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021-12-06王海玉莱西市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门窗 2021年7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建筑

王海玉 莱西市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1 前言

质量控制对于房屋建筑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房屋的工程质量,质量监督机构需要进行设计和监理,采取多方位的保障措施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能够进行多方位的控制,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技术是指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工具和管理技术,在一个项目的实际活动上进行应用来帮助解决一个项目的实际问题,达到项目需求。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2.1 管理模式老旧

无论是工程管理项目还是建筑企业,都必须要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发展态势,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了对立,或者不匹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果,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必须要选择极具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式,施工质量控制在近年来也是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和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之下,建筑材料市场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类型、各种工艺的建筑材料,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程,使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现阶段的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必须要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创新。

2.2 施工技术水平落后

在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前期,都会涉及施工方案的确定、后期的组织设计以及技术的实施问题,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其应该做好前期的施工策划工作,从而让后续的施工环节更加顺利。

第一,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施工技术手段能否在这一项目中进行操作,如果不能解决当前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谨慎地选择应用的技术。

第二,技术人员应该思考怎样在施工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会由于在施工环节中缺少相应的监督和指导工作,而导致实际的施工工序无法顺利进行,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容易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健全,是许多企业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如果企业没能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确立完整的管理措施和施工制度,就很容易出现技术人员失职的问题。

2.3 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当前的建筑原材料市场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在流入市场后并没有经过相关质检人员的有效检查,从而导致一些建筑工程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后出现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建筑在完工后也极易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开发商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为了节约成本,或从中谋取利益,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规则规定进行采购。建筑企业没能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导致最终的建筑项目成果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3 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3.1 建筑材料选用

无论是对房屋建筑行业还是其他建筑行业来说,选用质量好且安全的建筑材料是工程建筑的首要目标。而建筑材料的选用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混凝土的选用。在房屋建筑施工建设期间,建筑公司一定要注重和管理砂石和水泥的质量,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房屋建造的标准要求来选择水泥和砂石材料。要严格检查砂石颗粒的等级质量和水泥含泥量的要求是否达到一定的合格标准,一定不要让不合格的水泥材料在施工现场中出现,而且施工现场所需所使用的水泥材料一定要有合格的证书,并且要有相关的专业机构检测水泥和砂石可用合格的证明。房屋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在施工现场反复地测试水泥和砂石等施工材料的可用和安全性能,如果发现实物和购买数据不同一定要及时上报,以此来确保水泥和砂石等施工材料的质量。

3.2 碎石桩和强夯结合处理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碎石桩和强夯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在技术处理当中,相关人员通过对于进行施工地基的土层厚度在实际情况中进行等级分析,进一步确定出夯量的深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土壤的密度、属性、荷载大小等相关数据,根据地基的相关性质对夯击的次数作出调整,以此来确保调整后的地基的承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对地面的打击次数和打击的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这种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3.3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完成技术交底,不仅要认真研究图纸,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运输材料的交通是否便利、通畅,安全设施是否规范、完善,保护施工人员的各种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这些都是在施工之前需要认真核查,以此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同时,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详细分配安全施工责任,秉持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让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另外,对于安全施工还要制定一定的监管制度,让所有人员都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这不仅是对施工人员负责,也是对企业发展提供的良好保障,同时还维护了企业的正面形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自觉遵守安全规则,还要监督其他人是否安全施工,让所有人员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满足规范作业的要求,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4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为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达到建筑施工的要求。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施工进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成本。

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更新,还能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竣工之后的技术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严格落实对技术材料和记录档案的整理程序,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次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技术进行改善和创新,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技术帮助。

3.5 对规范化操作进行严格要求

施工现场中,很多安全事故是由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施工操作,并对相应的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的示范与讲解,保证每一个重要岗位的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规范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规范施工。施工管理部门也应该设立相应的巡查小组,不定时地对各环节施工情况进行巡查,尽可能减少工程中出现不规范施工操作的概率。

3.6 提升监督管理人员个人专业素养

监督管理人员是进行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角色。很多施工中的问题都需要他们去发现并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一些工程中,建设单位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在选择监督、管理人员时会选用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这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通常专业素养不高、对施工流程、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也不够熟悉,这使得他们难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优化管理模式、监督模式,建设单位首先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职责。首先,建设单位应该招聘具有专业资质及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建设单位可通过一个途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例如,建设单位可定期举办一些技术交流会、研讨会,邀请在相关方面资深的专家对本司的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3.7 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

房屋建筑工程标准在建设和验收时,常常会因为其缺少一定的条文而导致其质量标准的降低,目前大多数的施工都是依据建筑法去进行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但是随着这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代的市场需求发展情况,而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也普遍存在这种违规的招标行为,建设单位不希望能够以这种低于施工成本的招标价格对其进行这种恶意的低价竞标,也不希望能够随意地压缩工期,缩短其施工成本。

房屋建筑项目是由政府投资的,其工程的建设一定会带有政治的色彩,而在检查方面也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建设工程会不顾国家定额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缩短其成本。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检验的标准,采用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进行项目施工的建造。在人才的选用上,也极易出现非专业人才的队伍。而施工单位可以随意改变工程的程序和工序,在未办理监管手续之前就开始进行整改与动工,在施工期间随意地变动自身的计划,导致建设管理的混乱。而一些建筑工程的多个部门穿插在一起,在一些职能和职责上存在一些矛盾,这会导致建设管理的失误发生,监管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管,没有办法履行职责,因此需要项目的持续改进,将上述问题厘清,并且提出解决措施,缩短其成本。

4 结束语

由于人们日渐增长的住房需求,建筑行业今年在我国非常受关注。工程管理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建设单位应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对管理模式的优化,以保证管理质量能够跟上项目需求,确保管理中不会出现安全漏洞、质量监管漏洞等,以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