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美丽内蒙古开启“美颜”

2021-12-06楼昕汤馨怡杨永胜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永胜美颜内蒙古

□Q:本刊记者 楼昕 汤馨怡 A:杨永胜

Q:据公开报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包头市是最早开展城市规划的。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请问,在全面强化城市规划设计上,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规划院)承担了什么角色、发挥了哪些作用?

A:内蒙古包头建城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工作逐步推行,包头市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城市规划的城市,那个时候,内蒙古的建筑风格是汉、藏、蒙古式的混合。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加强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建起一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建筑,如政府办公大楼、博物馆、展览馆、大学等。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规定城市建设要把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地区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进入有组织推动的新阶段。

我所就职的内蒙古规划院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市政设计所,原隶属于自治区建设厅二级单位,2004年改制为科技型股份制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在内蒙古,这一变化同样巨大。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前瞻性的、严肃性的,不能拍脑袋决策。内蒙古地域辽阔,但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乃至当今的文化特点、生产方式、民俗风情有一定差异也有一定共性。为尽可能保留北部边疆城镇特有的风情风貌,每一次规划设计前,我们都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调研论证,确定城市主要风貌特色和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尽可能多地保留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和民族符号。

这些年来,我们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法规、办法以及行业规范规程,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的体系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发展战略,主持或参与编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技术导则》《村庄整治技术标准》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标准规范23项,主持或参与内蒙古规划院科研业务楼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研究、国家北方寒冷地区农房节能技术研究(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研究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课题22项。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城市规划管理做精做细,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先后参与了自治区级、市级、旗县级20余项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城市双修”课题研究,主编的《内蒙古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课题研究及导则》,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表扬奖。

可以说,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内蒙古有几个很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老百姓的居住水平有了根本性改善;其次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根本性改变,无论是交通工程还是市政工程,无论是人均水平还是绝对建设数量,都经得住检验。

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阿尔山火车站……规划院近年来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呼和浩特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0年,全院实现收入1.5亿元,纳税14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城市更新、智慧水务、海绵城市、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新业务,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品牌,为百姓的美好生活,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创新与转型作出应有贡献。

Q:我们常说,规划设计行业是极具情怀属性的,请问这份情怀、热爱与商业现实之间应该如何取舍?

A:我认为这两者之间不是取舍,而是平衡,或是说,这是寻找初心的过程。我们规划院目前有员工350余人,具有注册执业资格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90%以上,硕博以上学历百余人。规划院是拥有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等甲级资质的综合性设计研究机构,是具有城乡规划甲级和建筑工程甲级资质的双甲级设计院,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评价一家规划设计院好不好,不同人有不同标准,看资质、看奖项、看资历、看营业额……可对我来说,规划师的初心最为珍贵。这份初心,往大里说,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目标,往小处讲,是设计者的兴趣与热爱。

内蒙古规划院是由国企改制而来,这份红色底蕴一直伴随全体员工成长。2019 年,规划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下设7 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1 名。规划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专职副书记履行直接责任,内设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遵循“以研兴产、以产促研、产研辅政”的理念,业务规模、市场能力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企业党建与业务互促共强。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我们举办技术讲座、技术成果质量检查、学术交流会等会议活动,打造“职工书屋”文化阵地,大力建设学习型企业,鼓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定期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专题培训会和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会,加强党员设计师党性观念,树立原创意识、精品意识,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每位党员的思想和工作遵从。

在实践活动中,规划院党委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工会、团委合建的工作思路,组建体育社团、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安排职工体检、举办联谊交友会和亲子活动等,营造家的氛围,把党员职工牢牢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如今,规划院内部基本形成了能上能下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选拔机制,中层管理人员全部是80后,形成了有活力和进取的工作氛围。规划院积极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被动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完成的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乌兰察布市恒大珺庭、包头师范学院综合教学实训楼等多项绿色建筑咨询项目得到业内一致好评。截至2020年底,规划院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8 项软著登记、12 项新型专利,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Q:眼下,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重视城市设计工作,在您看来,规划将如何为城市赋能?

A:近年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全面加强在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工作,体现地域特色、彰显亮丽城市风貌。对于我们北部地区而言,城市规划不能简单重复东部地区走过的老路,而是要结合区位优势,尊重客观规律,差异化发展。一方面,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提升技能,邀请更多有多学科背景的技术人员加入进来,强化资源整合,体现地域特色,凸显优势特点;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大数据、智慧化等技术手段,制定具有战略指引意义的规划,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服务。

记者印象

临危受命 不负使命

□汤馨怡

从学校校长到规划院院长,杨永胜都爱操心,“管理是无止境的。”在杨永胜看来,做企业,最难的是管理,最重要的是正风气,要有责任感。20 多年前,杨永胜刚到内蒙古规划院,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当时的内蒙古规划院,机制不顺,人员涣散,考核评级为最低等级,亟须整顿。“没有业务、没有项目,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杨永胜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推选为新一任院长。当时的他正在内蒙古建筑学校任副校长,分管校办企业和继续教育,业绩和口碑都不错,组织看中了他的魄力和责任感,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改变规划院的现状。

年轻的杨永胜欣然接受了。他觉得要趁年轻多做事、多进步。然而任命的那天,到了规划院,他傻眼了——规划院里正常上班的没几个人,所用设备也十分落后。“当时在建筑学校,我们已经开始用计算机作图了,但在规划院,别说计算机了,连图板都非常老旧。”杨永胜知道,自己此后的工作将困难重重。

然而一年后,规划院的考核结果就从“差”变成了“突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及“秘诀”,杨永胜笑道:“哪有什么秘诀,当时只觉得组织既然这么信任我,我就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不能做不好,要全身心投入去化解问题。”

刚到规划院,杨永胜认为首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要改变风气。于是他和员工一个个谈心,“我告诉他们,我有信心,去拓展项目,大家要一起努力。”通过谈心,他发现很多科班出身的员工,其实也很想有所作为,但苦于整个环境,无处发挥,杨永胜的到来,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杨永胜对人员进行了调整,把员工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另一方面,他开始对外招人,但情况并不乐观。“招不到人。”杨永胜也很无奈,“当时我们企业的状态根本吸引不到人才。”他多方努力,充分运用自己过往经历中的各种资源,找项目、找技术人员,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我相信邪不胜正,我一心为企业,一定可以获得大多数人认可。”在杨永胜的带领下,企业渐渐好转起来。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2004 年,规划院改制成了民营企业,也迎来了业务高潮,在市政基础建设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口碑,企业声誉越来越好,风气越来越正,逐渐成为内蒙古规划设计行业龙头企业。

“今年我们新招了38名员工,一半是研究生,一半是本科生,他们来自21所院校,其中17所是内蒙古区外学校,包括海外的。”杨永胜很自豪,“像我们这样相对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是很困难的,能招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说明我们有实力,有竞争力!”

不断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这是内蒙古规划院的理念,杨永胜还要继续操心,努力让内蒙古规划院成为国内一流的城乡规划与工程设计综合服务研究院。

猜你喜欢

永胜美颜内蒙古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人工“美颜”
要照片不要“照骗”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
闫锡聪
活着
美颜与反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