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边吹过四季的风

2021-12-06李建国张娇莉

河南电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电网

文_李建国 图_张娇莉

冬去了春又回,暑走了秋再来,时光流转间、季节更替中,我在电力新闻宣传这个岗位上已走过了16个年头。

云卷云舒,日落日出。品读岁月的长度,回望走过的路途,多少年来,我在暖暖的春风中看铁塔飞架、银线交织,用文字记录芬芳大地七彩霓虹的温馨与祥和;我在炙热的夏风中看电机轰鸣、焊花飞舞,用相机定格王屋山下电流涌动、产业腾飞的速度与激情;我在飒飒的秋风中看机井引流、硕果满枝,用视频录制愚公故里广袤乡村的丰收与喜悦;我在飘洒的冬雪中看电光璀璨、灯火烂漫,用真情书写济水之源山川河流的壮美与辽阔。

光阴刻满似水的流年,身边吹过四季的轻风。岁月的长河里,白驹过隙、沧桑变迁,不觉间16年转瞬即逝;人生的历程上,青春渐远、往事历历,盘点时16年却又漫长。

“新闻宣传岗位很辛苦,也很光荣。干好这项工作,要有责任心,有精气神,甘于吃苦受累,用心发现新闻线索,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是到岗当天,师傅与我交流时说的话。我的师傅数十年如一日,深入基层、蹲守一线,用心采访、笔耕不辍,即使两鬓染霜,依然热情不减,一直干到退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择一业、终一生的默默坚守,干一行、爱一行的不懈追求。

尽己所能,做到最好。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做像他那样的电力新闻工作者。从此,我把“写好电力新闻、讲好电网故事”作为坐标,将“把新闻写出彩、把故事讲精彩”作为取向。这一坚守,就没有间歇过。责任与热忱相伴,勤勉与汗水相随。曾记得旭日东升、晨露滴翠,我在田间的小路上匆匆前行、赶往施工现场;曾记得暮色四合、月光如水,我在狭窄的书房中整理思绪、轻轻敲击键盘。季节更替中感慨时光悄然流转,不经意间身边已然吹过四季的风。

四季的风,四季的雨,四季的景色在变,不变的是对职业的热爱,是对事业的追求。正因如此,平静中有涟漪,平凡中有激情,平实中有充实,平淡中有收获。春天,我梳理梦想、播撒希望,朝着目标出发;夏天,我穿过高山原野、走过铁塔银线,来到电网建设工地,感受电力员工的辛勤付出;秋天,我来到“煤改电”工程、来到技改大修现场,见证电力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冬天,我来到乡村洒满灯光的小屋、来到农业产业项目接电的现场,见证用电质量的变化,体会电网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身边吹过四季的风,脚下踏着厚实的土,认真记录感动的瞬间,用心书写新时代电力人的故事。

那年,春暖花开、暖风习习,我来到王屋山中的花园村、双房村和神沟村,走进蔬菜大棚基地,走进特色养殖小区,走进农产品加工车间,跟农户促膝交流,谈电网的变化、用电的变化、生活的变化;走进乡镇供电所和配网改造现场,跟电网员工谈心,挖掘服务事例,见证电力建设的艰辛,讲述奉献清洁能源背后的故事。

那年,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我走进豫西北济源市最偏远的下冶镇陶山村,白天顶着烈日,在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村内采访,感受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和山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听群众讲述脱贫的故事、致富的故事,听老乡诉说幸福感、获得感和对未来的憧憬;晚上,我住在窑洞里,整理采访素材,跟驻村书记和干部群众拉家常,充实采访内容、推敲采访细节,在满满的采访笔记中选取鲜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讲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

那年,霜叶缤纷、层林尽染,我叩开离退休职工的家门,了解半个多世纪来济源电网的发展变化、了解王屋山区的通电历史、了解一名老电力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波澜壮阔的电网发展变迁浓缩在民生改善的切实感受中,用画面性的语言,展示济源电力发展大潮中的非凡成就。

那年,寒流涌动、寒风凛冽,我走进迎峰度冬保电现场,走进“电采暖”农户家中,踩点、蹲点、跑点,认真记录细节,精心挖掘素材,让厚厚的采访笔记爬满密密的文字,从众多的素材中选取典型的例子,写成宣传报道,讲述城乡客户温暖过冬背后的故事。

难忘过去,一路前行、一路成长,生活充实而紧凑;畅想未来,我会珍惜光阴、感恩生活,愉快工作、不负韶华。

如果说,岁月如诗,我便是吟者,且行且吟,让生活盛满诗意;如果说,岁月是一首歌,我便是歌者,且行且歌,让工作富有旋律;如果说,岁月是一段路程,我便是行者,且行且梦,在四季的轻风中让生命更加充盈。

只有流逝的年轮,没有谢幕的热情。今后,在新闻宣传岗位上我将尽己所能,用热情谱写奋斗的曲,用勤勉迎接四季的风。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电网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海底变革:将世界电网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繁荣业务
穿越电网
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媒体融合环境下法治新闻宣传方式的转变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电网基建施工现场注意事项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