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整治河道规划

熊 波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随着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逐渐加大,河流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当前我国在河流治理上应用了较多措施,但还存在着水资源匮乏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

1 河道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从总体上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已经从以往水利观念开始向现代水利发生转变[1]。在新的形势下,人们逐渐认知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因此,人们应更好地适应自然变化,针对河流自然环境的变化,能够对其进行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2 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在人口资源环境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其中水安全以及水环境和水资源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农业社会发展中,主要是以水为重点内容。在当前形势下,水利在社会产业设施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应将水利融入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之中,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紧密的联系。

2 河道治理工作的必然性

对于河道治理工作来讲,主要是针对洪涝灾害以及水污染进行的一种治理。河道不仅代表着城市形象,同时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发展战略中,水体环境治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出美好环境,就应将河道进行治理,确保城市水体环境不断改善,同时还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当前河道治理面临的现状

3.1 环境因素对河道治理具有影响

一些地区拥有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同时土质也十分疏松,进而对水土具有较弱的保持能力。尤其在夏季,降雨量在不断增大,同时降水十分集中,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受冲刷作用,大部分水土都流入到河道之中,并形成堆积,最终导致较高的含沙量,进而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1]。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河道周围会有较多的高层建筑物,因此在河道周围人群是十分集中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将会产生很多垃圾。在一定程度上讲,建筑物的增多将导致绿化面积减少,最终影响环境。

3.2 河道经常堵塞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一些生活垃圾经常进入到河道当中,进而导致河道堵塞。假如在降水季节发生这样的情况,河道不能发挥排水功能,将给城市居民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另外,在河道进行治理时,会利用到一些硬质材料,进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坡面当中利用硬质材料,对两岸植被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周边景观效果也不尽人意。虽然具备防洪功能,但却忽略了环境景观的作用。二是对河道渗透功能具有严重影响,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时造成城市地下水短缺。

3.3 部分河道在整治规划中具有不合理性

当前河道在进行整治过程中,部分河道没有进行严格规划,进而不能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治理过程中合理规划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能推进治理进度,最终提升治理效果。

3.4 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人才

在河道治理中,由于人才的缺乏,进而导致治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一般来讲,大部分专业性人才都会集中在大型河道治理当中,利用一些先进设备以及技术等,确保大型河道通畅。但针对小型河道,缺乏专业性人才,同时缺少技术设备等,最终小型河道治理效果令人担忧。另外,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各个部门也会将精力集中在大型河道上,而忽视了小型河道的作用。小型河道治理中都是分派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整治,这样的方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2],但从整体上看,工程质量与实际标准相差甚远,在运行中也留有安全隐患,同时使用寿命较短,当发生洪涝等灾害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事故。

4 加强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4.1 因地制宜治理河道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与自然环境以及天气条件等结合开来,进行全面性治理。一些自然环境差的应对其河道环境进行改善,例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可以选择植被覆盖以及将土壤固化剂利用其中等,确保加固土壤,还能防止水土流失等。针对天气变化大的地方,应根据天气利用不同措施,例如对于降水十分集中的季节,可以选择开挖河道的方式,不仅对引水具有帮助,同时还能将河道进行及时的清理,最终确保河道畅通。

4.2 科学规划

一是在进行规划时应以治理目标为基准。在实际规划中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明确河道治理方案,确保参与人员对河道治理有所了解。另外,还应对河道整治重心向参与人员进行交代,保证参与人员能够积极主动融入治理当中,最终提高治理效率[2]。二是规划过程中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河道情况以及地区财力、物力、资源等情况。三是规划应与长远目标进行协调,统筹兼顾。

4.3 建设河道基础性设施

对于河道治理而言,其基础性设施主要是以提高河道工作质量为基准。因此,要真正意义上确保河道治理质量的提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对于缺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建设。由于缺失基础设施,将导致河道治理不能顺利进行,同时整治计划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治理质量得不到提高[1]。二是针对已有的设施建设应进行定期检查以及维修等,确保正常利用。针对陈旧设施,应立即上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4.4 积极改善河道水质

改善河道水质,工作人员应将污染源集中排入污水管道。在实践过程中,按照河道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如果沿河有道路,可以在沿河道路进行敷设。反之,可以将截污管道在防汛通道内进行敷设。除此之外,对于河道污染大多数是以面源污染为主,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如透水铺装以及建立生态护岸等都是一些常用措施。

4.5 积极引进人才,及时清理河道

针对河道堵塞,应派遣部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确保河道通畅。作为监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禁止个人占有河道等情况发生。另外,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合作,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3]。同时,邀请专业讲师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将河道治理落到实处。

5 结束语

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当前形势下,河道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最终确保河道治理质量的提升,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整治河道规划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