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培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菌液的制作使用方法

2021-12-05袁江来王晓东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饵料水产水体

○袁江来 王晓东

每年6-9月是水产养殖生产高峰期,天气持续高温,随着投饲量逐步增加,养殖鱼类吃食量、排泄物也随之增加,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杀灭病菌,净化水体环境,养殖生产中用药量也不断增加,其后果影响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和水产业绿色发展的理念相悖。如今,微生物发酵技术日趋完善,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受到养殖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水产养殖上我们也总结出低产养藻、高产养菌的养殖经验,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及时的使用光合细菌,往往达能够达到小成本大收益的效果。

在我站下基层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很多养殖户能自制发酵工具并都能够略知使用菌的好处,但为什么要用,有什么作用,如何培养,如何使用等等方面,并没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本文将根据近年来我站养殖基地菌群扩繁使用经验及对近年的相关文献研读理解,为水产养殖户简单介绍藻菌调控中光合细菌的扩繁、保存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养殖水体净化剂

光能异养菌在自身繁殖过程中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做碳源、供氢体,利用水环境溶解氮(如铵、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做氮源合成有机氮化物,因此可消耗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铵、硝酸盐、亚硝酸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但是,光能异养菌不能利用水环境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必须先由一般异养菌(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硫化菌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小分子糖等)后才能被光能异养菌分解利用,因此在利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时应配合使用一般异养菌。

在现如今高密度精养条件下,水体有机物大大增加,其腐败后产生的氨、硫化氢和一些有害物质,均对鱼虾生长发育构成不利影响。光合细菌进入水体后,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养殖动物排泄物、浮游生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同时吸收利用水中的分子氨、氨氮、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溶解性有害物质,用以合成光合细菌菌体,避免固体有机物质的残留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此外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时,能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耗氧因子,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对水体产生间接增加氧气的作用。

同时光合细菌大量繁殖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加了水体的氧含量。因此使用光合细菌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COD,增加水体溶氧量,从而改善了水环境,可降低养殖动物发病率,促进动物生长。由于使用光合细菌的种类、形式、浓度以及水质具体状况不同,其净水效果存在差异。

(二)饵料生物

光合细菌可直接或间接用作鱼、虾蟹类育苗中的初期饵料。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充足的开口饵料。在育苗池中施放的光合细菌可被浮游动物捕食,而浮游动物又作为各种鱼类的开口饵料,被鱼苗摄食,从而能大幅度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实践证明,水体中的光合细菌越多,浮游动物生长也就越旺盛,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增产效果也就越明显。光合细菌的菌体无毒、个体小、营养全面丰富,因此是枝角类和轮虫等饵料生物最适宜的饵料之一。作为辅助饵料,光合细菌起补充营养、改善代谢机能、提高饵料转化率的作用。因此,用光合细菌作鱼虾贝类幼体开口饵料时,大大提高了其幼体成活率。

(三)维护水体微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场的水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也有些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叫“条件致病微生物”,即正常情况下,这类微生物不致病,遇水质污染、鱼类免疫功能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危害鱼类健康。通常人们采用碘制剂、氯制剂等消毒杀菌剂来控制,但随着施用次数的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也相应地增强,为了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每次施用的剂量不得不逐渐加大,这不仅增加了用药成本,而且还污染了水体,造成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能食用。鱼类的病害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只有在日常的渔业生产中,维持水体中微生态系统平衡,使有益微生物始终占绝对优势,不给病原微生物有大量生长繁殖的机会,才是健康养殖的出路之一。在养殖过程中,将光合细菌投入水体以后,会迅速繁殖形成种群优势,通过食物、寄生场所的竞争和分泌抗生素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与繁殖,降低了病原菌的数量,维护水体的微生态平衡。其次光合细菌能大量利用水中的氨氮,持续均匀地为有益藻类生长提供营养,有利于硅藻、绿藻获得生长优势,而蓝藻等其它杂藻受到抑制,使藻相与菌相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让致菌病没有生存空间。

(四)饲料添加剂

光合细菌不仅具有刺激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鱼的免疫力,还可促进鱼的生长。光合细菌菌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生物素,光合细菌中生物素和维生素B12的含量比酵母等单细胞蛋白高出约百倍,而其辅酶Q10等的含量,也比一般饵料高得多。近年国外报道发现辅酶Q10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明显提高人和动物的免疫能力。

因此光合细菌可直接拌入饲料中投喂,除增加营养,降低饲料系数外,还可起到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增强消化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的作用。

二、光合细菌的扩繁

我站养殖基地所使用的光合细菌,由技术人员购置菌种及相关原材料进行塘头扩繁。就近扩繁,不仅解决了光合细菌水制剂的长途运输问题,还降低了成本。

塘头扩繁的过程较为简单,具体如下:1.将培养套餐中的酵母膏、NaCL等加入10-15kg的深井水或自来水,搅拌均匀,因整套光合细菌套餐可以培养五袋,故而我们需要将搅拌均匀的培养基分为五份;2.购置一个容积100kg左右的容器,清洗干净后,注入80kg深井水或自来水,加入一份5等份的培养基,再倒入2桶5kg的光合细菌菌种,搅拌均匀后,倒入透明的培养皿中自然扩繁。

需要注意的是第1步操作中,应当找一个较大的桶,因培养基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导致培养基溢出浪费。第二步操作中,因为池塘水杂,菌及藻类很多,尽可能不用,以深井水为好,没有深井水的,可以用曝气后的自来水代替。

三、光合细菌菌液产品的保存

光合细菌对温度的要求和依赖性高于光照。也就是说,只要温度适宜,即使光照度不足,光合细菌也会生长,只是速度慢;如果光照充足,而温度较低,光合细菌很难生长甚至停止生长,温度过高则快速老化死亡。

因此,保存光合细菌,温度是关键。成品应放在低温环境下(15℃以下)保存,并保持一定的光照度,每天不少于2小时。这是因为光合细菌在结束培养时,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形成了很强的“生长惯性”,如果此时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很弱,5-10天后会出现光合作用失衡而导致大量死亡,使菌液发黑,并有恶臭。所以刚培养好的成品应尽量降温,逐步降低光照,以降低“生长惯性”,没有生长惯性时,光合细菌就进入了稳定期,此时在阴凉避光处可保存6个月。我们在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对光合细菌的保存存在很大的误区,一是有很多养殖户培养好不及时保存,仍旧放在外界环境下曝晒,如此下去,很快就会耗尽培养基,加速光合细菌的衰亡;二是个别养殖户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桶装密封后直接放在鱼塘旁,方便下次直接用,不用来回搬,这是不可取的。养殖高峰期,温度很高,更何况置于烈日下曝晒,结果是镜检基本无活菌;三是有的养殖户直接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置于室内密封保存,此法不可取。

四、光合细菌使用注意事项

(一)不可与抗生素及其它杀菌剂混合使用,水体消毒1周后方可使用光合细菌;使用光合细菌后不可施用任何杀菌药物包括漂白粉。

(二)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更好。

(三)光合细菌在25-30℃时生长最好,温度低于10℃则生长缓慢,高于40℃会受到抑制,故宜选择在水温适宜时施用,晴天水温20℃以上时施用效果较好。

(四)养殖池塘水中浮游藻类少,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偏多,一般此类水质即所谓的“水瘦”,往往表现为pH值、氨氮偏高,造氧生物少而耗氧水生物大量繁殖,鱼类易浮头。此时泼洒光合细菌效果不明显,应先适当泼洒杀虫剂,杀灭水中浮游动物,再引入或培养有益藻类。否则,泼洒入池的光合细菌很大部分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要使光合细菌发挥作用,就必须杀灭水中浮游动物,为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提供更有利的空间。

(五)应灵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定期、定量投放。因为光合细菌必须达到一定量,才能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群落,发挥最大的作用。

(通联:723000,陕西省汉中市水产试验站 手机:17730756593)

猜你喜欢

饵料水产水体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香饵
香饵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