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薪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2021-12-07河北经贸大学李晓乐陈晟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务建筑行业监察

河北经贸大学 李晓乐 陈晟

1 问题的提出

现如今,农民工工资久拖不付问题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这是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影响农民工自身生计,还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一系列计划。政府颁布的有关农民工欠薪的政策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理解:市场、政府管理以及法律。

尽管为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政策很多,有一些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欠薪问题仍然存在,甚至部分政策失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产生欠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没有被解决,治理工作需继续加大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1月以来河北省有24家单位和个人被列入河北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中。如何才能真正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发生,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欠薪政策如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2 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建筑行业生产总值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日益提升,农民渐渐走向工地。但是,全球经济危机风波后,房地产业遭到了巨大冲击,大批的房地产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资金链条断裂,甚至倒闭。处于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建筑业同样受到重创。中国建筑行业历来按工程进度拨款,层层垫资、层层转包,这就导致处于产业链条底端的农民工的待遇抓在上游企业手中,上游企业压低工资,甚至有时农民工拿不到工资(如图1)。

经过笔者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大背景获知,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建筑单位前期资金准备不充分,难以按计划如期支付工程款

建筑单位不按计划如期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促使施工单位资金链条断裂,最终使农民工没有办法按时拿到报酬。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投资的一些工程,缺乏可行性研究,其盲目性导致地方财政上的资金难以拨付;另一方面是项目开发前期,开发商存在欺瞒的行为,资金准备不足或者与项目不匹配,甚至利用发包权要求建筑单位层层垫资[7]。

2.2 “层层分包”拉长工资支付链

建筑行业的分包体制导致农民工工资支付链条被拉长,支付风险层层转移到农民工身上,所以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工资久拖不付情况最为严重;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形成源头,可以从包工头、施工单位、项目开发商、甚至地方政府这几个方面分析。

2.3 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不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农民工作为一个较大的群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遇到欠薪问题,经常因为求助无门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处于劣势地位。

3 政策失效的原因

3.1 中央政策到地方走形,难以发挥作用

我国的政策一般由中央颁布指导方针,再由各个地方政府执行。地方官员一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行一边观察实施情况,实行时效性差,政策难以发挥作用。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抵制政策,其次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使政策“走样”,效果就差很多[5]。

3.2 监察和执法队伍执行能力不够,建设不足以匹配工作要求

笔者查阅人社部最新公布的资料发现,监察执法队伍人员不足问题受到关注,致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加,但是与同期用人单位人员的增长速度相比,明显满足不了需求,使得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个员工当几个人用。为了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劳动监察部门一般会向社会招聘兼职人员,人容易招来,但是招来即上岗,不培训,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差。

3.3 相关部门单线工作、联系稀疏,工作效率低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涉及的产业链条长,其中利益主体包括包工头、施工单位、项目开发商,甚至地方政府等,问题复杂,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项措施就能解决的,它既需要行政手段的灵活运用,也需要司法措施的强制性;既要有调解手段,也要用强制措施;既要有制度方面的帮助,也要有物质方面的帮助;既要发挥市场的自我调控,也要有政府结合具体情况的管控。必须多个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多种措施一起,有层次地开展工作[3]。

3.4 劳务派遣公司“空壳”运转

我国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处于两种方式并进的状态:市场管理严谨有序的市民劳动力市场和缺乏管理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中以建筑行业劳动力市场最为突出。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一般由称作“建筑劳务公司”的包工头组织,这些包工头在同乡中召集一些人就可以组成一个所谓的公司,根本不具备一个企业运转所需要的职能[4]。

4 政策失效的对策和建议

4.1 发挥部门联动机制

对于恶意欠薪行为,要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增强合力。对拖欠工资违法事实确凿、经责令改正拒不履行的建筑单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嫌疑人,相关部门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9]。

4.2 建设严格的执法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核心是建设严格纪律的执法监督队伍,一要增加专职监察工作人员的数量。可以通过专业性考试等多种渠道来招录劳动监察人员,同时工作中要互相帮助,多多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二是要提高监察部门的级别。监察队伍实际上作用巨大,往往涉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监察部门的级别偏低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的进展。三要推动监察力量的垂直集中管理。垂直管理一方面有利于业务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综合科室的人员,集中更多人力物力到一线执法,充实一线执法力量[8]。

4.3 培育规范的劳务派遣公司

规范的劳务派遣公司对于开发商开展后续工作以及农民工工资发放都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简化工作程序,另一方面争议也会减少。培育规范的劳动派遣公司,首先一定要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行规;其次,对于劳务派遣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最后,劳务派遣公司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管理起来也方便。

4.4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认知

相关政策出台后,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例如,电视广播、微信官方账号等线上宣传结合社区、工地等线下宣传,力求每一个农民工知道政策,了解政策,遇到问题学会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农民工的良好认知其实对于政策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务建筑行业监察
雇员对交通伤害发生负主要责任,能否要求雇主赔偿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