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更高效的运行迎接暑运到来

2021-12-05京斗云

民航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际航班空域航班

京斗云

2.3亿人次,这是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行人数,按可比口径计算,该数值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同期的103.2%。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着实让交通运输业吃“饱”了。就民航业来说,据初步测算,“五一”期间共运输旅客8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4%。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好,经济社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即将到来的暑运,国内交通运输业或许又将是一次繁忙再现。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深度融合发展是民航业迎接暑运的重要基础。对此,本期《对民航安全监管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的思索》、《民航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贡献评价指标探讨》以及《京津冀交通运输安检一体化模式思考和建议》等文稿从宏观角度和区域发展的层面展开研究。

作为中长距离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运输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首选。民航服务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旅客出行体验得到持续提升,这背后,离不开民航各单位对行业运行效率和运行效能提升的不懈努力。日前,在民航局“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中所列继续保持较好航班正常水平、提升行李全流程跟踪能力、深化旅客中转便利化服务、增强机场旅客安检效能等内容,其实施效果与行业运行效率密切相关。

高效率才有高质量。本期选取多篇文稿围绕行业运行效率开展研究和探索,如岳家彤、邵军、姜宇三位作者基于呼和浩特机场航班历史数据,就如何在有限容量内合理安排航班时刻,放飞更多航班,并保证航班放行正常率,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润、梁其钊作者则以白云机场为例,聚焦大型国际机场如何不断完善空地协同的程序对接与决策落实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地空协同运行水平,提高机场运行品质提供参考;周海峰、李哲两位作者从空域角度探讨珠海和澳门两场合并运行的可行性,尝试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空域结构和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提供思路,等等。这些思考和论述,彰显了民航业界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有益探索。

另外,李智康、张志涛、王一飞等作者围绕国际健康旅行证发展趋势、“客改货”国际航线空防安全风险识别及应对等提出的看法和建议、疫情中后期国际航班安全运行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着眼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角度对未来国际航班的恢复运行提出的建议参考。

当然,上述思考和建议只有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才能证明其价值。暑运,无疑是一个试验时机。

猜你喜欢

国际航班空域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国际航班上最常听到的空乘英语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台首次公布美空军活动
雷雨影响空域容量的评估模型及方法
新加坡
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空域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