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扶贫新模式

2021-12-05沂南县铜井镇人民政府王斌

农业知识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家乐景区贫困户

文/ 沂南县铜井镇人民政府 王斌

沂南县铜井镇位于沂南县城北5公里,与沂水县搭界,是沂南“北大门”,县城的后花园。辖21个行政村(社区),45个建制村,面积123.25平方公里,人口6.03万人。该镇立足山区特色,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导、产业带动、金融助推、精准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全镇通过旅游带动1150户贫困户、1921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旅游扶贫成为铜井镇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铜井镇以泉水众多著称,地下冷热温泉水资源丰富。著名的泉水有金波、玉液、大河,这是铜井镇驻地著名的三泉,还有响鼓、温泉、竹泉等18处泉水。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其中,温泉资源尤为丰富,出水温度达79℃,日出水7000立方米,是临沂“地热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沂南智圣汤泉度假区的水资源供应地。铜井也因盛产黄金而得名。采金活动始于隋唐,延续至今已有1400多年,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沂南金矿)已在此落户60多年。所以铜井镇素有“黄金古镇、泉乡铜井”之称。

该镇中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是沂南县重要的有机蔬菜、生态林果、花卉苗木基地。拥有生姜、蜜桃、板栗、樱桃四大生产基地。其中“三山峪”牌生姜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志认证,天华园牌甜柿、樱桃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铜井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素有“铜井八景”,分别是沂蒙泉乡、黄金古镇、观音古寺、凤凰刻石、虎顶远眺、将台请缨、范家大院、八角公墓,其中三山沟西汉元年凤凰刻石是中国现存的有纪年最早的汉画像刻石。

目前,铜井镇已成功创建竹泉村、红石寨、马泉休闲园3处4A级景区,正在规划建设白沙洲、龙泉生态养生区等景区。正在创建香山村、保泉村、三山沟、竹泉村四个全域旅游村,其中香山村被列入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也是全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4A级古村落景区,是2014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近年来,铜井镇也荣获“中国乡村旅游之乡”“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荣誉称号,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

铜井镇是省级重点扶贫乡镇,现有10个省定贫困村。2014年初,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00户、9500人,通过脱贫攻坚,已有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446户,2020年实现收入稳定达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在脱贫攻坚中,铜井镇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六个一”工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坚持精准扶贫与整村提升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旅游扶贫、特色农业、转移就业和光伏扶贫四大脱贫方式。

景区带村 提升乡村内生动力

铜井镇依托自身发展优势,积极推行实施景区带村模式,即每个旅游景区都直接帮带周边一两个村。如,竹泉村旅游度假区直接帮带竹泉峪村和黄元村,红石寨景区直接帮带香山村和范家庄村,马泉休闲园景区直接帮带马泉村和蒙泉村。

竹泉村原是一个不足500口人的小山村,因家家有泉水、户户有翠竹而得名。2009年由青岛龙腾竹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由投资商无偿为村民建设新居,实现村庄整体搬迁,利用原村庄旧址开发建设。通过这种模式既建成一处新景区又开发了一处新社区。村集体依托竹泉景区,通过荒山承包、土地入股、开发商铺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并与景区开展合作,共同开发设置环卫保洁、社会综治等村级公益性岗位。

景区的不断发展,拓宽了周边群众的收入渠道。竹泉景区吸纳周边农民161人,景区内开设商铺114户,民宿宾馆158家,周边发展农家乐52家,农产品加工新型经营主体10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0余人。

“俺是真没想到啊,就俺这年龄竟然还可以轻松地挣着钱,编织的东西还那么受游客欢迎!现在俺每月固定工资2000元,日常还卖着编织的东西。”谈起他现在的小生意,75岁的高寿会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寿会是2014年竹泉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以二亩薄地维持生活,家境比较贫寒,但他有一手竹编的好手艺。竹泉村景区开发后,建设了一家竹编坊,高寿会的老手艺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由于他的竹编制品造型新颖、美观实用,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供不应求。

企业带动 拓宽致富路径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具有实力强、规模大、技术精、品牌优的主要特点,能够以产业为依托,发挥特长,放大优势,具备较强的带动长效发展的能力,能较好地带动区域脱贫。马泉休闲园就是这样一个园区。园区位于铜井镇内马泉山,整个园区计划总投资22.6亿元,占地11000亩,是一处集有机林果生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整个园区覆盖区域有4个省定贫困村、7个插花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61户、1417人。

园区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与周边11个村签订荒山和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吸纳闲散劳动力务工等方式拓宽群众致富路,探索出土地流转获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入社合作分股金、入园经营得现金的“一地生四金”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相融合,项目推进与当地居民创业就业相关联的产业带动式发展,使附近村民分享企业发展壮大的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共建共享 实现抱团发展

在重点景区不断提升和带动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是构建全域旅游的有效补充。铜井镇香山村已成功列入国家级旅游扶贫村,保泉、竹泉峪、三山峪等3个村列为市级旅游特色村。

在规划建设上,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铜井镇充分挖掘“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抱团发展,通过打造沂蒙泉乡旅游驱动型田园综合体,有力带动镇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白沙洲石英文化科技馆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为泉乡旅游注入新动力;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养老养生、医疗保健目的地的桃溪山居民宿及具有乡村特色的醉三国风情酒庄等项目正稳步推进。

在示范带动上,探索鼓励和引导农户注册成立农家乐、农业生产等各类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发展各类农家乐。目前,全镇注册旅游专业合作社10个,在景区外发展农家乐210家,带动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三山峪村引入沂南县三山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进行规划建设,群众将土地、闲置房屋等入股,与合作社共建开放景区,展现民俗、享受农家乐,实现群众致富、贫困户脱贫。建成石崇崮大院等民俗农家乐8家,设计建造沿河景观3处,休闲广场4处,农事体验区2处,特色景观休闲路1000米。

在拓宽帮扶上,铜井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同城网、阿里巴巴、京东等著名电商平台对接,依托竹泉、马泉旅游品牌,发展竹泉、腾达、蝶恋宝、帅克、马泉5家旅游电商平台,一方面承担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开展购票订房订餐等旅游业务,另一方面通过电商,帮助附近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帮助群众网上代购等,构成集旅游推介、游客服务、旅游产品开发销售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网上帮扶发展体系。香山核桃、杜山红谷子、三山峪生姜、天华源柿脯、南泉冰枣等一些当地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走出大山,远销到全国各地。去年以来,几家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余元,开展网上旅游业务200万人次,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

今后,铜井镇将咬定目标不放松,继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一鼓作气,以全域旅游带动全面小康,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突破。

猜你喜欢

农家乐景区贫困户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杜鹃花红农家乐
『摘牌』
农家乐
“摘牌”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