苹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扶风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连年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远销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截至2020 年,陕西省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共115个,扶风县尚属空白,因此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2 扶风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越 扶风县光热资源丰富,降雨充沛,全年日照时间2 134.3 h,太阳总辐射量4 418.26 ~8 843.21 kJ/cm2,历年积温为46℃~47.9℃,年降雨一般在951 ~980 mm,无霜期209 d,自然光、热、水匹配良好。全县海拔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土地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渠、井、库、塘、站相结合的农田灌溉网络配套完善。由于农业生产环境优越和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县域农产品种类较多,品种丰富,有利于地标产品的择优筛选。

2.2 农业历史悠久 扶风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后稷稼穑之地,农业生产的历史记载史料丰富,农业传统久远,技术先进,可通过挖掘独特的农业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产技术申报地理标志认证,打造扶风农产品品牌。

2.3 文化底蕴深厚 扶风县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有“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的美誉。这里人才辈出,名人轶事流传甚广,周原文化和法门寺佛教文化驰名海内外,将当地特有的文化与农产品深度融合,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

2.4 区位优势独特 扶风县毗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扶风县建有多个试验、示范基地,许多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扶风种植和应用,为扶风县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3 扶风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主导产品大而不优 粮食、苹果、猕猴桃等作为扶风县主导农产品,虽然规模和产量都比较大,但产品质量不够高,特色不够突出,且同质化严重,在区域内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竞争优势。

3.2 特色产业优而不强 柿子、黄桃、苹果等虽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但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甜柿子特色明显、品质优良,Vc 含量超同类产品5 倍,但种植规模不大,产量少。黄桃品种繁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区域品牌,也是扶风县争取国家优势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的制约因素。

3.3 产品标准化水平不高 农产品种植基地多,但大都规模小,大宗农产品分散作业,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统一。有些产品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包装、分级、储运等环节标准空白,产业链不完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3.4 经费人员投入不足 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程序复杂,耗时长、环节多、费用大(一般单品种认证费用在10 万~12 万元)。近年来,各级都比较重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但因财力有限安排品牌创建专项经费较少,加之品牌管理和推广人员少,专业能力不足,品牌创建整体推进缓慢。

3.5 打造品牌协作不紧密 地标认证需要挖掘大量的历史文化、生产技术、质量标准等,涉及农业、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供销、商业信息化(电商)等部门和许多生产主体单位。由于各部门、单位在品牌建设中协作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打造品牌力度不强。

4 扶风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对策与建议

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区域品牌是扶风农业品牌发展的短板,也是争取国家优势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的制约因素。当前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传统农耕文化挖掘,讲好地标历史故事,叫响区域特色品牌,强化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尽快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样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4.1 优中选特,抢注品牌 近年来,各地都比较注重品牌建设工作,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产品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因此,要抓紧时机,选择扶风具有种质资源独特优势的秦川牛、产品品质独特优势的甜柿子、生产技术独特(有国家专利)的富硒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的鲜桃为重点申报产品,及时审报,不论规模大小,先抢注品牌,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4.2 提质增效,培育品牌 扶风粮食、苹果、猕猴桃等大多数农产品,种植历史长、规模大,是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但作为品牌发展特色不够明显,质量优势不强。对此,应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规范生产技术,切实提高质量,逐步提高市场美誉度,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要重点培育,逐年申报,逐步形成名特优新产品集群。

4.3 挖掘历史,丰富内涵 扶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应组织文人名士,收集各类名人传说轶事故事,植入农产品品牌中,丰富农业发展历史和产品品牌文化,为讲好品牌故事,打响品牌文化,促进“三产”融合打好坚实基础。

4.4 建立专班,打造品牌 地理标志认证程序多,申报资料要求标准高。对此,应建立专班,加强协调,充实认证单位专业人员,挖掘内部潜力;要积极引进外援,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引进社会认证的专业机构,共同做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后期品牌宣传推广工作,确保认证申报的成功率。

4.5 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地理标志认证申报资料收集、专家评审、产品和环境检测、专题片制作、标志使用推广、产品宣传和后续品质保持等各项费用较大,应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力争扶风农产品进入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库,为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打好基础;应尽快建立由政府、中介协会、企业和农户多主体共同组成的品牌经营运作体系,形成“政府+中介协会+企业”的多方联动推进品牌运作机制[1]。

缺乏声誉较强溢价较高的农产品品牌,是扶风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当前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具有独特地域、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着力打造扶风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标志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