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抄报

2021-12-05来轲袁超

曲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手抄报建党火车

来轲 袁超

甲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乙 大家好!

甲 站在这里,看大家都特别开心。

乙 是啊,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肯定是越来越开心。

甲 我最近不太开心。

乙 你家房倒了?

甲 你怎么说话呢?

乙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啊

甲 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乙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

甲 我家明明7歲了。

乙 是啊。

甲 上一年级,这不是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把全家弄得全民皆兵的。

乙 这作业的威力挺大啊?现在我们国家不是不让给孩子布置作业了吗?

甲 也不是什么书面作业,就是让孩子做一份手抄报。

乙 手抄报有什么难的啊,不就是写写画画的吗?

甲 没那么简单,手抄报有主题。

乙 什么主题?

甲 建党100周年中国的变化。

乙 对了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建立100周年,问题是孩子哪知道什么是100周年的变化啊。

甲 是啊,你说这种问题,你问我们大人,我的感悟都不一定深刻啊。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带领着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科教文卫到各个方面都屹立于世界的舞台,傲视东方,所以作为中国人我骄傲!

乙 你这感悟就挺深刻的啦。

甲 说完我得问问孩子,你听懂了吗?你再看我那孩子,爸爸,我,听懂什么?听懂什么?

乙 这是谁啊?

甲 我爸爸啊。

乙 老爷子?

甲 就你说的那个孩子能听懂吗?我来给孩子说,宝贝手抄报上你就画一个火车。

乙 火车?

甲 建党100周年的变化对于我来说啊就是俩字,速度!

乙 怎么是速度呢?

甲 你忘啦?我们家老爷子是火车司机,一辈子和速度打交道。

乙 对。

甲 大孙子……

乙 往那边比划,占人便宜啊。

甲 爷爷我开了一辈子的火车,当年那可都是蒸汽机车,车上拉着一个锅炉,遇见上坡得七八个人往里面添煤,司机把控机车运行,副司机从一边协助,还要负责全车零件的润滑,司炉负责机车动力,司旗是信号员,随时发出停或走的讯号,我记得那时候从兰州到西宁200多公里得开整整12个小时。

乙 12个小时?那晚上咋办?

甲 你是咱家傻小子吧?到了晚上也不能睡觉,一路全神贯注,左眼看着水表,右眼看着气压表,一刻都不能放松,是跑得又慢人又累。

乙 我改傻小子了。

甲 但是当年的我,也是最帅最年轻有为的司机呢,我妈坐不住了,(奶奶)呀呀呀呀。

乙 这是怎么了?

甲 (奶奶)“就你还最帅的?开完车回到家,就只有一嘴的牙是白的,那脸黑的和那煤都没区别了。”(爷爷)“我黑我光荣!再者说又不是我一个人黑,一趟车跑下来,所有人都是一身的灰。一直到1999年,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蒸汽车换成了内机车燃车,我们感觉就像天堂一样。”(奶奶)“是,你换完车后把我吓一跳,早上出的门,我还没做晚饭你就回来了,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我都以为你溜号了。”(爷爷)“你再看看现在,咱们国家的机车从蒸汽时代发展到内燃机车再到我们的高铁,机车速度也是屡创新高。从160公里每小时,到200公里每小时,再到250、300,现在高铁都350多公里每小时了,兰州到西宁就1个多小时,那是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驾驶员穿着西服带着大檐帽多好看,我看着都眼馋。现在坐车也舒服,就和坐轿子一样,就连我们的总书记出门都坐高铁,高铁已经变成了我们中国的一张名片了。所以建党100周年的变化对我来说就是火车的速度,火车的速度就是中国的速度。”

乙 老爷子说的也有道理。

甲 宝贝,爷爷说的你明白了吗?

甲 (奶奶)“糟老头子,一辈子就知道火车,还中国速度,要是比速度就得画咱们国家的航天飞船,神州火箭那不比你的火车快多了?”

乙 那倒是快多了。

甲 (奶奶)“所以啊大孙子,别听你爷爷说的。”

乙 你往那边比划行不行。

甲 (奶奶)“听奶奶给你说,当然啊,奶奶说的可能没有你爷爷说的好,我觉得啊,你得画画我们新农村。”

乙 新农村怎么画啊?

甲 (奶奶)“你就画些大房子,对于奶奶来说,建党100周年的变化啊是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好了。”

乙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甲 ( 奶奶)“我小时候啊住的都是窑洞,家里兄弟姐妹也多,四五个兄弟姐妹睡在一个炕上。家里的粮永远都是不够吃,每人都是定量,就这样每次都是还没到月底粮缸里的粮就没有了。没办法就去挖点野菜弄点面糊糊,烙点野菜饼吃,衣服大哥穿完大姐穿,等穿到我这早都是补丁摞补丁了。等到过年吃一顿饺子那是真香啊,为了多吃几个饺子,争着抢着去煮饺子,从没煮熟就开始尝,一锅等煮熟就剩半锅了。随着我们长大了,窑洞也变成了土坯房,就那样日子还是不好过。后来改革开放了哥哥姐姐都开始工作挣钱了,我们才住上了砖瓦房。”

乙 那时候的日子是不好过。

甲 (奶奶)“但你再看看现在,别说城市了,就说我的老家,大变样了!国家精准扶贫,把水引来,把路修通,农村都变成新农村了。住的房子都和有钱人的小别墅一样了,房子又大又敞亮。国家帮你想办法挣钱,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那种没吃没穿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乙 对!国家全面脱贫奔小康,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你别说你爸你妈说的都挺好。

甲 挺好什么啊,老两口就为这事吵起来了。“老婆子我告诉你,必须画火车!我开了一辈子火车就得画火车。”“老头子,没有你这么不讲理的人,你开火车就得让孙子画火车啊,就画新农村!”“就得画火车,火车快了就代表中国经济发展快了!”“就画新农村,新农村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新生活。”“坐火车也是大家的新生活。”“新农村也是经济发展。”“画火车!”“画农村!”哎呀,当时我的头就大了。

乙 你快劝劝啊。

甲 正要劝,哎!我媳妇回来了,劝好了我爹,安抚好了我妈,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她也有不同意见了。

乙 她怎么说啊?

甲 儿子。

乙 你家这都什么毛病?

甲 我告诉你啊,你就画一个你自己。

乙 画你儿子自己?

甲 当时我也不明白,听我媳妇说完才知道。

乙 她怎么说的?

甲 (媳妇)“宝贝你就代表了建党100周年的变化啊,你看看你现在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妈妈小时候可不能和你比。你现在早餐吃的都是牛奶面包,妈妈小时候只能吃馒头;你现在穿的衣服都是名牌,妈妈我只能在过节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你玩的是平板电脑,妈妈记得小时候过9岁生日的时候才收到我的第一台游戏机……”

乙 那时候游戏机都是小霸王。

甲 不对,当时我的游戏机屏幕中间有两个小海豚,按键往小海豚的嘴上套圈。

乙 这也叫游戏机啊?

甲 所以你要记住现在的一切都是共产党带给我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宝贝你明白了吗?

乙 孩子怎么说啊?

甲 妈妈我早就明白了,你们说的我都明白了,我会画上爷爷的火车,还有奶奶的大房子,还有妈妈的我。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变化,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

乙 人孩子早都明白了。

甲 他明白了,我不高兴了。

乙 你又为啥不高兴啊?

甲 明明,你过来,爷爷奶奶妈妈说的你都明白了,都采纳了,那爸爸我说的呢?

乙 你这是吃醋了。

甲 手抄报,你不光得有画,你还得写点什么不是?快把爸爸的话都写上。

乙 你至于的吗?

甲 爸爸,画都满了,你说的那些写不下啊。

乙 得,没地写了。

甲 不过有一句话我会写。

乙 我知道,我是中国人。

合 我骄傲!

点评:

点评相声《手抄报》对我来说极具挑战,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生活。孩子还小,没到写手抄报的年龄,我上小学时又没有手抄报,只有黑板报,所以数次打开电脑,又数次关上,大有捉襟见肘之感。思来想去,只有凭借黑板报那点浅薄的经历肤浅地谈一谈这篇《手抄报》了。

先啰唆几句黑板报吧。我上小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每个班级后面墙上都有一块大黑板,为展现班级个性与才华,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要更新一期。创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开班会讨论确定主题,如“植树节”“儿童节”“我的祖国”“我的理想”等,然后根据主题搜集素材。老师一声令,整个班都发动了。那時没有网络,信息渠道少得可怜,但每位同学都不遗余力,或查书,或翻报,或求助家长,或独立创作,把认为最新奇有趣的素材搜寻出来交给老师,再经过优中选优,好中选好,遴选出最精彩的作为板报素材。最后进入绘制阶段。这时,那些写字漂亮的、美术老得优的同学就登场了。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拿出比考试都专注的状态去创作板报的每一部分,经过两三天的细细雕琢,一期精美的板报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同学们都特喜欢,都以自己班的板报为荣,甚至更换版面时都舍不得擦。

我想,相声的创作也大概要遵循这个思路吧,即确定主题内容,全面搜集素材,最终转化成相声文本,每一步都必不可少,步步到位才能创作出相对合格的作品。再回到这篇《手抄报》上来,这篇作品主题内容值得称道。建党100周年,这是中国2021年的大事、喜事、振奋人心的事,应大写而特写,这是一个新时代曲艺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与情怀。而作者又巧妙地利用小学生写手抄报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利用家庭成员的争论作为喜剧线,从而反映建党百年来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主题内容设定精巧而正能量,并且做到了故事线与喜剧线的相结合。

然而,问题出在了第二步,也就是素材的收集上,这包括相关资料的采集与对生活的体验。这方面,作者下的功夫显然有限。以高铁桥段为例,素材内容过于普通化、表面化,不足以支撑铁路老司机爷爷这个人物。相声的素材要好玩,接地气,支撑人物。我曾经跟一个铁路老司机聊过天,谈到酣处也跟我忆起了往昔,他没说当初车速如何慢,更没提蒸汽机车工作环境怎样差,而是自嘲地说,“我们当年远看像拾破烂儿的,近看像个要饭儿的,走到跟前看,原来是机务段儿的。”当时我就乐了,笑后又有些心酸,不禁又让我联想到当下,动车上那一个个惊艳的“制服小姐姐”和帅气的“大檐帽小哥哥”,还有那一条条大气磅礴蜿蜒于广袤大地上的高速铁路,更有令铁粉们惊声尖叫的复兴号系列:“红神龙”“金凤凰”“瑞雪迎春”“龙凤呈祥”,这一切都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老司机的一番话,让我有了这么多感触,这可能就是素材的力量吧。

再说说第三步转化成相声文本。这是一个把搜集的有效素材与相声技巧相结合,经过细细打磨,升华成完整作品的过程。相声技巧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我觉得,作者在这方面也是有欠缺的。首先,没有准确掌握相声的语言。如:“甲:站在这里,看大家都特别开心。乙:是啊,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肯定是越来越开心。甲:我最近不太开心。”这样的语言在生活中也许会出现,但在相声作品中却是需要避免的,3句话用了两个“越来越”和3个“开心”,这就重复了。是否可以改成:“甲:站在这里,看大家都特别开心。乙:是啊,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肯定高兴。甲:我最近就别扭。”相声俗称口头文学,语言必须干净准确、富于变化,除非包袱需要,重复用词越少越好。其次,有些包袱缺乏合理性,还是这几句话:“甲:站在这里,看大家都特别开心。乙:是啊,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肯定是越来越开心。甲:我最近不太开心。乙:你家房倒了?”“你家房倒了?”这个包袱就欠缺合理性,相声包袱讲究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一句“你家房倒了”,确实是情理之外,但意料之中在哪里?乙是如何的心理活动才产生如此一说?俩人得有多大仇,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没有铺垫的包袱,就像空中楼阁,会让观众觉得突兀生硬,从而影响表演的效果。

篇幅所限,暂说到这儿吧!总之,一篇相声三四千字,字数虽少,但创作过程艰难,既要完整的故事,又要包袱的串联;既通俗易懂,又技巧性极高;既要体验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不够,这就是我理解的相声创作。

(点评:中国铁路文工团编剧 康珣)(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手抄报建党火车
我的手抄报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我的手抄报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我的手抄报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