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

2021-12-07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邹芮

河北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村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邹芮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表明中国将继续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壮大工业,宜居生态,农村文明,有效治理和繁荣生活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政策体系,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发展农村体育能够充分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工业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

1 农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体育的结合发展

农民作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因此提升农民的素质水平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发展农民体育健身这一重要方式来提高农民的素质水平。加大农村体育的发展力度,使农民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愈来愈丰富多样,树立农民的健身观念,逐步使生活方式走向健康化、文明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农村体育产业的能够全面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来源于农村振兴,其旨在为乡村居民带来适合当前我国时代发展、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物质生活成果,提升生活水平,乡村居民通过建设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农村综合体育产业市场,使乡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起感受我国体育产业物质丰富的成果[1]。这也突出了我国平等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体育发展缺乏认识与思考

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工作极为关注,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从此带动了我国体育运动快速发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制定了促进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在国家的战略发展中新增全民健身这一内容。发展体育强国,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体育事业必须展现其全部的作用。应认识到国家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了农村体育,农村体育的发展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不仅影响着大众体育的发展和改善全民健身体系的总体情况,还影响着建设体育强国和国家战略部署的大局,将乡村体育的现代化发展[2],建设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根本要求。

2.2 农村体育发展缺少动力与目标

新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逐渐增长对小康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一个历史性变化,并且关系到大局发展。根据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矛盾。人们对小康生活逐渐增长的需求是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基础,农村体育的现代化也应着眼于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努力优化完善是体育发展中地区和地区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以及难以充分满足体育服务的需求。实现农村繁荣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是农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其计划和构想必将贯穿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与农业现代化相比,农村现代化涉及范围及层面较为广泛。农村体育发展现代化的目标应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和体育文化的强烈欲望,推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上升,完成对农村工业、生活富裕、当地习俗文明等农村振兴的总体要求。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路径

3.1 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家治理的体系是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而国家治理能力是利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一切事务的能力”[3]。这突出了党在国家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导地位,以及党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的领导作用。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基础不稳定,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要求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结构组织、资金来源、宣传指导、培育人才等层面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农业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指导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是实际农村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基础,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贯彻落实,激起并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体育健身的需求,优化农村体育服务公共体系,营建优越的健身文化环境,全面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完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农民体育发展的局面,促进现代化农村体育蓬勃发展。

3.2 运用科学技术,完成农村体育网络化管理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字网络应用的基础上,可更好地实现农村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根据大数据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的互联网体育用户数量达到5.9亿人,预计到2025年将会达到10亿人。根据最新统计,到201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用户占比35.0%,规模在3.3亿,较前一年增长了921万人。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具有最大的互联网发展潜力,随着国家逐渐颁布“三网融合”的政策,各地区对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愈发重视,成立了对农村地区全方位进行服务的综合网络平台——“数字乡村”项目[4]。数字化网络模式可以被用于农村体育网络化管理当中,进而建立垂直门户的网络形式,也能够创建更具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独立网站。“互联网+”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农村体育健身的影响范围、增加体育产品的销量,促进互联网与体育企业进一步结合发展,使广大农民受益。上述发展模式不仅完成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多种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农村体育运动的管理水平,还让农民获得体育信息的渠道有所增加,使农民能够有效、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体育信息,并提高他们在体育参与中的热情和积极性。

3.3 建立农村体育组织,培养体育人才

在政府部门的决策,政策对农民的惠益,健身项目的应用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持下,现代化农村体育建设仍需要组织帮助和大量专业人才,才能持续有效的进一步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5],要坚持“农民主体,创新进步,主导骨干,重心向下,农民体育一体化”的根本准则,改善农民身边的健身组织,增强对农民的健身指导,主动组织周围的农民运动。据有关调查,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综合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体育组织不健全,缺少各种体育人才。组织管理体育人员、农村体育指导人员、农村体育老师等都包括在农村体育人才当中,除村镇体育站专职人员外,大部分体育组织和管理人才都是农村体育精英,在农村体育中具有一定的威严和影响力,在组织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中起着组织和引领的作用;乡镇体育站的工作人员、体育老师、事业单位的干部、体育业余爱好者构成了农村体育指导员,在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上都需要增加和提高,迫在眉睫的是需要培育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农村体育指导员;农村体育发展中做核心的力量就是农村体育老师,目前,他们大多是以兼职的形式授课,专业基础较欠缺,因此,应增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充分展现地方高校的优势,引进专业体育人才,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总体水平。简而言之,要对农村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引起高度重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热情,在农村体育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

4 结语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一个艰难而微弱的环节就是农村体育。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体育现代化提供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会,农村体育的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应增强使命感、急迫感和责任感,在促进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和发展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中,促进平衡、为打造农村居民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而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水平,满足和完善农村人民生活的需求,为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做好坚固的基础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