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1-12-05尹廷柱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宜宾市龙头企业产业化

尹廷柱

宜宾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宜宾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是对宜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的体现,同时也对宜宾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主体和服务员,农业农村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必须在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创新,为宜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实基础、提供保障、多做贡献。本文针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多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为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2020年,宜宾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1家;实现销售收入790.0亿元、利润256.0亿元、入库税金166.0亿元,出口创汇1.8亿元;带动农户102万户,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43家,超五亿元的达15家,超十亿元的达4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四川省名牌产品98个,四川省驰名商标59个。

宜宾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茶叶类40家,畜牧(水产)47家,粮油类78家,林竹类51家,蚕桑类7家,水果类11家,蔬菜类19家,中药材类4家,休闲农业、农产品商贸物流类14家。

宜宾市市级以上农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为:龙头企业翠屏区45家、叙州区50家、南溪区30家、江安县16家、长宁县21家、高县27家、珙县16家、筠连县28家、兴文县19家、屏山县19家。

2 存在的问题

笔者针对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近几年宜宾市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销售收入、带动农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精深加工能力有待升级。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大部分处于初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由于精深加工设备不够先进,无法应用现代加工、生物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高级产品开发等,产业链延伸不充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2)品牌建设力度有待提升。宜宾市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不高,当前品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营销费用不断攀升,品牌的建立和推广面临很多机遇,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和困难。部分龙头企业及主要品牌有一定影响力,但缺乏对外宣传力度,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市场和营销途径,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共品牌建设滞后,需加大对公共品牌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创新开发、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宣传培育合力。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除五粮液等个别企业科技创新及研发能力较强外,其余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偏弱,企业的产品大多仅进行粗加工,产品研发投入较少,研发人员缺乏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4)利益联结机制有待深化。宜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接模式,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和优势发挥还不够,各产业与按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运行还存在一些差距,没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市场引领和品牌培育上作用。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作用,对重点产业的全产业链打造还需要积极探索提升机制。

5)转型发展动力有待激活。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受阻,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改变,有的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导致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进度推进困难。政府虽有出台贷款、贴息等金融措施,但部分企业由于原有贷款已经达到银行授信额度,无法继续申请新的贷款,导致企业转型升级、流动资金周转受限。

3 对策建议

1)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政治意识。党的建设工作是指导一切工作的前提,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发展工作,就是要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来指导龙头企业发展,做到党建与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一是提升政治意识。每年组织龙头企业开展党建及业务培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建立企业党建机制。向重点企业指派党建指导员、指导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向企业宣传党的政策、挖掘企业好的做法、培养党员等,让党建工作贯穿企业发展始终。三是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引导龙头企业紧跟党的步伐,定期学习研究党的最新政策措施、重大战略、发展导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产权制度改革等。

2)优化营商环境,做优联企工作。一是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开展双千百户联企活动,确定联企单位和专员每月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生产发展情况。二是建立企业发展台账。定期每月收集重点企业在生产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对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制定方案提出解决措施。三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围绕农产品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努力拓宽市场。四是引导龙头企业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帮助企业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管理队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创新机制模式,盘活新型主体。在现有的“企业+专合社”“企业+家庭农场”“企业+农户”等模式基础上,支持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排头兵企业为引领,做优做强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进一步规范农民合作社,支持重点农民合作社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发挥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户的桥梁作用,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主体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发挥其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共同体作用。支持鼓励已建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开展品牌宣传、基地建设、初加工设备设施、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

4)完善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利用好现有的产业发展政策,如基地建设补贴、贷款担保贴息、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是引导企业用活用好政策,在做大产业的同时,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出台《宜宾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对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10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继续执行在疫情期间出台的《宜宾市五条政策措施支持茶产业共克时艰》和《宜宾市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八条举措》两个政策,在贷款贴息、加工设备设施采购,以及国有资本发展茶业、补助养殖和新建规模养殖场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三是鼓励国有农投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村集体公司等创新体制机制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做强一产、做深二产、做活三产,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宜宾模板。四是积极推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入天府股交中心天府农业板,以及帮助其申请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等,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支撑。

5)发挥带动作用,做强农业产业。一是引导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5+2”特色主导产业,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向企业提供项目、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二是鼓励生产经营好、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优势,与当地的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在市场开拓、原料基地、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带动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三是积极提供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宣传等方面对资金需求较大,针对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股权交易、农业项目申报等领域提供支持帮助,使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积极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四是强化品牌宣传和精深加工能力。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展览,把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推出去,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做深产业链条,重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冷藏设备设施购买、现代化生产线建设,提升企业精深加工能力。

猜你喜欢

宜宾市龙头企业产业化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宜宾市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