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艺术*

2021-12-05陈兰英

关键词:斗争共同体命运

陈兰英,李 琳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1]19。立足新起点新环境,如何把握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艺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正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斗争的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发展前途出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固守冷战思维,搞零和博弈,肆意抹黑中国和误读、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面临更加复杂的斗争环境。对此,我们需要保持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全面、科学地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

斗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一种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的思想中,这一规律都是普遍存在的。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2]213“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3]332斗争始终是精神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尖锐,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国际社会面临治理赤字、发展赤字等诸多挑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世界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4]413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问卷,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跳出传统的政治思维范式,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分歧,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遭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抹黑和阻挠。他们害怕“地位”“地盘”“市场”被挤占,害怕固有利益被侵犯、损害,千方百计地蛮横地挣扎、斗争,抵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斗争始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客观存在着。毛泽东指出:“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会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2]279正因为斗争的存在,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在斗争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广泛传播,使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同、赞赏、实践。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使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在打破旧世界的斗争中应运而生。面对压在中国人民身上沉重的三座大山,面对逐梦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始终保持着最坚定的理想信仰、最昂扬的斗志,为实现最终目标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凭借着这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从只有50几名党员的小党发展为一个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爬坡迈坎,历经困苦艰险,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出一部人类发展史上精彩绝伦的华章。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斗争史,一部屡创人间奇迹的辉煌史。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得以发扬、钢铁意志得以锤炼、善于斗争的能力得以磨砺。直面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已逐渐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特征和优良品质。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苏区反围剿、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尊重。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敢闯敢试敢拼的斗争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实现了中国和平崛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保持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顺应时代潮流,锐意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进行新的历史特点下伟大斗争的能力,不断成长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二、认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对象

当今世界进入动荡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无疑给纷争不已的世界各国、陷入迷茫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图景和现实路径。尽管这一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也多次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但还是有些国家“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4]6,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作出一些逆历史潮流的举动。正如毛泽东指出:“错误东西的存在是并不奇怪的,也是用不着害怕的,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学会同它作斗争。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2]280-281关键是,我们认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对象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第一,政治上,要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坚决斗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资本主义大国成长发展路上的“法宝”,马克思直言:“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杀戮,总之,暴力起着极大的作用。”[5]291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强大国力搞唯我独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所谓的民主制度模式,宣扬普世价值,发动颜色革命,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无视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和别国利益,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国家因此叫苦不迭,深受其害。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4]9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各国应充分尊重别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统、道路选择、制度选择。大国不能因为自身国力强大而一国独大,任意妄为,称霸全球;而应坚持用协商对话的方式化解矛盾,缩小分歧,减少误判,凝聚共识,大小国家相互尊重,包容互助,和谐共存,共同为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勇担责任,将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二,安全上,要同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作坚决斗争。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本质上是一种对抗思维,只追求“你输我赢”,谋求一己之私利。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各国都要认清形势,“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长久和平”[6]。但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却逆时代而行,甚至蓄意制造国际纷争,拉帮结派,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对抗、不稳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美国对中国的猜忌之心有增无减,一度视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假想敌”,四处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假言妄论,将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7]354除此之外,安全上还要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彻底消除这“三大毒瘤”对人类的危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加大打击力度。”[4]113各国政府必须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实时掌握三股势力的全球形势,共谋遏制、铲除三股势力,与三股势力开展顽强而坚决的斗争。

第三,经济上,要同逆全球化、保护主义作坚决斗争。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资金、技术、产品、产业、人员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有效性增长,促进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4]40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世界各国只有实行开放的政策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海,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各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市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促成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各国经济协同联动增长,共同走向繁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一己之私出发,搞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成为经济全球化中遭人唾弃的逆流,不仅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最终也将自食其果。“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8]406、403

第四,文化上,要同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作坚决斗争。开放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属性,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装扮了人类文化的大花园。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搞文明霸权主义、文明傲慢主义和文明中心主义,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路。不同文明间应平等对话,和谐共处,互学互鉴,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没有文明能够在封闭的环境下持续发展,只有在开放、交流、互鉴中扬长避短,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主张各国应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共同推动人类文明整体性进步和发展,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世界。那种自认为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的文明观,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第五,生态上,要同“短视”的发展方式、治理方式作斗争。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当前,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气候变化出现异常,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各种疾患丛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面对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提出:“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4]422世界各国必须正视人类发展面临的生态困境和共同挑战,要创新发展思路,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要创新发展手段,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共同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但,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不断自我消减国际义务,导致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结构失衡、机构虚化、共同协作意识不强。尤其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快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设法掠夺不发达国家资源,另一方面奉行单边主义,在全球性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疾病等问题上搞政治操弄,以“退群”相要挟,谋求一己之私,造成全球生态破坏和治理难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积极承担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坚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破坏性发展方式作斗争,坚决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利己主义等治理方式作斗争,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策略

斗争是一门艺术,要注重策略方法,善于斗争,要“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8]227。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营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把握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策略,绝不能把斗争扩大化、绝对化,做到斗争时机、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如若不能,不仅不会取得斗争的胜利,反而会搞乱自己,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使自己的事业归于失败。

第一,解疑答惑,释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4]5102020年初以来,发生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平等互助,惺惺相惜,共商共建共享,而不是一家独大,赢者通吃。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秉持“天下一体”“天下大同”“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等传统思想,主张“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不接受“国强必霸”陈旧逻辑,不称霸不结盟,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宣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战略是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寻求国际霸权的方式和手段,是21世纪的“殖民主义”,无非是其固守冷战思维,主动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惧怕中国和平崛起“会撞到自己、会堵了自己的路、会占了自己的地盘”[9],威胁其在全球的霸权统治,触动其维持百年的利益奶酪。不仅西方发达国家抹黑与污蔑,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猜忌与质疑。一方面周边邻国如印度质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具有霸权性,另一方面部分国家质疑中国经济是否具有稳定性,再加上西方国家的“中国崩溃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途产生疑虑。无论是抹黑还是质疑,归根结底仍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理研究和阐释,提升国际话语权,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点,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疑惑和猜忌,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

第二,抽丝剥茧,揭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新自由主义因其与资本主义原教旨主义理念两相契合,备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青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举新自由主义的旗帜并将其全面运用于内政外交的实践,且将其视为圭臬不断向其他国家推销和宣扬,对全球局势、世界格局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新自由主义主张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完全市场化、个人主义至上,表面上遵循和鼓吹市场机制的平等、公平、规则、自由竞争等精神,是完美无瑕的主义,但无法掩盖的是其追求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性,以及贯穿其中的资本至上、利益至上、个人至上的逻辑内核。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不仅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而且是全球问题的祸根。过去数十年中,新自由主义因坚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危机的接连爆发,危害世界各国,致使全球经济处于持续低迷状态,滞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联系愈加密切,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安全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国家的影响。习近平认为:“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4]10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平等相处,团结合作应对纷繁复杂的全球挑战;应该摒弃那种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心理和利己主义,国与国之间守望相助,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发达国家要更多承担责任和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发展,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

第三,求同存异,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新一轮科技革命等发展,人类已经形成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紧密。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充满了矛盾与危机,但其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短时间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10]119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由于起点低、历史短,要全面超越和取代资本主义还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累积力量。“一球两制”的基本格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两者共存和竞争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两者之间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复杂关系。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面对全球危机、人类共同的挑战和威胁,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应相互合作、博取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制度和意识形态界限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以主权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并不谋求改变某一或某些国家的社会制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并不直接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不以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姿态与其他社会性质的国家交往,而是坚持和平共处,扩大开放,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与合作,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的世界秩序。需要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没有过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出勃勃生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越来越显现出新兴大国的责任担当。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增多,社会秩序难调,正逐步走向没落和衰退的边缘。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甘心更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会尽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主义进行遏制、打压。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围堵、遏制,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正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猜你喜欢

斗争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