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2021-12-05李九玲

农业知识 2021年1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园区培育

文/ 李九玲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切实增强绿色优质农林产品供给,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首要的是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一、加大要素集聚,推进生产园区化

1.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发展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实施农业面上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坚决遏制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植(扦插)苗木、挖塘养殖等“非粮化”行为,严格禁止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的“非农化”行为。

2.加快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开展县级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强化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林)业健康发展。

3.全力推进农业高新区建设。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实施园区形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优高项目招引三大工程,着力建平台、兴产业、美环境、创模式,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全力保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加快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产业化

1.积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引入和培育农(林)业龙头企业等产业链的核心组织。加快推进优质的种养资源与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打造产业化联合体。把产业链各节点通过股权、品牌、战略合作等串起来,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结,打造全产业链。

2.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积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严格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3.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深入探索政保合作绿色保险等新型政策性保险业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加强“三农”保障。

三、规范生产标准,推进农业品牌化

1.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将标准涵盖到农业各产业,涵盖到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农产品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鼓励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或省级地方标准、市级地方标准、县级地方标准等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并研究制定特色优势产业县级生产标准。

2.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扎实推进乡村农业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做强新兴特色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力度,注重以销促供、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切实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3.加大农(林)产品对外推介。

积极鼓励农(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参加政府性农(林)产品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不断加大涉农外宣力度,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并规范经销门店门头统一形象。鼓励各参展主体参加省级及以上政府性展示展销会上举办的产品推介活动。

四、鼓励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智能化

1.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做好创新农作制度试验示范推广和农技推广平台建设,鼓励利用新型设施设备开展新型循环种养模式。健全完善多个农技推广联盟体系,鼓励组建技术创新团队。

2.促进数字农业发展。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市(县)建设为契机,以特色农产品数字化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为载体,协同推进、完善数字农业智慧云平台,全力推动数字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 加快农业机器换人。大力推进粮食产业的全程机械化、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农机设施智能化和农机服务社会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切实提升农(林)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优化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绿色化

1.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试点,深化特色农产品全域绿色化创建。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安排资金用于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和集中处置。安排财政资金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发展绿色养殖业。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探索生态林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经营权流转工作机制。开展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森林建设。

3.优化水生态环境。进行河道整治,深入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加快推进水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水库加固改造工程,持续实施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展综合治理。

六、强化主体培育,推进主体新型化

1.培育壮大农(林)业龙头企业。引入和培育国家、省级、市级农(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农(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主体申报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农(林)业龙头企业。

2.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大力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和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开放式的农业农村众创空间。

3.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开展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导向的培训工作。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园区培育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