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质量 强监管 树品牌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2021-12-0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种薯中药材甘肃省

者 玲

(甘肃省成县农业农村局,甘肃成县742500)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力支持,甘肃省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在重质量、强监管、树品牌等基本发展思路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建立起了优势农产品区域以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于推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做法

1.1 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

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民心之所向,符合现代农业“绿色、安全、生态、高效”的发展趋势。甘肃省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核心指标,加强产业源头的质量控制,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同时,注重投入品源头减量,加快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的备案管理建设,对于限用农药采取定点经营的方式,通过二维码跟踪、实名购买等方式保证质量跟踪,实现了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例如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的支柱性农业之一,目前种植面积超过80 万hm2,种植面积处于国内第二,而产量则位于全国第一。为了有效保证马铃薯产品质量,甘肃省加大源头质量控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全省开展优良基地的选址建设,挑选最佳的种薯繁育基地。目前,甘肃省已经完成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总体覆盖,并且不断完善种薯的扩繁体系,最终形成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的体系[1]。除了在省内实现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全覆盖,同时也积极向外省提供马铃薯原种,每年向其他省份销售的鲜薯超过350 万t,是中原地区最主要的马铃薯供应方,在华南、西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产品外销东盟的甘肃名片之一。

1.2 加强产业建设监管,加强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

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甘肃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加强农业建设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蔬菜产业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推动农民增收最为关键的措施和渠道,同时也是畅销全国并且外销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中亚、日本、韩国、东盟等)的重点产品[2]。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建立起了完善的蔬菜优势产区,包括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等,甘肃省已成为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寒区域蔬菜的重要供应区域。除此之外,甘肃省畜牧业也成为支柱性特色产业之一,甘肃的牛羊存栏量处在我国的第11 位和第5 位,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为了确保蔬菜以及肉食品的安全性,县乡级别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快检预警方面的功能,每一年所检测的样品数量超过70 万个,大体上实现了全省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生产基地的全覆盖。对于省市级别来说,积极采取风险监测以及监督抽检的“两检合一、检打联动”措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不合格产品加强追踪和溯源,对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同时,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业”的监管措施,建立农资监管信息平台,提升了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监管责任的落实情况,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归入主要责任体系中,积极推进乡(镇)监管队伍素质水平的提升[3]。积极完善监管的硬件支撑,加强流动监测车辆、执法取证、检测设备等相应设施的配置,确保其能够覆盖到全县乡区域。

1.3 加强品牌建设

特色农业是甘肃农业的基本属性,但在不同产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并且始终处在调整优化阶段。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农业整体性发展,一定要树立“农业品牌体系”的总体发展思路。要以农业品牌体系作为基础出发点,加强地域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政策精准化设计,建立较为完整的对策体系。第一,以农业品牌体系构成为基础,建立总体政策性纲领,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性统领作用。第二,从省级层面建立农业品牌体系,落实领导责任机制,确保农业品牌谋划、规划和实施、品牌体系监督等各方面工作,有效推动政策体系发展。第三,根据不同农业品牌类型针对性地制定全省不同专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政策。第四,对于县级区域来说,不断完善多主体协商以及执行的体制机制,以县级区域具体情况为依据推动政策措施的建设,充分提升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为了有效推动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发展,政府机构应积极落实品牌农业建设相应措施,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建立品牌农产品。要以绿色农业作为基本发展原则,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农业品牌推广,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进一步发展。例如甘肃省所处区域海拔相对较高,所以具有非常丰富的光照条件,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当地水果生长,使其具有非常好的外观以及口感。基于此,全省大力推广林果业发展,现阶段林果业面积已经近66.67 万hm2,总体产值达到了200 亿元之上,其中“花牛苹果”“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秦安苹果”等都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除此之外,甘肃省地理跨度大,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所以非常适合中药材种植。现阶段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全国第一,并且形成了岷县当归、渭源党参、陇西黄芪、礼县大黄等多个区域品牌,得到了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有关部门认定岷县是全国当归之乡,陇西是全国黄芪之乡,渭源是全国党参之乡,西和是全国半夏之乡。甘肃省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全产业链”作为基本的发展原则,加强标准化、规范化药材基地的建设,做强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做活中药材市场,以抓点示范为抓手,建设了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创建了中药材产业强县,打造了具有突出影响力的甘肃中药材知名品牌,努力提升了中药材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2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建设一直是国家的重点产业之一。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针对特色区域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通过重质量、强监管、树品牌的基本策略大大推动了区域性特色农业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种薯中药材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